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作业七区 陕西延安 717407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天然气被人们广泛使用。由于石油天然气会存在泄漏、爆炸等情况,为了提高人们的使用安全,确保人们更好的利用该资源,工作人员应该确保天然气管道的储存和运输的安全。由于天然气易燃、易爆等特点,天然气又需要具备一定压力的条件下进行输送。由此可知,为了减少石油天然气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应该加强管道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长输管道;危险因素;安全对策
一、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中的有害因素
1、主体施工缺陷。主体施工缺陷是在天然气管道建设之初,因为某些主观或客观原因产生的,最终可能影响到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危害因素。这些危害因素的产生有些是因为设计监控不严格,最终验收不规范而产生的设计与施工相关的主观缺陷,有些则是由于设计与施工过程当中产生的自然或人文相关的环境变动而出现的由于设计与施工不能及时更改而产生的客观缺陷。其中主观因素多数是因为设计与施工单位的相关经验不足,比如对于管道选线的不合理设计当中没有注意到相关施工地区的地质与环境的相应情况,在讨论与验收期间也没有根据周边情况进行新的可行性方案讨论,最终导致管线的选择与计算设计以及施工后的实际效果没有达到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要求,这就使得在日后运行当中这部分成为了安全运行的危害因素。而客观情况,比如,在设计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地质变化施工地点变成了地震带或者由于气候变化使原有的软土层变成了硬土层,而实际施工当中并不能因此而及时追加成本导致的回填深度不够,或者内侧结构不稳定的情况。同样会在实际运行当中影响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
2、野外人为破坏。相对于主观的影响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危害因素。众所周知,天然气管道的铺设区域多在野外,其城市贯穿的程度首先较少,再次贯穿城市的天然气管道多是终端对于客户的相关输出,所以比较主要的需要进行安全运行的管道部分多在野外。而在野外就会因为监控能力的不足,整体处罚力度不够,以及相关地区人民素质的差异,而出现不同的人为破坏情况。对于居住于靠近野外地区的人们来说,天然气管道属于造价较高的产品,所以难免会出现偷盗,而由于监管能力的不足,不能够完成整个野外的天然气管道监管,多数发现管线被盗时安全隐患就已经产生了。甚至更有甚者,安全事件已经产生。即便抓住了野外破坏者,由于现行处罚力度过轻,经常会给犯罪实施者以犯罪成本过低的感觉,很容易出现二次犯罪或者惯性犯罪的情况出现。另外,即使没有对应的犯罪现象,对于管线的临时性破坏,车辆碾压的注意,也是需要切实解决的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危害因素。
3、极端天气环境破坏。几乎完全客观方面的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危害因素,在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事先预警进行预防准备工作。而相关预防准备工作实际上也并不能起到完全杜绝该类因素产生的安全运行危害以及安全事件。不过,在完成了事先对于危害因素的预警与相关准备工作之后,是能够将最终安全危害因素以及安全事件的影响降到最少的。在实际安全性与对应经济性损失当中,如果完成预警工作,那么实际安全性就能够上升。如果及时完成相关问题和准备工作,那么就能够最终减少经济损失。由此可见,这类别的安全运行影响因素虽然无法被避免,但是是可以尽量减少其所造成影响的。
二、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安全对策
1、对石油天然气的损耗管理。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石油天然气管道腐蚀的越严重,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安全隐患也越大。因此,为了提高安全系数,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管道的腐蚀。通常,安全管理人员经常用管道外壁入手和管道内部入手这两种方法来解决腐蚀问题。管道内壁入手这种方法是将石油天然气进行过滤处理,提高管道内部的防腐效果。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管道内的腐蚀现象,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充分的保证石油天然气管道的本质安全。在这里需要强调,石油天然气管道受到腐蚀,也有石油天然气质量因素,如果质量不合格的天然气,也会造成管道内部受腐蚀。
管道外壁入手这种方法多数采用增加绝缘层。由于石油天然气管道长期埋于地下,长期受到土壤腐蚀性成分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普通钢管管道的外部增加绝缘层,隔绝潮湿等环境引起的腐蚀,隔绝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湿性和耐腐蚀性,有效的延长管道的使用年限。
2、控制人为因素的影响。上述文中提到了,石油天然气管道发生意外情况也有人为因素。为避免该问题发生,安全管理人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为因素。首先,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监督人员的专业技能,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演习任务,为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多样性管理,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和整体素质。其次,为了避免石油天然气管道发生意外事故时对安全管理人员造成伤害,在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安全意识。此外,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敏锐的眼光,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要根据社会不同阶段的需要来制定培训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石油天然气管道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人为事故。身为安全管理的管理人员,有必要定期安排工作会议,做好工作部署和任务调配,并做好相关部门的管道监督管理任务,从而实现高效科学的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最后,针对不同安全管理人员的特性,领导可以制定奖惩制度,对于违法乱纪或操作流程混乱等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工作认真且业务技能数量的人员给与鼓励,从而更好地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施工各方协调管理
3.1实现资源共享。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安全管理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让每一位安全管理人员都能够及时掌握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储存和运输的动态,从而发现潜在隐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通过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朝着更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通过共享数据库可以有效的控制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问题,促进石油天然气管道标准化的科学发展。
3.2从其他方面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在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安排专业的动态监督管理人员对管道内部石油天然气的流动进行控制,避免管道压力过大或温度过高产生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优化石油天然气管道周边的环境,排除外界干扰因素,例如:布局、设备等,确保管道布局合理,设备运行正常,不会影响管道的正常储存和运输。
4、落实责任加强野外相关设备监管。主要由于监控不足而出现的野外人为破坏因素的解决要分三步走。首先,要加强整体管线的设备监控力度,GPS系统的引入就是相对切实可行的办法,有GPS状态报备,时时了解哪个部分的管线运行出现了问题以便时时维修,最终达成控制安全运行危害因素的目的;其次,要加强人工监控,人员巡逻可以被加入到安全运行控制当中去,加大人工巡逻的范围与频率,发现破坏立刻制止,发现损坏,立刻报备,能够更好预防野外破坏带来的安全危害因素,也能够更迅速的解决相关安全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面临着诸多挑战,而且当中有一些无法通过事前的集中预警与施工准备进行规避。但只要找到其原因类型并对该类型危害因素进行适当的规避,那么即便不能完全预防影响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危害因素,也能够更好的做出时候的对应处理,做到亡羊补牢,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参考文献
[1]高志强.浅析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风险及应对措施[J].化工管理,2018 (23):379-381..
[2]周振豪.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J].云南化工,2019 (13):292.
[3]黄文康.浅谈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控制机制[J].石化技术,2019(26): 43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