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技术与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第5期   作者:周景伟
[导读] 公路作为一种公共性交通道路,能够给交通运输发展提供支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路施工建设要求更为严格。
        【摘        要】        公路作为一种公共性交通道路,能够给交通运输发展提供支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路施工建设要求更为严格。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施工技术        路面施工        质量控制
                公路可以实现交通运输的稳定发展,促进各个行业健康运营。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通过选用合理的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实现对路面施工质量的稳定控制,减少施工问题的出现,节约施工成本,保证企业整体利益。
1公路施工中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1.1准备工作
                1.1.1材料准备
                在选择材料时,尤其是在粗集料场选择时,应当依据磨损率、磨光值、压碎值、石料好坏、沥青和石料的粘合力、饱和水抗压能力等因素全面考虑选择;石屑、砂石和矿粉一定要达到规定工程的标准才可以进场;在粗集料检查时,应该准确分析颗粒粘附性、松软性、尺寸和形状要求,在签订供货合同时,要保证粗集料筛选分配变异较低,石料长石、白云石和软弱颗粒等含量要符合规定。
                1.1.2人员配置和机械选择
                采取分段施工的施工方式有利于减少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减轻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工期较紧的工程不可避免的会长时间连续施工,此时应当采取两班倒的人员配置方式,这样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有效工作,有利于关键部分和工序施工水平的提高。对于施工机械选择,配备一套100T/h的沥青混凝土拌合站、拌合机械和上料机械,用厂拌法拌制沥青,还要在合适的地方安排搅拌站,方便集中拌制。
                1.2压实技术
                首先应该清除道路路面上的杂草,控制好填挖截面的纵向。选择半挖半填填料时,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基底的地形和地质状况等其他因素。黄土的路基应当先将台阶挖出来,并且向内倾斜。当黄土中的含水量过多时,可以在黄土中加入适量的石灰,这样可以中和其中过多的水分;当黄土中的含水量过少时,可以在黄土中加入一些水,随后碾压,这样就可以保证黄土中标准的含水量了。这个工作在软土地基上要根据实际的承载力和含水量来调整,当含水量与规定不符时,应当采取灰土挤密柱的方法来解决;当含水量超过标准时,就可以将适量的石灰和土粉加进去来解决这个问题。
                1.3掺灰技术
                第一,回填灰土要充分搅拌以后才可以运送到施工现场;第二,混合粒中的最大粒要符合要求,大小不能相差太大,只有选择的颗粒都达到了标准,才可以保证压实层的密实度会更好。
                1.4强夯技术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依照设计图中的规定来定位测量,在夯实的规定范围内确定,随后再进行这部分环节,在施工时应担注意几点,即首次夯实的位置要精准的测量并且标注出来,防止在夯点及夯锤中出现误差,准备好起重机后,要对准夯点和夯锤的中心点,否则会出现错夯或乱夯的状况,没夯的时候还要测量好锤顶部的标高,这样方便确认零高度,夯击的时候利用对夯持续的改变,夯击所有的夯点,夯击的次数基本上在施工之前就已经通过实验决定下来了。
2公路路面施工中质量控制现状
                在现阶段公路路面施工中,一般都是采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路面形式,这两种路面形式各有优缺点,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十分平整,不存明显裂痕及接缝,施工过程历时较短,而且极为经济,在这一路面上行驶,可以获得非常舒适的行车体验,而且这一路面的修整较为简易。

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易受季节影响、施工条件較为严格、容易发生推挤问题等;相反,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非常经济且养护简单,但是路面上常会有裂缝存在,不便于施工。在进行路面施工时,常会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公路路面存在各种问题,如路面硬化问题。公路的路面之所以会发生硬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所用材料比例不符合工程建设需求。如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在进行沥青和混凝土配合时,如果沥青含量过低,无法满足路面工程建设需求,就很容易导致路面硬化问题发生。一旦发生路面硬化,不仅会造成路面上出现诸多坑洞,更有甚者还会造成路面位移,导致公路发生陷落或膨胀问题。
3公路施工中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3.1对工程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对于道路路面施工进行质量控制,首要的环节就是把好施工材料关。集料是混凝土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材料控制中需要对其质量进行重点掌控。对集料的质量进行判断,主要是从视密度、压碎值与洛杉矶磨耗率等进行判断,对于粗集料进行选择时,要对其粒径大小加以注意,对于细集料选择时,要对其含沙量与含泥量进行严格鉴定,同时还要注意选用新鲜集料,保证其稳定性与抗压性完备。
                3.2加强路面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温度常常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展开路面施工前,一般都要将混合料进行加热,使其温度达到使用需求。如果在施工中因各种内外因素出现施工间断,则在下次施工开始前,仍要将混合料加热到所需温度。如果混合料温度过高,会导致施工机械局部发生溶解,造成变形或磨损,而如果温度较低,就会在路面的表层上形成沥青胶和拉钩,对路面外观和质量都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
                3.3对路面压实度进行严格控制
                路面的压实度是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以严格控制。在进行路面摊铺时,实际施工中摊铺机因最大摊铺宽度相较于路面宽度为小,常会造成摊铺间的交接,在施工中要对交接处进行科学处理。在路面碾压中,要对碾压工艺加强重视,保证碾压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开展,并要保证“紧跟碾压”的实现。
                3.4对路面外观进行质量控制
                路面外观是整个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的直接反映,也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外观质量控制工作,这就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将道路平整度作为一个重要质量考核指标,促进施工过程中对于公路外观建设工作的重视。为了实现路面外观的平整性与美观性,还需要对道路展开定期维护,在路面出现外观破损或变形等问题时,要展开及时修整。
                3.5加强路面防水性施工质量控制
                在沥青公路路面破损原因中,雨水腐蚀是较为重要的原因之一。雨水向公路渗透的主要途径是公路两侧边缘,因此在路面施工中要加强路面防水性质量控制,在公路铺设完毕后,在两侧边缘用热沥青进行多次涂刷,将存在的孔洞严密封闭,同时在路面上一般出于排水需要常会修筑盲沟,这也是公路受水腐蚀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修建盲沟过程中,要将盲沟处的泥土进行压实处理,用防水材料进行涂刷,并保证盲沟拱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公路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公共交通设施。但是由于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方面很多,这直接造成了工程技术的复杂与质量管理内容的繁多,所以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只有严格控制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才能保障我国经济以及交通事业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骆红斌.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6):143-144.
                [2]刘谭剑.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9(08):58-59+62.
                [3]马峰.试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山西建筑,2019,45(06):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