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上的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薛荣鸽
[导读] 我国教育方针以及《义务教育法》要求:小学教学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体力,培养美的情趣和劳动习惯。德育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充分发挥音乐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必然成为教师永恒的课题。

         渭南市临渭区贠张逸夫小学  陕西 渭南  714000
       
        【摘要】我国教育方针以及《义务教育法》要求:小学教学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体力,培养美的情趣和劳动习惯。德育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充分发挥音乐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必然成为教师永恒的课题。
        【关键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渗透德育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教师必须将德育工作渗透在课堂上。
        音乐教育,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而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为中心展开的,教育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爱家乡,树立崇高理想,继承优良传统。要达成这一目的,不是让我们教师生硬的去给学生灌输或空洞的说教,而是要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去启发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不断发展。音乐课做为一门独立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在贯穿德育渗透的意义上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倾注了浓厚感情和鲜明意向的艺术。音乐课本中优美动听的歌曲都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生动活泼,演唱风格多样,深受学生的喜爱。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教学,教育才会产生效果。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教材渗透德育
        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内容丰富,这给我们的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有针对性的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是非观的教育。
        例如:《歌唱二小放牛郎》、《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类歌曲,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外,还应教育学生珍爱今天的幸福生活,那是无数个当年的同龄孩子和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用声音艺术去表现美,还可以通过歌曲去辨别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如在教学生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其歌词的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重要的是要抓住歌曲中号角似的呼喊,再三地强调“前进”,后半拍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自身的特点,既准确的表现了歌曲的特点,又激起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学生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在生动情感的体会过程中,深受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渗透德育
        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生硬地说教,应联系实际,随机渗透。从课前准备、师生问好、坐立姿势、回答问题等都要使学生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此来培养学生举止文明、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的良好行为。其次,要通过一系列的音乐基本训练如发声训练、节奏训练、旋律模唱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
        欣赏教学是听觉艺术,使人们在平静的状态下感受着音乐的魅力。可以说音乐本身就具有“教化”作用。《乐记》中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优秀的音乐作品本身就是有一种人本自愿接受的“教化”因素。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欣赏音乐童话《彼佳与狼》时,学生通过倾听,不仅认识了几种乐器及其音色的特点,还通过视听效果的辅助教学的引导认识到: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要学习少先队员彼佳用聪明的智慧去战胜困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多种方法,将德育内容巧妙地渗透进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多鼓励,并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们的优点。同时,要让学生正确面对错误和缺点,并努力克服。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渗透德育
        结合教材内容讲音乐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从心灵深处来教育学生,使他们不断地感受、理解,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合教材内容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坚毅的性格及团结互助的品质。例如:《森林的早晨》的音乐游戏,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愉悦的音乐氛围,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又如:《和时间赛跑》的音乐游戏,全班学生一个接着一个搭着肩膀成长长的一列“火车”,教师做“火车头”,在轻松快乐的歌声中“开动”起来,与时间去赛跑。以此活动,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四、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音乐教师应当具有认真的态度、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这将会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就是最完美的,他们往往就爱模仿自己的老师。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的衣着、教态、语言等都要传递给学生文明和“美”的信息。教师的人格在学生品德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要通过身体力行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和懂得真善美的人。
        总之,在音乐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不但有深远历史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正像音乐家贺渌汀说过的一样:“……一个人有了一定的修养,不会妨碍他的专业,由于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使他的思想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只有把培养人作为教师一生的追求,才能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