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的选择及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期   作者:王强
[导读]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材料的选择。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我国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小的角度讲,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领导和职工的利益。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项目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建设项目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逐步提高,但仍存在劣质建筑材料、偷工减料等不正当行为。由于建材单价高,在项目管理和控制上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浪费和违规使用。因此,研究如何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进行管理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材料;选择;质量控制
        1 建筑施工中材料选择的主要原则
        1.1经济性原则
        在多数工程中,材料采购成本占据工程总体造价成本50%以上。在一定意义上,物资采购成本的合理性与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和成本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在确保所选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完全符合工程设计和国家有关建设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有必要优先采购经济成本相对较低的建筑材料。
        1.2 节能环保性原则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生态环境污染程度的不断加剧,以及各项新型施工材料的问世政府有关部门强调优先使用各种高回收价值、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因此,在施工中,应优先选用绿色建材。
        1.3 就地取材原则
        有些建筑材料和设备,当地就有生产厂家,其品牌和质量也在业内享有盛誉。与同类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相比,具有绝对优势,运输距离短,运费低。也可以随买随用,不占用现场仓库,减少二次使用,所以是首选。
        1.4匹配性原则
        由于工程建设规模、建筑类型和设计要求的不同,对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要求也不同。因此在施工材料选择环节,需要基于实际施工情况与工程设计原则,选择配置性能属性(如强度系数、耐久性等)符合工程设计要求(适当高于设计要求)的施工材料。
        2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管理现状
        虽然材料是我国建筑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但由于行业发展迅速,缺乏专业的人员和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材料管理问题,容易造成质量问题,不利于建筑材料资源的充分利用。
        2.1 库存问题
        在传统的建筑材料管理中,我们更多地关注其安全管理和成本管理,而忽视了其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剩余材料。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浪费材料。一方面,合理控制材料库存,可以控制材料采购,减少阶段周期成本投资,避免材料占用大量流动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材料长时间放置出现丢失、生锈、变质等问题,保障建筑材料质量,减少材料成本耗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好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成本,推动工程项目顺利开展。
        2.2 制度问题
        材料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但由于工程中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体积大、数量多及短时间不会变质,导致材料管理一直处于粗放式管理模式,只要“不丢”、“不少”即可,缺乏材料分级管理、库存管理制度,无法指导材料管理工作开展,即使部分企业有材料管理制度,也只是“粗枝大叶”,流于形式化。建筑材料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如果不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将导致施工过程中材料不足、使用不便、规格不一致、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资金周转,增加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难度,降低工程建设的灵活性。
        2.3人才问题
        建材管理需要派出专业人才来管理。他们不仅要了解建筑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建材管理能力,能够基本识别建材质量。在传统的建筑材料管理中,建筑材料的管理是临时性的、不专业的,甚至使用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管理,没有意识到建筑材料管理的必要性。因此加强施工中的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要做到“专人、专事、专项”,培养专业材料管理人才,使其具备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能力,优化建筑材料资源配置。


        2.4选择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规模大、项目多,涉及的材料种类、规格多,以满足不同工程的施工需要。在物资采购和管理过程中,多个项目经理同时负责管理和控制。但由于信息交流不畅,容易出现采购数量不足或过多、规格不一致、材料质量差、价格高等选材问题,造成安全质量问题,延误工程进度,浪费材料采购成本。因此在开展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到材料管理对接,合理解决材料选择问题,更要严格把关材料质量问题,避免出现成本浪费及选用劣质建筑材料问题,影响建筑安全。
        3提高建筑施工中材料选择以及质量控制水平的措施
        3.1加强对材料进场的验视
        材料采购完成后,质量管理部、工程技术部、试验室、现场经理等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须认真检查。只有重视这一环节,才能保证后续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工程质量。在材料进入现场后也要进行阶段性的质量检验,及时清理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及标准的材料要按照材料存放的要求妥善保存,防止生锈等影响施工质量情况的发生。另外,作为建筑企业的领导要坚持不定期对施工材料进行监督和察看,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及标准要求。
        3.2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和质量控制制度
        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施工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施工材料、采购、管理、验收和过程管理的详细管理制度,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并逐步完善。只有建立健全施工材料管理机制,控制施工材料采购和质量,才能更好地为施工现场服务,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可以按期完工,也能够为广大民众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3.3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信息数据库
        为了提高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特别是材料的采购、使用和保管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对于物资采购和管理,需要记录制造厂的资质、材料检验报告、材料入库和出库,形成详细的信息资料,以备将来参考,也便于材料统一集中管理。施工单位要加强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信息数据库,详细记录原材料从采购、进场到施工过程资料并将这些资料整理存档。
        3.4 加强材料选择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众所周知,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施工阶段,必须根据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同时,质量管理人员要明确职责,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企业应当对管理人员进行日常培训,增加业务培训,有利于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
        3.5 加强施工材料选择的质量控制
        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对生活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所选材料的质量,不仅要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选择施工原材料,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符合要求,还要选择安全环保、健康环保的材料。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配备专业的材料采购人员来采购施工原材料。其对市场中施工原材料质量、价格都有着明确的掌握和了解,有助于更提高施工原材料的采购质量。另外,采购人员要对施工现场及施工工艺等方面有一定了解,以便对施工材料的规格、强度及性能等方面予以详尽的审查,确保所选材料满足设计及施工现场要求。
        结束语
        只有深入分析当前建筑材料选用和质量控制水平存在的问题,明确材料选用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工作要点,合理运用和落实上述措施,及时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进行转变和创新,能否不断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充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 余守春.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J].中国房地产业,2018(35):133.
        [2]刘启明.探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对策[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7):21-22.
        [3] 苗旺,张诗焕.浅谈建筑工程中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J].城镇建设,2019,(3):45.
        [4] 陈强.探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5):2440.
        [5] 暴奉武.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难点及改进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8,(36):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