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主要是指管理人员通过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解决施工现场和组织设计之间的矛盾。施工组织设计依靠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测量、编写日志,对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进行上报,并及时地处理施工现场出现的种种问题。施工技术是建筑质量的保障,因此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能忽略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本文对施工现场管理中的科学管理原则以及管理模式加以介绍,希望文中内容对相关工作人员会有所帮助。
关键词:快速建造;施工现场管理;资源配置
引言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管理工作,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成本以及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项目管理中应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施工现场管理的规范化,对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搞好文明施工和安全生產都十分重要。
1科学管理的原则
1.1经济最大化
在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必须要摒弃错误的进度观和生产观,不能仅注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不考虑市场因素,不去计算施工成本。在对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上,要通过利用科学措施提高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通过合理的方式尽量的降低工程的成本,减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和支出。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进行监督,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提供经济效益。
1.2合理、科学原则
合理、科学原则应当被贯穿工程建设整个过程,特别是在对施工现场施工工作进行管理时更加要以合理、科学作为准则,使我国对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真正做到科学化,这也符合我国现代大现代的生产要求,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要合理。对施工现场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并优化资源的使用,使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现场的高科技设备能够得到利用。合理、科学是科学管理施工现场的基本准则,利用科学方法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施工现场发生的问题,提高工程的进度。
1.3规范化、标准化
规范化、标准化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每项共走的顺利进行,以及施工项目之间相互协调,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必须以规范化和标准化作为准则[5]。对施工现场进行标注化、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随意性,有助于提高现场施工的施工效率和管理效益。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2.1特点
施工现场是施工生产要素的集中点,其特点为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边性,人机的流动性并存。由于人、材、机高度集中,存在着众多危险因素,这就决定了现场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及持续性等。目前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主要特点有:(1)建设规模快速增长,施工难度加大,危险性也增大。近几年我国固定投资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建筑业总产值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建筑市场以高容量状态向前发展,专家预测这种状态至少要保持25—30年。(2)工程建设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生产专业化,工程建设分工更细,新的经营模式,生产方式不断涌现,一些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施工企业,其安全生产保证能力与当前生产状况不相适应。(3)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下。工人的安全意识差,防护技能低,而职业技能的培训也远未达到要求。
2.2问题
有些企业和部门漠视国家法律法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监管力度不够,忽视安全生产这一基础性工作,再加上一些项目经理及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缺乏基本安全知识,不执行国家标准和规定,违章违规操作,且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疏于形式,使工人安全意识淡薄,从而成为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对建筑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3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健全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一个健全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其不仅是当下社会环境对建筑行业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能够符合当下日益复杂化的建筑项目工序要求,充分调动整个企业的负责人、各个项目的负责人以及施工现场的负责人,建立一个施工现场管理班子,从理论到实际真正制定出一个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另外,想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还需要对整个的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化的了解与分析,将涉及图纸、施工合同等相关内容全部分析了解一遍,制定出一个现场施工计划方案,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增强整个土建工程施工先创的科学性,从而保证其施工质量。
3.2针对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措施
在整个的土建工程当中,其中的材料占据了整个工程成本的50%以上,并且施工材料的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材料方面做好一定的管理工作能够为整个现场管理工作打好一定的基础。
首先从材料的选择方面,一定要选择质量过关、有品质保证的施工材料。另外参考施工计划确定每一个施工阶段的施工材料采购数量,在确定好了施工材料的规格、数量以及选择了最合适的价格之后选择较为可靠的供应商,能够有效满足工程的材料需求,保证不延误工程的进度。其次,针对施工材料的堆放保管工作,针对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材料要做好质量抽检工作,严格按照不同的保管要求对不同的施工材料进行保管,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材料不混合导致出现的质量问题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材料,其中的出库入库管理工作都需要相应的登记,做好管理工作。最后,特别是材料的出库工作,不仅需要进行登记,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追查是否使用到位,这样一来就能够了解材料的具体使用情况,同时还能够避免其中出现浪费等现象。
3.3针对施工队伍的现场安全管理
在施工过程当中,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其中的重点工作,只有在保证了安全管理的基础之上,才能够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考虑到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其一直处于动态当中,因此在进行管理时也需要不管调整安全管理的办法,有效较少其中可能突发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一步,总结以往的安全管理经验,吸收其中比较好的经验方法,提前做好安全意识。第二步,建立一个安全管理小组,在工作中主要负责安全管理工作,例如脚手架、脚手板的铺设问题、另外还需要着重对施工队伍人员继续安全意识的再教育,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知识,让其了解保证自身安全是工作的重点,利用警示牌时刻提醒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就需要带好安全帽等。
3.4完善施工资料保存工作
施工资料是整个工程技术指导以及管理的书面材料,未来工程竣工检查、存档等都必不可少,资料非常庞大,每一分部工程,甚至每一道工序都有相关的资料对应。因此,施工方应配备专门的资料保存人员,做好资料管理工作,把竣工资料作为建筑整体竣工的一部分,长期保存。
结语
总而言之,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要想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就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组织施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为企业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泽辉:《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程科学》,2009,73-89。
[2]陈志永、刘标林:《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广西城镇建设》,2007年第9期。
[3]陆彤,毛屯国.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J].安徽科技.2004,(9)
[4]林纪国.对搞好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建筑安全.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