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要点分析及造林方法 蒋正伟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蒋正伟
[导读] 摘要:在现代社会体系下,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及资源匮乏的问题愈发明确的体现出来,林业建设的重要性自然也开始 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
        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  150600
        摘要:在现代社会体系下,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及资源匮乏的问题愈发明确的体现出来,林业建设的重要性自然也开始 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而在林业领域的工作当中,育苗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核心技术,初期的培育,决定着后续的植株成长情况,为此必须要针对其技术要点进行讨论,并且分析出实际的造林策略,确保林木健康成长,推动林业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林业工作;育苗技术要点;造林对策
        现代林业工作,是我国社会当前不可缺少的一环,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甚至决定着人类社会能否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匮乏的社会背景下,自然应当得到重视。为了保证林业建设质量,应当深入思考育苗技术要点,以及造林的对策,以确保 林业事业的顺利发展,让企业自信地面对行业竞争。
        1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要点
        1.1 苗圃土地的选择
        土质是影响着苗圃健康的基础条件。所以为了确保幼苗的健康成长,必须要认真的选择土壤,选择相对更加肥沃的、水源管理(给水排水等)更加便利的、光照充足的区域作为育苗区。对于土层相对较薄且光照不够、排水不畅、容易产生病虫害的部分则应当尽可能避免将其规划为育苗区,这样才能确保苗圃内培育的幼苗质量得到提升。
        1.2 整地林业种植工作开始前,对现有土地进行深耕与平整,并且同时灌足冻水,为来年春季播种工作打好基础,这是必要的一环,即是整地的过程。如果育苗区在冬季时会遭遇降雪气候,那么便可以秋季时进行耕地,等到来年的春季播种开始之前,再开始耙地。在相对干旱的区域育好苗则必须要如上所述,在结束秋耕之后,灌足冻水为春天的顶浆耙地做好预备工作[1]。
        1.3 种子催芽与播种
        在播种工作过程中,种子的催芽是关键步骤之一,一般来说,催芽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2个方面。一是必须要利用浓度约在 5~30mg/L的赤霉素,对种子进行浸泡,如果浓度不合理,会严重影响种子的实际出芽率,而且种子的实际浸泡程度,应当依据种子的类别去进行确认,例如落叶松种子的浸泡浓度应当在 30mg/L 左右最为合理,油松种子的浸泡浓度应当在20mg/L 左右最为合理。二是在浸泡种子时,应当合理选取微量元素,如果要对椴树种子进行浸泡,这样的配比能够确保种子更快发芽。除此之外,钼、铜等成分,也能够加快椴树种子的发芽,其播种方式主要以冬播为主。
        1.4 田间的管理
        田间管理的重点在于水肥的管理。每年的7~9 月,是苗木生长的关键期,这一阶段是高温干旱气候的高发阶段,要尽可能确保每日早晚各采用喷灌的方式进行1次浇灌。如果在完成灌溉前或是在浇灌后出现降水情况,则必须及时排水,避免出现田间积水的情况。此外,在苗木的实际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叶片情况(颜色、大小等)合理追施肥料,保证苗木的成活成长。
        2 现代林业造林措施
        2.1 技术要点分析 造林是一个长久、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技术。为了保证实际作业成果,必须积极引进并运用现代化的优秀林业育苗技术,才能保证造林作业的顺利完成。造林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林业产业更加容易管理,并大幅度削减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对处于发育期的苗木,要定期进行施肥,及时开展除草作业,才能让苗木获取足够的养分,保证苗木质量。

同时,要定期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是在病虫害高发期,针对枝叶繁茂的位置必须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进而有效防止扩散,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苗木根系及周遭苗木受到病害的危害,保证苗木顺利生长。此外,在育苗期间,对苗木修剪整形也是必要的,要合理且及时地开展剪枝工作,才能避免顶端优势现象产生。对于风倒的苗木,应当及时进行清理,保证林木生长不受阻碍。
        2.2 与造林措施分析
        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的林业育苗技术研发依然处于上升期,部分技术仍处于试用的阶段,虽然现代化林业育苗相关技术的改革推动了林业事业的发展,但并不是所有技术在研发投用后都能得到理想的反馈。所以对于现代化造林相关技术的改良是十分重要的,而这样的优化改良,首先必须要以科学化的林业 管理体系为基础。鉴于林场的土质、地形等多方面信息与植株实际生长需求的差距,在选择及处理苗木与种子时要更加谨慎,特别是在从种子开始种植的阶段,要将种子装入大小适中的纱布袋内封紧袋口,并且浸入到沼液当中,同时要事先预留出足够的空间,避免种子吸水膨胀,撑破纱布袋。在种植不同的植株时,沼液浓度与浸种的时长,要根据植株实际生长需求要求。浸种的程度应当以浸透种子为准,在15~18℃的温度环境下,瓜类作物浸种时间约为 2~4 h,茄科作物浸种时间约为 4~6 h。在浸透之后,要及时取出用清水清洁并晒干备用,等待催芽播种[2]。
        2.3 叶面施肥
        在浸种时,沼液中的营养成分可以被植株不断吸收,这一过程中所用的沼液是历经一定时间的发酵后形成的一种速效水肥,能够起到加快作物的代谢与生长的作用,进而为不同环境下的作物生长提供必要养分,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在实际应用时,必须要确保沼液与清水依照合理的比例混合,并事先摇匀,在静置10h后待杂质沉淀滤除,再将澄清的沼液灌入喷雾装置对植株叶面进行喷洒施肥。一般来说,在幼苗尚处于嫩叶期时,要确保沼液与水的比例维持在1∶20左右;待植株长到成熟的中后期,两者比例则应当保持在1∶10 左右。一般在植株生长过程中要进行4 次叶面施肥,以得到最佳效果。此外,对植株根部淋追肥时沼液也是有效的材料之一,能够加快植株成长。
        2.4 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问题对于林木健康的危害是最大的,而且许多病虫害类型(如红蜘蛛及蚜虫等)如果仅仅依靠药物治理方式去处理是无法达到防治目的,反而可能影响植株健康生长,如果存在农药残留更可能危害大众生命健康。所以不应一味采取化学防治措施,而是可以取适量对沼液进行过滤,以 0.076kg/m2 的密度实施喷洒,连续2d,能够实际起到防治虫害的效果,且相对于化学药品危害更小。但要需要注意的是,沼液的喷洒应当选在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上午,如果在降水时喷洒毫无疑问会影响沼液的作用发挥。鉴于沼液防治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化学残留问题,并且不会对植株本身的生长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在当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3]。
        3 结语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环境的损害以及对资源的需求是不可否认的,为了体现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内的相应,林业建设的重要性愈发体现出来。所以为确保林业发展,相关单位必须要深入了解技术重点,并且得出造林策略,才能确保林木的健康生长,为生态环境的 修复做出更卓著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媛媛.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8(10):204.
        [2]范洪洋.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探讨[J].农民致富之 友,2017(01):158.
        [3]申宏林,曹庆喜.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措施解析[J].农业 与技术,2016,36(16):17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