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体育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鲜明教学导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发展新时代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健康成才全面发展。本文将浅要分析在农村小学针对留守学生开展体育健康课程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利用体育课帮助农村留守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核心素养提供几点方法供探讨。
关键词:留守学生教育;留守学生体育;小学体育教学
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加大对农村教育财政投入,促进我国教育不断均衡发展,让每一个留守乡村的学生都能接受有质量有内涵的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体育教师按质按量开展好针对留守学生的农村小学体育课,是深刻践行教育公平化的重要表现。小学体育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方针,注重教育教学方法,丰富教育实践经历,开展小学生喜欢有用的体育课,实现全面育人伟大教育目标。
1.在农村小学为留守学生开展体育课必需且必要
2016年国务院印发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意见,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留守学生的关爱保护力度。体育教师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有义务丰富留守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内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学校教育吸引力,还能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将来学习及生活打下良好身体基础。
1.1打造健康中国需要从小为学生普及健康生活知识
打造健康中国,在全体国民心中贯彻体育锻炼思想,国家体育总局指导和推进全国1323个体育馆面向青少年儿童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要求各级学校严格落实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保障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校内体育活动时间,教师要引导青少年学生掌握一项及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小学生课业学习压力小,体育教师要督促学生放学后也要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让学生从小养成体育运动锻炼习惯,掌握正确运动技巧,养成良好身体素质。
根据国家卫建委发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高中生为81%,大学生超过90%,现阶段我国近视人数已超6亿!开展体育课,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迫在眉睫。
1.2发展现代化全面育人教育需要开足体育课
教育部明确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近视率、身体健康情况、体育健康课程开展情况是评估教育发展是否均衡发展是否优质的重要指标。国家现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纳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在贵州省全省积极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成为对学校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全省深化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开齐体育课程,加强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建设,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并将体育纳入学业水平考试。
在教育部推进的中小学健康专项中,要求增加学生体育课与课外锻炼时间,确保学校开足开够体育课。发展现代化全面育人教育,需要各级学校支持体育教师深切开展体育健康教育,让留守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
2.针对留守学生开展体育课程方法多样
学校要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纳入常规工作,化解留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好对此类特殊学生的安全保障、心理辅导、困难救助,为留守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优质的教育辅导,保证每一位学龄儿童都能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都能在校园获得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2.1开展体育游戏增强学生体质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游戏的课堂模式能更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开展跳格子比赛体育游戏,将数学算数知识和英语字母知识融合到格子中,充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课堂知识能力,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跳格子体育游戏对场地要求低,对运动器械几乎零要求,简单方便易操作,非常适合在落后地区开展体育教学使用。
在留守学生生活的落后农村地区,体育设施少体育场地不完备,通过开展踢毽子、跳大绳等要求相对较低开展相对容易的体育游戏,能突破物质上的困束,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全身心沉浸在体育锻炼愉悦氛围中,为我国农村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2.2开展分组教学提高学生锻炼意识
小学阶段学生好动但安全意识不强,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时务必注意学生课堂安全,采用分组教学法,每组安排两位组长,能让学生间互相监督不做危险动作,互相照顾培养团结合作意识。
分组教学法也有利于教师开展体育课堂。教师可以将班内学生共分成五组,每组六人组织学生接力赛跑,前三名的队伍可以获得铅笔、橡皮、书皮等文具奖励。让学生在体育课堂认识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并通过小组间同学互相鼓励督促,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运动打下基础。
2.3拓宽体育边界营造人人运动的校园氛围
留守学生所在农村学校大多教学设施配备情况参差不齐,家长对学生照顾不周无法准备完善的运动装备,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钻研精神,开发校园资源和学生活资源,营造人人运动人人锻炼的校风。
学校可以在操场等位置刷上运动标语,在校园打造运动宣传角,张贴体育锻炼小技巧,教会学生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体育教师的课堂也不能仅仅局限在操场,像校园花坛空地可以安置学生在此练习蛙跳,校园围墙下可以安置学生在此对墙练习打乒乓球等。
结束语:
2010年教育部曾启动“国培计划”,针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教师师德及专业能力。在“国培计划”中有示范性项目,专门设置对体育等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两年时间为全国培训培养4000余名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加强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小学体育教师办好农村教育,做好留守学生成长路上良师益友具有特殊意义,这不仅是对师德的升华,更是为国家未来发展,为社会进步培育人才,培养栋梁。
参考文献:
[1]王安,李悦.巧用编织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J].中国学校体育,2018,0(8).
[2]曾小枚.湖南省常德市德山乡农村小学体育课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2).
[3]许志文.巧用“静”场地打造“动”空间——拓宽学生自由活动空间的尝试[J].中国学校体育,2017,0(3).
[4]何坚强.农村小学体育分组教学策略探讨[J].教育观察,2015,0(13X).
[5]肖雪枫 吕一丹.浅谈体育游戏在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J].当代体育科技,2015,0(30).
本论文系2019年度漳州市德育课题研究《农村小学留守学生教育的问题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ZDY1910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