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张威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8期   作者:张威
[导读] 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是准确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表现。我国经济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全面提升,为了能够使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在实际工作期
        摘要: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是准确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表现。我国经济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全面提升,为了能够使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在实际工作期间,就要充分应用相关技术,在保证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科学性的同时,全面提升该项工作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关键词:土壤污染;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B828 文献标识码: C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土壤环境监测正逐步走向自动化时代。我国在逐步完善监测体系的建设,创新环境监测方法,提高国产监测仪器的竞争力。为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做出不懈努力。未来的土壤监测工作,将朝向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推动土壤监测网络平台的建设,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
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
        1.1 3S技术
        3s 技术是我国当前在开展土壤环境监测中较为常见的应用技术之一,其中主要包括了三种不同的技术,分别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遥感技术。正是因为应有这三项技术才能与其他技术有效地进行配合,进而构成了全新的技术应用。在应用这三种不同技术时,能够对各地区的土壤环境以及土壤监测质量信息进行有效获取,同时针对所得到的信息选择处理方式,让土壤环境质量能逐步提升。在运用3s 技术时,需要考虑到只有实现进一步的对土壤进行采样工作,并且确保土壤的采样工作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才能真正对该地区的土壤环境有着良好的掌控,发现该地区土壤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是土壤环境监测应用中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两种系统,在当前使用这两种系统时,能够根据不同地区土壤的实际环境选择不同的解决方式,并且帮助我国各个不同的地区开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1]。
        1.2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也是从2010 年才算是真正开始发展并运用到人们生活当中去的。生物技术及时以现代生物科学为基础,一般利用生物提的细胞和微生物,有时也会用到生物的一些组成成分,比说说生物题中的酶物质等。随着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不断被重视,虽然生物技术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但是我国在生物技术方面发展的还是不错的。目前生物技术的发展主要运用在新能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因此生物技术也运用在土地环境监测技术上,通过生物技术对土壤内的微生物和土壤上种植的作物细胞进行标记检测,然后把监测到的大量数据信息传输给电脑。然后电脑通过这些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然后得出土壤质量的各项数据,然后给出合理的治理方案,所以在土壤环境监测上生物技术的使用是很有必要的。生物技术的运用是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其中大量的计算和数据分析还是需要依靠计算机来完成。
        1.3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就是在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中发展出来的,要想得到这么多的数据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信息技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无线电传感技术。无线电传感技术相对来说成本比较低,得到的数据比较多,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不像生物技术无法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要想实现全国范围的土壤监测,必须实现各个部分的土壤监测,然后将这鞋数据进行汇总。在土壤中埋入不同的大量的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酸碱度和相关成分的含量,实时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建立一个系统的土壤监测系统,并且实现实时的进行分析得到结果[2]。


2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1 强化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效率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使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多种土壤污染物中,有机物对土壤的污染危害性最为强大,像局部地区土壤中的有机物污染程度就尤为严重。土壤污染中的有机物包括苯系物、卤代烃、多环芳烃等种类的有机物,甚至还会存在具有较高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等。这些不同种类的有机污染物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比方说有机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像大气、沉积物、土壤前移转化与积累的状况下,有机污染物就会沿着食物链进行传播,进而就会对生物或是人体健康状况产生影响。因为在时代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会成为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实际工作期间的一项重要就监测内容。近年来,我国不断颁布并实施土壤污染中有机污染物的行业标准,此项工作为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高效监测有机污染物提供了重要保障。
        2.2 逐步提升土壤环境监测分析精准度
        一些有毒有害性质的物质自身的浓度比较低,但是其却对人体健康状况具有巨大的威胁,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要具备准确应用痕量分析技术的能力,才能够准确掌握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进而才能够制定并采取相应的土壤环境质量举措。比方说:在土壤环境中,像重金属、有机物就属于有毒有害物质的范畴,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自身的浓度比较低,但是其实际危害力却非常大,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现阶段我国痕量分析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具有显著的效果,像色谱质谱联用、污染物净化富集等多种类型的痕量分析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被充分应用,但是在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深的状况下,痕量分析技术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发展和应用,更应注重提升土壤环境监测分析的精准度,使技术人员准确掌握土壤实际受到污染的状况,进而保证土壤环境污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有效性[3]。
        2.3监测仪器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虽然我国在土壤监测方面已经达到了比较先进的水平,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说目前的环境监测设备很多还无法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监测设备的运行还是需要靠人来进行操控。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土壤的监测设备一定能够实现智能化运行,不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环境监测设备实现智能化不仅大大减少了劳动力,还减少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因为环境监测中涉及到很多的数据,人为控制和容易出现校对出错等问题,实行机器智能化运行能有效的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
        2.4 注重应用土壤环境监测现场快速分析技术
        现场快速分析技术也是我国土壤环境监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快速分析技术的应用,帮助我国土壤监测的整体效果在逐步提升。根据土壤的环境质量也需要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监测网络是为了让我国各地区不同的土壤环境形成一个环状网络,能够实时分析不同地区的土壤环境,针对土壤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进行实时修改,实时监测、实时改变,提高该地区的环境保护质量,同时能够利用环境监测网络以及环境自动监测系统,预计和发现当前土壤环境发展的实际状况,构建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自动监测系统同样也是当前我国在开展土壤环境监测时的重要任务,在构建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以及自动监测系统时,其目的都是为了让我国土壤环境保护质量能不断提升,并且为我国土壤环境提供更好的保护[4]。
结束语
        土壤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是各个城市高效开展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污染状况与国家经济建设、食品安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都具有紧密关联,要求土壤环境污染治理人员充分运用环境监测技术,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方案,将具体治理举措落实到每一项土壤污染治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李双.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山东工业技术,2016( 02) : 263.
[2]巩玉玲,冯永军.中外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应用与发展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14( 19) : 6229-6232.
[3] 吴鹏.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农民致富之友,2018(11):73.
[4] 贾素. 浅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山东工业技术,2017(13):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