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蒋小兵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第5期   作者:蒋小兵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所在地区自然条件的特殊性、水利水电工程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并且采取有效的针对措施就可能会产生十分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是否科学是决定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施工
        引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于结构技术以及材料质量的要求比较高,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生态和资源工程建设项目,在整个项目施工中,基础处理至关重要,整个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等都会受到基础施工的影响。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特点
        与其他施工建设项目相比,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不仅是在施工环境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在施工技术和施工操作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具体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规模比较大,大范围的施工规模直接导致了基础处理施工工期较长、施工投资成本增加等,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也受到极大的重视。其次,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都具有地形复杂、水流湍急的特点,在这种条件下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技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基础处理施工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加紧密,相应的受到的影响就更加明显。另外,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处理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类型是十分多样的,尤其是在地形复杂或者是软土地基等条件下基础处理的手段是更加复杂的,这就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难度。最后,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这既是确保上部结构稳定的要求,也是基础强度保障的要求,因此相关的施工人员要做好技术操作,这样才能够确保基础处理施工的基本要求。
        2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
        2.1软土处理技术
        软土处理技术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进行改善,一种是换土法,指的是用灰土、砂土或者水泥土进行换填,使淤土层的地基厚度能够符合工程施工的需要;第二种方法是灌浆法,指的是利用建筑材料混合浆液固化的作用,将混合浆灌入建筑物地基中,使软土层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化,从而达到施工的要求。
        2.2硅化加固施工法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有些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工程地基的稳定性,还会采用硅化加固施工法,该施工方法利用电渗原理来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借助于网状注浆管来保证施工效果。该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由于软土地基的强度等不足,使得工程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缺陷。而硅化加固施工主要是用网状注浆管对软土地基进行硅酸钠与氯化钙溶液的电动硅化注入,在注入过程中会产生化学反应,生产一种胶凝物质,而这种物质能够提升软土的连接性与强度,保障软土地基的稳固性,该种施工方式虽然能够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但是在施工中的能源消耗极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
        2.3振冲处理技术
        如果河流底部的泥土或者岩层中含水量较大、土质疏松,就需要采用振冲处理技术进行疏松土质的压实,保证其密实性,从而提升地基的稳固性。振冲处理技术需要借助于专业的振冲器设备,在我国,随着技术的发展,振冲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4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也具有较高的应用
        价值,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之中,利于增强工程基础部分的强度及稳定度。在具体进行预应力管桩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做好沉降环节的施工,也就是根据工程基础施工实际情况,选择锤击法或静压法来施工,如若利用锤击法,则需要选择适合的锤击工具,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及桩基础,合理的锤击预应力管桩;如若利用静压法,则需要考虑地基承受能力情况,进而优化施工条件,以便能够合理的进行预应力管桩沉桩施工,保证施工质量达标。


        2.5可液化土层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通过合理利用振动力以及静力,能够促进粘性交叉的土层水压的升高,有效降低土层的抗剪强度,这样就会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出现滑动、不均匀沉降等问题,甚至还会对施工区域土层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危害水利水电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对此,对于基础结构中已经发生液化的土层,需进行全面清理,并在土层中加入具有良好防渗性能的施工材料,并对地基基础进行分层振动压实处理。另外,对于周边围墙,还可采用混凝土材料进行封闭处理,避免混凝土材料向周边流动。最后,还需要穿越可液化土层,并在基础中设置砂桩以及砂井。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3.1锚固技术在基础处理施工中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中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应用就是锚固技术在基础处理施工中的应用。锚固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通过相关的设计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这对于处理地形复杂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地形复杂地区的工程复杂度,从而解决了地形复杂地区难以设定施工方案的问题,有利于工程的进展。此外,利用锚固技术减少工程量还能够节省水利水电工程减少建设的成本,缩短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周期。所以说,锚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3.2灌浆技术在基础处理施工中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中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应用就是灌浆技术在基础处理施工中的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利用高压灌浆将混凝土等注入到地基缝中,从而能够使得地基更加的牢固,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施抵抗外界侵害的能力,增长水利水电工程的寿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灌浆技术通过填补地基的空隙能够提高基础工程建设的防水性,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牵涉的施工拥有更大的使用价值。所以说,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4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建议
        4.1创新施工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所带来的便利性是有目共睹的,因此,要想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就需要对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从技术上进行创新,只有通过在技术上进行不断的革新,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在技术上快速提升。施工企业应该尽可能的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和高端技术人才,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革新。
        4.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关系密切,施工企业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就需要用制度进行约束,使企业能够更加规范。施工企业应该按照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每一个工程项目都能在规定范围内顺利开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很好的完成。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施工中要保证其施工质量,就要重视其基础处理,减少水利水电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风险等,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促进工程经济社会效益的实现,更好地为生产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靳翔,李继珍,普忠波.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施工探讨工程技术研究,2019,4(04):112-113.
        [2]刘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河南建材2019(01):278-279.
        [3]马东.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建材与装饰,2018(47):281-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