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工程处 北京市 10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向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在城市建设中,市政道路工程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的病害,并阐述了病害原因与预防对策。以期给相关工作者带来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病害;原因;预防对策
一、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病害与原因
以下内容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的病害种类,并提阐述了各个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而给后续的市政道路施工病害防治措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沥青路面裂缝
随着我国市政道路施工数量的增加,以及施工规模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先进的施工材料被应用于路面施工中,而沥青则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施工材料。从应用特性来看,沥青表面较为平整,行车无颠簸感、噪音较小、建设周期短、养护较为简便等诸多优势。然而,作为一种化学化合物,沥青路面极易受到天气、施工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沥青路面开裂的原因具有着多样性,比如常见的沥青性质、基础材料、沥青混合料性质、交通流量等。从类型来看,可以将沥青路面开裂划分为施工型沥青路面裂缝、非施工型沥青路面裂缝两种类型。施工型沥青路面裂缝则是由沥青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不当引起,或者基层、路基施工中出现了相应的质量问题等,进而引发路面反射裂缝问题的出现。亦或者施工团队所选择的建材质量欠佳,路面根基未得到科学合理地处理导致结构欠缺稳定性,进而引发路面裂缝问题的出现。
2、检查井周围出现沉降或者坍塌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检查井周围因下雨出现积水、沉降或者塌陷后,引发路面受损。当车辆经过路面破损处时,极易出现跳车问题。另外,检查井周围出现沉降或者塌陷多因周围地带无法有效应用机械进行路面碾压处理,或者因黏土砖强度、砌筑缝隙等原因,使得检查井周围负荷过大时导致变形,并再次引发路面出现沉降。
3、路基出现局部沉降
路基局部沉降是较为常见的市政道路病害类型。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修整,长时间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路面发生局部沉降概率再次加大。另外,当道路表面双向提升或者荷载时,路基垂直方向极易出现大面积变形或者沉陷等问题,进而影响到车辆正常通行。从原因来看,路面整体下沉、局部沉陷、不均匀下沉等原因,造成路基出现局部沉降,并影响到市政道路桥梁整体的使用寿命。
4、路基翻浆
路基翻浆病害极易出现在较多粉质土的市政道路施工中。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上述翻浆情况出现频率也不少,受到粉质土极易因温度变化,影响到其自身的强度。换而言之,当温度较低时,粉质土的强度就会降低,且一旦遇到降雨等原因,就会出现路基翻浆危害。从季节来看,温差较大的秋末冬初或者冬末春初等冷暖变化较多的气候中,温度的不稳定性极易引发路面发生翻浆病害。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病害预防对策
1、加大设计环节质量控制力度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内容较为繁琐,具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会按照工程施工图纸安排具体的施工操作。为了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团队需要有效确保施工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在设计工作开始前,设计人员需要通过实地勘探等方式,全面了解施工地的地质条件等情况,并以精准的数据反映出建设地强度硬度较弱的土质或者含水量较大的土质。其次,设计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城市内地下管道、通信线路或者道路铺设等设施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实地勘察报告,确定出科学完善的施工结构,并制定出适宜的施工方案。
2、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首先,市政道路施工单位需结合工程建设需要,制定出完善的人才选聘制度。在选聘过程中,要全面考察施工人员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等,并坚持择优录用原则,选择出综合素养较高的施工人员。其次,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团队需要组织相应培训,将施工规范、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地传达给施工人员,且考核通过后方可投入到后续的施工流程中。最后,施单位需要组织专门的管理部门,来定期不定期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并严格督查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一旦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就要及时制止施工人员,并制定出健全的改正措施。
3、加大施工关键工序管控力度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施工病害主要集中在路面裂缝、路基翻浆等几个方面。因此,施工单位可以结合病害种类,以及针对施工关键工序,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尤其,需要针对路基施工与路面养护施工制定出健全的管控措施。在开展路基施工时,需要针对隔离层或者上封层制定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于一些水含量较大的地段,则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展开具体操作,并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在路面施工管控过程中,施工团队需要做好监管工作,一旦发现沥青路面存在裂缝问题,就需要及时采用热沥青或者乳化沥青等建材及时修补裂缝,保证路面的正常应用。
4、建立健全的质量管控体系
首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之初,需要全面解读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严格遵循施工合同,制定出健全的质量控制规范。其次,质量管控团队需要严格执行质量管控规范,保证质量管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受到相应的监管。再次,施工团队需要设置专门的岗位以及质量管控人员,来严格把控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并确保施工人员全面遵循施工规范,促进各个施工工序的顺利推进。最后,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工程建设需要,设置相应的实验室、观察室等,以此来保证施工场地独立试验或者检验工作的额顺利进行,并提升监管数据的精准性。
5、给予施工关键环节足够的重视
首先,施工单位需要给予路面施工管控与路面养护工作足够的重视,将病害出现的几率降到最低。作为施工单位,需要严格审查施工材料质量,并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施工沥青。其次,在路面碾压工序中,施工团队需要保证路面含水量的充足性,适度把控上层铺筑时间与封层时间,防止发生基层干缩问题。当路基或者路面沉降引起横向裂缝时,可以先对裂缝进行填实操作。最后,施工人员需要结合设计图纸,严格规范施工操作,且在填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填筑材料,防止建筑垃圾或者杂物等投入到填筑工序中。在堆填完成后,施工团队需要及时检测填筑质量,且填筑质量过关后方可以开展下层土的回填工作。
6、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材料是不可或缺的物资储备。只有高质量的施工材料,方可以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在制定施工材料质量管控措施时,可以结合材料类别制定具体措施。首先,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或者采购方案,选择建材种类、建材质量或者建材批号等。在采购过程中,结合抽检方式,检查材料的整体合格率。切不可为了提升工程施工效益,而选择质量差的建材。
结论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数量的增加,以及施工规模的扩大,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市政道路在投入使用后,会发生相应的病害。有效解决这些病害,就需要施工团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病害种类与病害原因,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上内容对市政道路常见的病害,以及病害产生原因进行了相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病害防治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单位或者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并促进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事业获得持续性、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金鑫,赵开创.市政道路施工病害与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7(16):75-76.
[2]李献刚.市政道路的施工病害与质量控制[J].工程管理,2017(11):165-166.
[3]杨勇.市政道路施工病害与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7,43(1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