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教育发展,各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开始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在这其中,生涯教育理念是一种创新性的,且符合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先进理念。该理念的价值在于对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都具有积极指导性作用。本文以生涯教育理念为视角分析了新时期教师班级管理的新思路,提出班级自主管理模式,进而对该模式的构建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生涯教育理念;班级管理;学生管理;自主管理;教育教学
一、生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教育仅是其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阶段。在该阶段中,学生需要对其学习生涯以及未来的人生形成一个总体的认识与规划,如此方能指导自身在未来有计划地完成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基于这一培养目标,学校教育就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更应该包含对学生人生发展的教育和引导。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也意识到对学生长期发展进行教育的重要性,并在相关教育纲领文件中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的教育进行了强调,这就使得教育领域开始普遍给予生涯教育理念这一观念更多关注。
所谓生涯教育理念即是意在通过激发学生规划未来的意识来使其能够自觉的对未来实现自我价值、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准备。生涯教育理念侧重于学生自我认知的构建,并对自身未来发展有意的作出规划筹谋,从而使学生逐渐具备自我引领与自我完善的能力。
从生涯教育理念的关注点不难发现,在学校教育中渗透生涯教育理念,更有助于学生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心理,不断强化自我管理,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规划能力,进而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促进学生不断自立自强。可以说,学校教育中渗透生涯教育理念对于新时期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生涯教育理念视角下教师班级管理的新思路
生涯教育理念是一种对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管理意识进行激发并培养其自主发展能力的新观念。这与以往教育中由家长和教师为学生铺路搭桥的教育思路截然不同。在这一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转变。
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主体,扮演着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在传统教育理念下,班主任的工作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搞好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二是如何做好学生管理,使学生能够配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并实现更健康的发展。但由于传统教育理念强调依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进行规划,所以班主任的管理任务较为繁重。同时应试教育体制下,班主任又不得不为学生的学业成绩负责,这就导致班主任的两方面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互冲突,相互掣肘。班主任很难有充足时间和精力两头兼顾,最终导致重教学而轻管理这一普遍问题,从而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在生涯教育理念视角下,学生管理工作更多的依靠学生自我管理,这无疑会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起到巨大的压力缓解作用,能够使班主任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教学研究和提升教学水平上。基于生涯教育理念,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工作方向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即班主任无需在事必躬亲的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进行管理,而应该将更多精力放在总体方向的把握上,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思考未来、认知自我来促进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进而由学生进行班级的自主管理。在这一工作思路的指引下,班主任的工作职能被进一步明确、具体化,有助于班主任针对生涯教育的渗透开展各项工作,集中力量解决学生的突出问题,而无需再被各种琐事所牵绊,这无疑对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积极意义。因此,在生涯教育理念视角下,班主任教学管理的总体思路就演变成引导学生进行班级自主管理。
三、基于生涯教育理念视角下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构建策略
生涯教育理念视角下学生的自主管理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管理状态,但要真正的构建出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则需要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一定的策略。笔者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和思考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希望能够对教育教学工作研究提供借鉴。
(一)在教育教学与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生涯教育理念的核心就在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形成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在这一理念引领下,班级管理工作中就不能再完全以班主任为主导,而应该强调学生的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班主任要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多听取学生的意见,通过日常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对待学习、对待班集体、对待学校的看法,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和思想意识发展情况,然后结合学生的意见和看法调整班级管理方式。其次,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设计过程中,教师渗透生涯规划知识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教育活动当中,大家一起选择教育主题、选择教学方法。同时在班级管理的组织中也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民主、公开的方式让学生参与班规、学习与管理契约等的制定,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此外,对于班会等集体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组织,如此就可以使学生的自我规划与管理意识逐渐养成。
(二)转变班主任角色定位,将学生放在与自身同等位置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责任人,其角色一直与学生存在距离,两者身份完全不对等,这就会使学生产生对班主任的畏惧心理,进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更多的处于被动接受位置。因此,要落实生涯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还需要班主任转变自身角色定位给,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相处。具体而言,班主任应将以往的班级管理转变成一种合作管理,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等位置上,即自身仅是班级的一分子,而并非班级的实际管理者。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与学生进行民主讨论,相互合作。同时,教师要更多的充当一个学生的“朋友”角色,为学生的日常判断、角色提供建议,提供思路,而非左右学生的思维。同时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对学生的错误做法进行扶正,而非批评,如此就能使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自主决策意识、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育。
(三)帮助学生构建自我管理体系
班级的自主管理并非简单都由学生自己约束自己,或由学生代替教师发号施令,而是一种规范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其涵盖了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组织架构、制度、运行机制等等内容。学生作为班级自主管理的主体,是重要的参与者,虽然每个人在班级管理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自主管理构建出一套管理体系。一方面,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各自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的职责,即做好自我管理,并积极配合整个集体执行好相关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教师应采取民主的方式帮助学生组成自己的管理小组,选出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提供管理服务的领导者,以便形成相应的管理组织架构。最后,还应该帮助学生构建彼此之间相互监督约束的机制,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的监督中,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自觉的约束自身行为,做好自我管理。
结束语:综上所述,生涯教育理念视角下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教师转变自身角色定位,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帮助学生构建出自主管理体系,如此方能让学生从传统教育教学认知和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对自我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而为其未来长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军学,张蕾.用生涯教育助推核心素养落地——陕西省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以华清中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50):193-194.
[2]曾杰豪.初探我国不同教育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126-127.
[3]张玉良.职业生涯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实践与探索[J].现代交际,2012(06):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