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26号地块项目大区景观设计方案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吴霞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大中小城市楼盘相继构建起来,近年来,项目多以大区景观、展示区景观设计相结合为主。

        身份证号码:32092319881113xxxx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大中小城市楼盘相继构建起来,近年来,项目多以大区景观、展示区景观设计相结合为主。展示区景观能够向业主展示出未来大区的可能性和品质,以及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良好印象,成为营销亮点。而大区的设计更能贴近人们的生活,从人性关怀角度出发进行需求配备。本文围绕大区景观设计进行分析,以南通26号地块九溪源著项目为案例。分别从该项目景观布局、设计理念、植物应用等角度阐述了设计方案,希望能够为类似大区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通26号地块九溪源著;大区景观;设计方案
        引言:景观设计是地块开发的重要内容,需遵循该地块项目总体建设原则,同时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前期我们对南通26号地块项目从周边环境、建筑风格、人文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将该项目划分为不同区段,并赋予各个区段不同的设计重点、景观手法以及空间感受。以大气恢弘又带有精致细节的中式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将现代设计手法和传统标志元素相融合,使得南通26号地块项目集尊贵感、仪式感、品质感、身份感为一体的示范项目。
        一、南通26号项目概况
        南通26号九溪源著项目位于海伦路与江成路交汇处。项目东起江成路,南临海伦路,西至江安路;是苏通园区唯一一个临湖而建的新中式院墅洋房项目,
        全区红线用地面积66536㎡,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红线内景观以及滨河绿带。项目为新中式景观风格,整体设计手法偏向规则对称又带有各区域特色。新中式景观风格不仅使得整个大区景观赋予中式韵味以及传统特色元素,又使得景观的外形满足现在人们的审美需求[1]。我们从空间布局、居住色彩、园林意境、花木配置等方面诠释整个项目。
        二、设计理念
        (一)总体设计-五进三院
        古代皆以皇家为尊,它的尊贵、奢华、品位、礼序、神秘为世人所追崇向往。本案参考恭王府的格局,合理运用它的设计理念并从中提炼出“五进三院”这一空间布局理念。三院是指东院、中院、西院,五进是指院门、前堂(万辉堂)、中庭(聚合庭)、后院(叠翠院)、后花园(紫香堤)。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气势恢宏,体现出儒家的理念设计,给予人们生活中的尊贵感、仪式感、品质感。并在公共活动空间中融合了道家思想理念,反映到园林上集中表现为因地制宜,强调根据园林本身景观特色进行设计,以自然景观为主,后期设计效果宛若天成[2]。
 
        图 1 南通26号地块九溪源著空间布局图
        五进三院一十二景,其中五进为五进花园,三院为三大院落,彰显品位与尊贵,院俯万象自然有声。它们层层递进,有序衔接,给人以舒闲雅逸、合乐康宁之感。五进:一进门第、二进迎客、三进待客、四进天伦、五进隐秀。五进也是三院中的中院,采用中轴对称的设计手法,大气非凡。并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景观功能的需求,将儿童游乐设施、观景回廊、休憩亭等景观节点融合其中,满足不同人群的住家需求。本次我们重点打造中轴景观,运用墙、石、亭、草等中式元素来打造山水意向,亭台墙院的景观效果。其余东、西院落,造景手法主要以植物为主,结合特色景观小品来体现,并以梅、竹、兰、枫、棠、桂为主题元素。五进三院融合了十二个景观节点,以及出入口、幼儿园。十二景主要包含了溪归厅、院门、万辉堂、聚合庭、叠翠院等节点,以便满足人们赏玩、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除了上述主结构外,大区景观还包含景观小品的点缀以及节点细节的处理。如庄重典雅的门头,简洁又富有变化的围墙,赋予主题元素的入户拼花铺装,造型别致的灯具、垃圾桶,以及导视牌,这些无一不体现出九溪源著的微奢品质以及对体验感和细节的高度重视。
        (二)五进花园
        五进花园层层递进,讲究空间层次的开、合变化,由开放逐渐趋于封闭,围合成一个个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让人有很强的归属感以及聚合力。一进为仪门,仿紫铜门头、抱鼓、牌匾、壁灯等元素符号来体现中式特征,给与人们最尊崇的仪式感;二进为万辉堂,缩拟自然的“山、水”景观,古朴遒劲的罗汉松、细腻别致的景观墙,给人诗意般的视觉享受,轻松舒适;三进聚合庭,阳光草坪、镂空雕花的对景景墙、叶色变换的银杏树阵、造型奇异的灵石,营造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四进叠翠园,此处是邻里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儿童玩乐的天地,充满天伦之乐、邻里和谐的气息;五进紫香堤,给人秀气之感,该区域即为小区后花园,在原市政植物的基础上补充绿量,点缀观花观叶植物,补充中层植被,提升品质,丰富人们日常活动场所[3]。
        (三)东西院落
        庭院韵味,东色西影各具特色。侧有韵,生动而有序,怡人而亲切。东、西院落包含五个洋房组团和一个院墅组团。东院为三个洋房组团,分别是枫林苑、丹桂十里、海棠春坞;西院为两个洋房组团一个院墅组团,两个洋房组团包含紫竹轩与暗香疏影,院墅组团为紫桐香居。
        其中,东院以色叶树为主要造景,造景遵循疏密有致、一楼一景的原则,小中见大,写意山水。主要造景手法是以植物造景为主,利用不同的主景树打造不同的组团景观,楼宇入口及组团点缀新中式景观小品。“丹桂十里”以桂花和栎树为主景树种,门设计为圆形月亮门,并以桂花为元素设计铺装拼花。同时搭配点景的中式小品,依托于使用功能,营造祥和的生活氛围。“海棠春坞”,顾名思义,主景树是海棠树、乌桕,门设计为四叶草月亮门,以海棠为元素设计铺装拼花。搭配幽静古朴的园路,构建闲适雅致的居家空间。“枫林苑”,主景树是红枫,鸡爪槭,门设计为宝瓶形月亮门,铺装拼花以枫叶为元素。东院三个洋房组团,入户铺装均为拼花,门均为代表中式图案的月亮门,且均选取色叶树为点睛树种,虽有所差异,但是其本质存在统一,衔接得当,达到了和谐统一又别具特色的景观效果。
        西院重视视觉感受,强调对入户空间的耐心琢磨,目的在于使住户怡然而居。西院中“暗香疏影”,主景树为腊梅、红梅,门设计为花瓣形月亮门,铺装以梅花为元素,一阵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紫竹轩”主景树为紫薇、紫竹,门设计为方形月亮门,以竹叶为元素设计铺装拼花。周边配以假山叠石,竹叶舞动摇曳,仿佛是一个姿态妙曼的女子在山谷中,在峭壁旁盘旋舞动。紫桐香居主景树为紫玉兰、白玉兰、青桐,门设计为圆形月亮门,铺装以玉兰为元素。“紫桐香居”是大区唯一一处院墅组团,因此,相较于其它洋房组团,更加别具一格,对此,重点刻画入户对景空间,祥云抱鼓、回纹装饰、青白灰铺装色调、水纹枯山水等节点在狭长的通道中塑造中式景观氛围。
        三、植物设计研究
        植物设计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案的植栽以整个长三角生态系统为构架,以组团多样性、生态性为立足点。因地制宜,优先选用香樟、银杏、栾树、乌桕、榉树、合欢等易栽植打理的乡土树种,结合垂丝海棠、日本晚樱、碧桃、桂花等开花植物。注重景观层次、季相变化、常绿与落叶的搭配,形成色彩丰富、层次错落、四季怡人的居住区植物景观群落。
        (一)中轴区域
        在主入口种植叶色变换的银杏以及是姿态飘逸的罗汉松,增强视觉冲击力,体现尊贵品质。其余区域以打造宜人宜居的小区空间为设计目标,让居民具有愉悦的体验感受、舒适的居住环境。此区域植栽设计自始至终都遵循以人为本以及视觉效果优先的原则,综合应用“隔、透、放”等设计手法营造不同景观空间,打造移步换景的美学意境。进深较窄的区域配合景观回廊、造型景墙,植物采取“隔”的设计手法,丰富空间层次。视野较开敞的空间则采用“透”的设计手法,主舒展、开放[4]。
        (二)组团区域
        组团庭院植物设计强调温馨的居家氛围,这也是设计的主格调,绿植与景观小品密切交融,疏密有致,并根据不同院落主题选择栽种不同主景树种,以提升空间的独特感,同时注重营造静谧、休闲的多彩的景观空间。因为考虑到视线移动以及植物穿透变化特点,注重上、中、下层次之间植物的合理搭配。上层次主要选用香樟树、朴树、栾树、合欢等枝叶繁茂、树形圆满的大乔;中层次选用桂花、日本晚樱、垂丝海棠、鸡爪槭、枇杷等开花、观叶或常绿的小乔,下层次主要选用结香球、金叶女贞球、红花继木球等耐修剪球类植物以及红叶石楠、金丝桃、南天竹、黄金菊、春鹃等常绿开花或叶色变化易打理的植物。同时在局部重要节点处以夺人眼球的花镜组合点睛,给人独特体验。此案我们注重运用植物来营造意境,繁花叠翠赏心悦目,加之南通26号地块九溪源著大区新中式的主格调,给人大气蓬勃之感。
        结论:南通26号地块九溪源著项目大区景观采取上述设计方案,不论是从功能布局方面,还是植物设计方面,均将“儒”、“道”思想渗透到设计内容中,同时秉持“以人为本”以及“宜居”的设计原则,合理布设功能区,并提出“五进三院”这一空间布局理念,体现了中式元素在景观中的运用,彰显出我们传统文化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冯超.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00248-00248.
        [2]郝志鹏.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应用方法[J].建材与装饰,2020(02):97-98.
        [3]陈溯宁.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J].现代园艺,2019(22):118-119.
        [4]范晓梦.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讨[J].现代园艺,2019(18):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