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2112619911110XXXX 湖北武汉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建筑的设计风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设计的风格和格局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美和艺术水平,其中建筑设计本土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将重点分析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以供借鉴。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
引言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建筑设计风格体现了区域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准,是衡量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最重要的标准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们对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房屋是人们生活主要的场所,在选购房屋时,人们也越来越追求带有本土特色风格的建筑。为了满足人们的个性化生活需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实现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转变,从而开启我国建筑设计的新篇章。
1现代化建筑的本土化设计理念分析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建筑是文化灵魂的一种体现。在当代社会,每个国家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社会关系等都各不相同,建筑设计风格也不例外,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南北地区有差异,民族之间有不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建筑特点,传统建筑的设计风格自然也是独树一帜,这与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分不开的。一个建筑在考虑设计成何种风格之前,首先要对当地的社会环境和民族文化进行分析,因为只有了解了本土文化的发展方向,才能设计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本土化建筑风格,进而推动建筑设计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的建筑设计风格都趋于国际化,导致很多建筑都失去了其该有的民族特色和区域特点而变得越来越一样,这不仅使建筑失去了其该有的风格特点,而且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得不到弘扬和传承,因此,无论是建筑设计师,还是人民群众,都应该反思这千篇一律的建筑设计风格是否是我们自己想要的,是否适合我们国家的发展。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几千年,一直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建筑特点和风格魅力,在当今趋于共同化的社会,我们更应该提升对本土文化传承的弘扬和重视,因此,对于如今的建筑设计来说,将我们的文化与建筑设计进行融合,不仅是在增强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更是在继承我们传统本土文化的同时缓解国际化对民族文化的入侵。
2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的策略
2.1中华文化与西方理念相结合
自从我国实行房地产商品化政策以来,在建筑设计风格上受“西风东进”的影响,西方设计理念逐渐占据着建筑设计风格的主导地位。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强调:“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基于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过程中,必须以中华文化为主,汲取西方设计理念中的精华,通过兼收并蓄的方式,将中华文化与西方理念相结合,从而实现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建设,向业主呈现更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审美需求。
2.2结合实际应用传统建筑材料
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者需积极发展并传承建筑文化,科学应用传统的建筑材料,转变建筑形式和工艺。当前,新型建筑材料类型较多,并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广泛应用,创新型材料以传统材料为基础进行创新,材料本身也体现出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社会文明发展中,不同类型的创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建筑材料。但是新型材料的发展并不等于完全不用传统材料,传统材料当中暗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新型材料无法体现的独特优势。再者,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虽然现代化的语言形式能够更好地展现文化特点,但是影响力十分有限。而科学应用传统材料则能够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应合理应用传统建筑材料,正确认识和解读民族文化,以期更好地展现现代建筑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2.3保证情感与文明的平衡关系
开展现代建筑设计工作时始终要遵循生态建筑理念,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目的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现阶段建筑设计需要在保证人类情感和工业文明二者平衡发展的同时,就我国传统礼教人文精华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然后借鉴西方先进的现代化建设理念实现我国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创新与优化的目的。
2.4秉承现代科技与传统方式结合进行建筑设计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现代建筑的风格设计要求也逐渐升高。在对现代建筑风格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应秉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理念,主动融入乡土文化,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仅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实现对建筑的创新性设计。现代科技给建筑工程的高难度作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建筑本土化设计工艺的更好完成提供了保障。
2.5建筑工程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建筑行业涉及诸多的产业,在能耗方面较高。据我国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建筑行业的能耗大约占据总能耗的1/3。此外,建筑工程还是一个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建筑垃圾如果不妥善处理,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基于此,在设计风格本土化的过程中,还应坚持建筑工程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策略,根据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广泛运用,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增加了建筑的使用功能,更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能耗,降低了环境污染现象,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6开展个性化设计,促进建筑多样化发展
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发展中,不仅要继承本土传统建筑的设计风格,而且也需高度关注建筑发展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也就是说,在建筑设计风格本土化发展中,务必采取个性化设计手段,丰富建筑风格。首先,在建筑风格本土化设计中,应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紧密结合,丰富建筑的功能和性能,以此实现风格的创新,更好地展现本土特色。如福州马鞍墙即为建筑设计与本土文化高度融合的典范。该建筑造型具有鲜明特色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暗含了吉祥如意的内涵与寓意。其次,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在展现其世界性的同时,关注本土化、历史和现代的全面结合。在建筑当中根据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开展设计工作,能够更加深入地展现当地的人文和历史,实现本土文化的高效渗透。设计人员要在建筑设计中不断学习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学习先进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技术,从而在彰显建筑本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元素。深圳的世界之窗就采用了这种设计方式,融合了自然风光、世界奇观和民族文化,真正实现了民族与世界的深度融合。
结语
总之,在现代化进程飞快的今天,人们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将本土特色文化融入现代建筑,就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尊重本土风俗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进而促进现代建筑风格的个性化设计,实现建筑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斌,曹阳.绿色创新驱动下的既有建筑更新[J].城市住宅,2019(6).
[2]吴静娴.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保护与发展的共生:以长安古寨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城市住宅,2019(6).
[3]龚振芳.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商学院学报,2017(2).
[4]刘爽.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