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月第9期   作者:薛明亚
[导读] 本文对优化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可行的优化途径。
        摘要:全国各地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不断在建设,当前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施工技术,本文对优化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可行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途径

引言: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中应用了很多先进的设计思想,而施工中同样采用高科技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中通常需要对大江大河进行截流,因此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在施工中一定要保证施工质量。
一、优化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技术难题,施工完成后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因此优化施工技术是相当重要的。当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多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在施工效率和质量上都有所不足,因此优化施工技术要从完善传统的施工技术以及引入新型施工技术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二、优化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途径
(一)完善传统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1.混凝土碾压技术
        混凝土碾压技术保证混凝土各材料成分均匀,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会得到稳定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混凝土建筑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位置在水中或者水下,因此混凝土施工建筑的稳定性和防水性一定要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施工建筑在施工中不能出现裂缝,不能渗水、漏水,一旦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在水力资源的作用下极有可能发生碎裂、坍塌等事故,因为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而混凝土碾压技术可以将混凝土混合物碾压到质地更加均匀的程度,这样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各部分成分相同,不容易因为结构、强度不同出现裂缝,有效地起到了防水加固的作用。混凝土碾压技术应该不断进行完善,改善混凝土混合物材料的配比,同时使用更好的设备将混凝土物料碾压得更加均匀,提高混凝土施工建筑的稳定性,保护施工人员和施工建筑的安全[1]。
        2.预应力锚同技术
        预应力锚同技术是对近期修建完成的施工建筑进行加固,保证新建施工建筑的结构、强度等参数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要求;同时还可以对现有的施工建筑进行加固补强,改善施工建筑的受力情况。预应力锚同技术通过对建筑施加一个预应力,然后通过预应力起到加固施工建筑以及改善施工建筑受力情况的目的。优化预应力锚同技术应该将这项传统技术与新兴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进行结合,例如空间定位技术,预应力锚同技术先通过空间定位技术确定需要补强加固的施工建筑的预应力施加方向和大小,然后再对施工建筑施加预应力进行锚同,这样可以提高预应力锚同技术的使用效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更加广泛。
        3.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
        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点施工技术,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可以将河流进行分流导流,从而降低施工建筑所受水流的冲击力。施工导流技术需要在河流中在多个位置放置导流施工设施,导流设施需要保证稳定性和质量,不能让导流设施被河流冲走。而围堰技术是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筑区域围起来,降低河流对施工的干扰,因此围堰设施需要保证结构的稳固性以及材料的强度,围堰完成后河流对于围堰设施的冲击力会增加,在施工时要注意保证围堰设备不要被河流冲走。优化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需要从材料方面入手,要选择结构强度高而且密度大的特殊材料,保证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稳定性,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提供便利。
(二)引入最新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1.GPS技术定位
        GPS技术可以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准确实现定位,因此施工人员使用GPS技术可以迅速完成施工建筑的测量工作,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得到提高。传统的测量方式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极为不便,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应该引入GPS技术对施工中需要修建的设施进行测量,GPS技术可以准确而快速地完成施工准备工作,同时还可以在复杂的地形中完成测量工作,相比人工测量便利很多而且安全性高,该技术应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进行推广。
        2.CAD辅助绘图
        水利水电工程相比普通的建筑工程在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工作量都是巨大的,传统水利水电工程的图纸由设计人员手绘,工程复杂造成手绘图纸速度慢、效率低,最关键的是手绘图纸需要进行大量的验算防止绘制错误或者计算错误。在当前环境下水利水电工程应该引入最新的CAD等辅助绘图工具,帮助设计人员在CAD等软件上快速准确地完成图纸绘制工作,降低了设计工作的工作量,提高了设计图纸的精确度,同时大大减少了图纸设计验算工作。CAD软件可以将多张设计图纸放置在同一个图层中,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比对,同时还可以通过CAD将设计图纸打印出来,CAD绘制设计图纸示例如图1所示。

        图1 CAD绘制设计图纸示例
        3.GIS技术
        GIS技术可以将水利水电工程当地的地质结构数据化、数字化,然后利用GIS技术收集大量的地质结构信息构建当地的地质结构三维模型,根据地质结构的三维模型施工人员可以更好地完成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工作。如今施工人员应该引入GIS技术,提高自己施工技术水平,加快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某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GIS技术得到某地的地质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2]。

        图2 某地地质结构模型
(三)提高水利水电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1.加强施工人员的传统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应该做到能够熟练使用现有的传统施工技术,而对于对传统施工技术掌握较差的施工人员应该开展培训,由水利水电工程的资深施工人员培养员工的传统施工技术。例如培训人员对施工人员讲解混凝土碾压技术的原理和施工要点,帮助施工人员尽快掌握传统施工技术,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除此之外还有预应力锚同、导流围堰等传统施工技术需要施工人员掌握,培训人员应该详细讲解常用的施工技术。
        2.拓展施工人员的新型技术水平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部门负责人应该定期对新型施工技术进行测试,将对施工技术有利的新型技术挑选出来,然后选择适合推广的新型技术向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新型施工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水平,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同时对暂时难以推广的技术进行留档,时刻关注新型技术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优化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可以从完善传统的施工技术、引入新型的施工技术以及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三个途径出发,全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泳霖.探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06):289-290.
[2]潘秀平.关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析[J].居舍,2019(2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