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克山县科学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单纯依靠手工检索、人工调卷,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的变化,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更好地为国家的利益服务,为全社会服务。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创新理念
档案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将远程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的先进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并且以此为基础,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档案信息的远程传输。
一、提升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新形势下,要做好档案工作,没有强有力的档案管理人员做基础,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高和强化档案工作就成为一句空话。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关系到档案管理的成败,意义十分重大。因此经常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严格考核、优胜劣汰,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更新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信息技术素质,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逐步适应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要实施标准化管理
档案信息化建设使得传统的文本管理转向信息化管理,就必然对档案管理有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档案管理中创新理念,基于信息技术实施标准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其中档案管理制度的构建非常必要。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按照规范执行,同时根据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将行业技术标准明确。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信息技术,以网络为载体延伸到各个职能部门,形成沟通网络,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运行,使档案管理部门获得高效准确的信息。
三、档案管理科学化的关键
随着社会的日趋进步,我国的档案事业也随之发展。新技术革命的到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档案领域进入电子时代。档案科学化建设正在掀起新的热潮,为档案管理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档案进入科学化管理的脚步。要求人员素质越来越高、设备更新要快、网络建设完备。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的建立与发展,电子档案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电子档案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是对传统档案管理深刻的变革。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通用性,需要按照信息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文件格式的转换、传输;电子文件归档所涉及的问题更加广泛,受制约因素多,仅靠档案部门很难完成;电子档案归档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管理和维护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新技术的应用、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管理低效等导致档案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安全威胁。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基本方针是积极预防、综合防范,在政策引导下建立一种完善长效的安全机制。
四、档案管理将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意味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不可阻挡。
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就必须依靠先进的新技术,通过新技术的使用才能不断地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效率。因此,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档案管理一定会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必将遵循数字化的集中管理,而且通过这个数字化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事业单位的多部门合作管理以及跨平台使用。最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服务质量也将大胜从前[3]。
五、档案管理向着人才专业化方向发展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比较低,再加上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所以管理工作效率较低。现代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管理思维,而且要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因此,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要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必须依靠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能最终从整体上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六、配备统一、专业的软硬件设备
各单位各部门各自为政,信息化手段、设备不统一,造成了很多数据不兼容,给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设置了障碍,所以,我们应配备统一的、专业的数字化设备和专业的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利用这些设备可实现字符识别,自动转化、自动编目和检索、自动全文存储、自动上载,计算机辅助立卷,档案自动标引,以及文档一体化管理等。因此,只有实现统一型号,统一规格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才能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保障。
七、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制定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组织,法律对事业单位传统的管理具有明确规定,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受法律的约束。新时期事业单位信息化建s社改变了原有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模式,在法律上尚未出现对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的法律规定。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要求其必须加强管理,建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规章制度,以保障信息的安全和杜绝违规事件的发生。不同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和重要性并不相同,因此建立自身的规章制度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单位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八、落实档案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在档案的信息化过程当中,随着电子技术的参与,越来越多的工作可以在网络中进行,因此注重档案在网络中的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应该加强安全措施,档案管理人员也应该提高警惕,采取防范措施包括数据备份、身份认证等,避免和减少黑客对信息系统的危害。落实档案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可以防止病毒和黑客的恶性攻击,提高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为了保证硬件设备的安全,要定期检查档案信息化中用到的硬件设备,检查服务器和网络的运行状态。完善数据备份,避免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造成的数据的损失或者丢失。重视网络安全,在网络平台上可以设置在线报警系统,并且及时处理网络安全问题,强化防火墙等措施来确保档案信息应用的安全性。相关的技术人员要设置用户使用权限,避免用户越权限的操作行为,落实身份认证工作。
总结:档案管理部门只有在国家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强化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科学意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积极改进档案管理工作设备,同时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技能培训,才能在时代发展的带动下更好地进行结构调整与升级,进而更快地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为相关单位和企业提供便利,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