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金昌 737100
摘要:建筑行业早已成为当前社会重要产业,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要想更好地维护建筑行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在建筑工程实际管理过程中,作为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合理管控工程预结算环节,解决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带来的影响,并制定针对性策略,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管控能力。因此,本文基于建筑工程预结算进行分析,希望为更多建筑施工单位工作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预结算问题;控制措施
建筑行业在社会迅速发展背景下不断完善,对当前的建筑行业进行综合性分析,要想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发展,使建筑施工单位获得更高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关注预结算环节。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预结算涉及内容诸多,其中,以建筑施工单位审核、合同以及设备费用等多种因素为主,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出现问题,因此,作为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结合预结算具体要求,针对预结算常见问题主动制定针对性措施,最终在维护建筑施工质量同时,提升建筑施工单位效益空间。
1.建筑施工单位应充分重视工程预算编制
如何不断强化建筑预结算工作,是当前建筑施工单位各项工作开展首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应给予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管理工作高度重视[1]。这也意味着,作为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编制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做好建筑施工前编制与准备工作,并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建筑施工所涉及材料进行收集,并在这一过程中,将编制工作与施工现场实际环境相结合。预结算应结合建筑施工图纸与地质勘测等多种资料,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勘察工作。与此同时,作为建筑施工单位编制工作人员,应掌握建筑施工项目整体成本与计划,做好统一规划与编制工作,为建筑单位后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作为建筑施工单位编制工作人员,在工作前一定要熟知建筑图纸全部项目[2],并结合图纸中的每一设计环节,设计环节建筑施工总成本进行编制,并估算建筑施工单位所需费用。作为施工单位预算编制人员,还应了解设计人员想要表达的基本理念与意图,结合设计图纸变更支出加以分析。只有这样,建筑施工单位的编制人员,才能明确自身工作内容与重点。由于建筑工程整体相对复杂,在建筑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任何一环节出现变化,都会影响建筑施工单位编制准确性。除去上述所属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的建筑单位施工过程中,依旧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不仅是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工作常见问题,更会影响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管控精准度,难以维护建筑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空间。对当前的建筑施工单位各阶段存在的预结算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内容如下文所述。
2.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存在的多种常见问题
2.1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受到造价影响
对影响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因素加以分析,在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过程中,受到材料价格与造价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实际建筑在实际建施工过程中,忽略材料价格与造价。针对这一现象加以研究,忽略材料价格与造价,势必会导致建筑施工单位在预结算过程中,会出现预结算超标问题。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材料价格与造价,是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超标常见影响因素。
2.2施工单位高素质预结算人才缺失
从建筑施工行业整体发展不断研究,国内建筑施工单位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建筑施工单位缺乏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难以培养出适合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预结算管理人员。
对当前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人员筹备进行研究,部分建筑施工单位虽意识到预结算工作重要性,但是,这些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工作人员,资历尚浅且专业技术水准相对较低。难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提出合理预结算管理方案,从而导致实际预结算结果与建筑施工实际结果存有较大差异。
3.建筑施工单位解决预结算常见问题有效策略
3.1建筑施工单位应逐步完善内部财务制度
要想进一步提升施工单位预结算管理能力,更好地管控建筑施工各项成本,使建筑施工实际成本符合预结算要求。在具体工作中,作为建筑施工单位应不断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针对建筑施工单位内部存在的财务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只有这样,建筑施工单位财务管理体系才能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建筑施工单位在编制预结算编制预结项目同时,要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具体情况与技术水准,进行全方位衡量,才能明确建筑施工单位最终预结算方案。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不断完善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管理能力[3],并综合多种因素加以考量,从而提升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管理能力,在建筑单位施工前,做好预结算管理工作,最终提升建筑施工单位效益空间。
3.2施工单位预结算管理应从多角度出发
首先,在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管理过程中,应做好预结算管理与编制人员培训工作。在实际建筑施工单位工作前,作为施工单位应严格循建筑施工具体要求,从人员选聘工作着手,做好预结算专业人员招聘工作。并在专业预结算工作人员招聘完成后,为专业预结算工作人员制定适合培训方案,从预结算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到专业技能,做好预结算人员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施工单位预结算工作顺利开展,并提升预结算工作团队综合素能。其次,作为建筑施工单位,应重点应重建筑施工过程的预结算管理,并结合建筑施工阶段各项内容,制定科学、合理预结算标准。为防止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工作出现问题,应构建严格预结算制度,从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环节直到竣工环节,做好这些环节预结算管理[4]。其次,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应在预结算管理工作中,给予现场签证管理工作充分重视,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建筑施工包含多项内容,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建筑施工现场预结算工作精准度与合理性。所以,作为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强化预结算管理,确保预结算符合建筑施工合同要求,从多方面管控建筑施工现场与多项环节,最终避免预结算问题,对建筑施工开展带来不良影响。
结束语:在建筑施工单位预算与决算过程中,受到建筑施工规模与多项内容影响,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极易出现不准确问题,如果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较低,势必会降低建筑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空间。严重时,甚至会使建筑施工单位出现亏损。因此,作为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给予预算与决算工作充分重视,并在做好建筑施工单位编制工作后,从多种方面着手,不断强化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能力,最终提升建筑施工单位预结算能力,确保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保障,确保建筑施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利于维护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任静.机电安装工程预结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9(12):186+190.
[2]武顺有.试论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华建设,2019(02):66-67.
[3]张颖. 大型建设集团工程预结算管理问题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7(08):44-48.
[4]刘长娣.浅谈装饰工程预结算编制中的问题及成本控制与管理[J].福建建材,2015(09):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