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陈煌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对于道路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新的道路材料和施工工艺不断涌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道路工程的发展。
        身份证号:46000419900811XXXX
        摘要:随着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对于道路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新的道路材料和施工工艺不断涌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道路工程的发展。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优良的道路施工材料,具有防水、耐老化、抗疲劳等优点,可以有效提升道路的质量和性能,已经逐渐成为当前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常用材料,应该引起相关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的重视。本文就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沥青混凝土,是指通过将沥青和混凝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合后,得到的一种新型混合材料,凭借其自身优良的性能,在道路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沥青混凝土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如石油沥青、天然沥青、煤沥青等,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结合具体的路况信息,选择不同的沥青混凝土材料。沥青混凝土道路具有良好的性能和优点,与传统的砂石道路相比,其强度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可以有效保证行车安全;而与水泥混凝土道路相比,沥青混凝土道路的表面相对更加平整,而且不存在施工接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更低,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更小。同时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便利,养护简单,施工周期短且开放交通的速度快,对于公路工程而言,是一种十分优秀的道路材料。
        1、原材料质量控制
        对于沥青道路而言,主要原材料包括:集料、沥青、矿粉和外掺剂,其中,影响混合料质量和道路施工质量的主要是集料、沥青和矿粉。
        1.1集料质量控制
        对于沥青道路所用集料,其质量控制包含以下环节:矿山选择、开采过程母材质量控制、成品集料加工过程质量控制、成品集料堆放及使用过程质量控制。首先,应结合项目所在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集料开采地,在选择矿山时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性和经济性,技术上主要是考虑母岩的发育程度,风化严重、软弱夹层较多的岩体不宜作为沥青面层集料开采。
        1.2沥青质量控制
        对于沥青的质量控制,主要是运输过程中的监管。对于进口沥青,要从到港码头开始实施“无缝隙”的沥青质量监管,防止“调包”、“以次充好”和“中途卸货”,对每车沥青都要取样检测,并且留样备检;运输过程中必须要有铅封,出库进场都必须有专人进行取样和数量确认。对于改性沥青,分两种情况:如果是成品改性沥青,其监管手段同基质沥青一样;如果是现场改性沥青,则需要对改性沥青生产过程进行监管,主要是对改性剂掺量、加工温度、加工数量的监控。此外,现场改性沥青要注意及时加工及时使用,避免长时间存放,最大限度地减少改性沥青的离析。
        1.3矿粉质量监管
        对于矿粉,在工程实践中主要是监控回收粉的使用。原则上讲,回收粉可以部分使用,但是,掺量不得超过矿粉的50%,建议不宜超过30%,有些项目干脆禁止采用回收粉。因此,在拌合站,需要有专门的回收粉清理装置。为了避免扬尘和二次污染,对回收粉建议采用“湿排”。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加工,并需要检测矿粉的细度和亲水系数指标。
        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
        在沥青混合料的配合中,对于混合比设计的要求是十分严格、规范的。需要目标、生产配合比的设计到验证这三个方面的配合,才能确定最终所使用的材料品种及使用量。这些工序都需要在进行原材料储存前就准备好,这种做法可以提高选材的形状、大小以及数量的准确性。甚至还能减少工作人员松懈怠慢的情况发生,以确保工作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沥青混凝土的质量管理也体现在混合料的抽样及测试方面。所以,对测试及抽样的严格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


        3、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的控制
        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中,重要的是要对其级配、使用量以及温度和及时控制上进行适当的处理。处理好混合料拌和的温度及时间的控制会产生较好的摊铺效果。用低温和较短的时间进行混合料的拌和将减少其因为氧化及挥发所造成的损耗,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3.1在运输的工程中,最好需用大型车辆,因为大吨位的车辆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如果运输距离较长,气温过低的情况就更明显,所以不能选用小型车辆,而且还需要对混合料进行适当的覆盖以保持温度。
        3.2运输用车的数量应该以拌和和摊铺机的需要为依据,要求拌和和摊铺机不停工作,还要兼顾生产的规模和运输距离的长短。
        3.3作为运输混合料的车辆,不能另作其他用途,防止车厢内部被污染,还要在运输前在底部和四周涂抹上油水的混合液。
        3.4在运输过程中,不宜出现急刹车、猛烈震动等情况,这样会导致混合料的离析。还要保持摊铺机和运输车辆的协调配合。
        4、摊铺
        在设备的选择方面,采用耐高温的履带式摊铺机,多辆摊铺机同时施工,每一辆摊铺机相互之间保持6-15m的距离,同时相邻两幅的宽度应该重叠约5-10cm,保证施工质量。在摊铺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在160℃以上,避免影响施工质量;另一方面,要充分满足其对于人员和设备的要求,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为了保证道路的平整度,要保持连续匀速、不间断的施工。
        5、压实
        5.1初压。初压主要是为了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初压过程中,要将沥青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130-140℃左右,保证高温碾压。采用双轮双振动压路机,初压一般为两遍,第一遍静压,第二遍振动压实,振压必须使用高频率低振幅,将速度保持在3km/h左右。
        5.2复压。初压完成后,要采用15-30t的轮胎压路机进行复压,复压的目的是使道路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因此多采用振动压路机或者重型轮胎压路机。在复压过程中,要随时对道路的平整度进行检测,如发现有起拱部位,可以使用6-8t的钢轮双轮双振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复压要将温度控制在110℃左右。
        5.3终压。终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之前碾压过程中的轮迹,从而保证道路的平整度。通常情况下,终压的温度应该保持在70℃以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节。终压多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者振动压路机,以静压的方式,保持2km/h左右的速度均匀碾压2遍。
        6、接缝处理
        (1)纵向缝。可以在沥青混合料没有冷却前,立即以旁边的混合料进行接铺,然后碾压成型,从而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美观;也可以采用冷接缝的方式,在施工完成后,对接缝部位进行清扫,并涂上粘结沥青。
        (2)横向缝。对于横向缝的处理,应该首先通过涂刷粘层油或者喷灯烘烤的方式,使得沥青混合料处于熔融状态,同时纵向放置足够长的木板,在此基础上沿着垂直于车道的方向对接缝进行碾压,并随时检验接缝平整度,确保新铺的混合料能够完全覆盖整个道路宽度。然后,要对多余的混合料进行清除,保证道路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在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性能良好的材料,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要切实做好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确保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公路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洪.提升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措施浅析[J].价值工程,2016,29(27).
        [2]刘天寅.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