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三步走———以小学五年级课文《月是故乡明》为例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刘巧珍
[导读] 阅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捷径,它能塑造人的“三观”
        摘要:阅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捷径,它能塑造人的“三观”,使人们感受到世间的善恶并学习、积累有效的生活经验,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果能爱上阅读,能从阅读中有所学习,一定能受用终生。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部编版课程为例,探究做好阅读教学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三步走
        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了教学三步走策略,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珍视学生个性体验,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具体来讲就是沿着引读启智、初读感悟、精读理解这三步走。当然,该理念还有一定的瑕疵,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与时俱进,时时改正,保持初心,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一、引读启智,引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对所有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这是教师应该抓住的教学优势,但因为学生常常被外界事物诱惑,注意力不集中,兴趣持久性差,即对一件事物很快就会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采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点上并维持较长的时间。
        如,在学习《月是故乡明》这一篇文章时,我发现学生们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他们或者小声说话或者四处张望。见此情景,我创设了与课文相关的教学情景,以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问题如下所示:大家离开过家乡吗?喜欢其它地方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吗?相比之下哪个更好呢?这几个问题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且难度不大,因此能打开大家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果然,课堂一扫沉闷的气氛,变得活泼、热闹起来:有的孩子讲述了自己跟随爸爸妈妈去去外地旅游的情景;有的学生想起在电视上看到的不同的生活习俗;还有一个学生从外地转学而来,说起自己家乡的美食......等到教室里安静下来后,我将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本课即将讲述的文本上,希望学生自己读一读作者眼中的“故乡”是什么,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二、初读感悟,探明阅读能力
        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不尽相同,对阅读的态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初读感悟环节中的表现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对文字较为敏感,对阅读也充满着兴趣,因此能深入其中,不仅轻松解决了生字词问题,完成了“读通课文”的学习目标,还能感知作者情感,体会文章中心;有的学生会在阅读中遇到了生字词和读音问题,但能主动与其他学生交谈、合作并借助工具书解决了自己的困惑;还有的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等待着教师的帮助……学生们的表现展示了自己的阅读能力,令我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以保证大多数学生有所收获。
        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一)读
        读的形式有很多,如学生自读,圈画出问题的所在,有针对性地听课;互读,阅读能力好的学生帮助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进步;领读,教师给予专业性的帮助。


        (二)议
        当大多数学生完成“读通课文”这一学习目标后,教师可以安排同学们或者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或者师生成立合作小组,学生与教师站在平等的位置,他们既要认真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又要大胆探究,提出自己的困惑,快速疏通文意。
        (三)讲
        这里的讲指的是学生们能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讲出文本大致内容。《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对家乡的景、对童年的事也充满了一定的感情。课文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学生可能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亲身经历过,课文叙述及表达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在文章中获得感知,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精读理解,提升阅读体悟
        阅读体悟重在学生的自身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在阅读中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解决阅读问题的同时还能受到美的熏陶、灵魂的净化和人格的升华,是一种动态的、上升的学习过程。当下,因为种种原因,学生无法深入体验文字,感知文字的魅力,更无法与作者产生情感交流,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价值,协助学生进入精度理解阶段,提升学生的阅读体悟能力。
        还是以《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为例,学生们或者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或者在师生合作中讲述了作者通过月亮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疏通了文意。但我认为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同学们还未曾深入探究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时所蕴含的情感,也就是文章背后隐含的深意。当然,要求学生自己进行阅读文本的体悟难度较大,因此我采用了课堂提问的方式,即针对文本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如,第一,通过对故乡的月亮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二,通过在济南、北京和世界其他地方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的对比,喜欢故乡的小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深情;第三,作者拿赏月胜地朗润园与故乡的小月亮相比,表现浓浓的思乡之情;最后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我相信同学们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会体悟到宇宙与自然的美丽,激发他们热爱与保护自然的情感。
        阅读教学一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且这一趋势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即便如此,因为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阅读教学不尽如意,问题层出。这一现实情况要求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地位与价值,克服外在的困难,尽自己所能改善当下的阅读现状,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基于此,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上述
阅读教学三步走的教学理念,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任怀玲.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好家长,2015(43).
        [2]邓春.浅谈新部编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