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留守儿童在大人的影响下,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大学,便于以后找到更好的工作,也有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根本不了解,而是在利益驱动之下进行学习,对学生的影响则是负面的;在学习的态度上,很多留守儿童缺乏学习兴趣,不喜欢学习,对待学习较为消极,这种学习态度也不利于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加上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师资水平也普遍不高,教师对学生的教学管理效率上还有待提升,这也造就(影响)了留守儿童缺乏端正的学习动机及良好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留守儿童;不良习惯;成因
引言:现在很多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管,这些孩子就变成“留守儿童”。因为老人的文化水平不高,根本没有能力教育孩子,因此很多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农村小学老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且工作量基本都是超负荷劳动,课后没时间更没有精力对孩子进行及时指导,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有很多的不良习惯,对他们将来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学不良学习习惯成因
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很多农民工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为了能让家里人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便将孩子留给老人。这些孩子在老年人的看管下对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老人对小孩子只是一味地溺爱,就算是打游戏、看电视,都是任其看到不想看,玩到不想玩,即使最后成绩不好,老人也不放在心上,每到春节,孩子们的父母回来了,短暂的相聚,往往也会更加宠爱孩子,毕竟从内心讲,感觉对不起孩子,对他们的学习基本也是无能为力。这样,就让他们更加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忽视学习的乐趣,反而会认为学习是负担。小孩子天性顽皮,都喜欢聚团玩耍,他们性格活泼,不喜欢学习的压抑。再因为没有人督促学习,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是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对于老师讲的知识点根本没有很好的吸收,甚至都没有明白老师所讲的知识点的意思。他们最多局限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学生因为家里老人管不住,连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写。学校进行学业测试结束后,就算是成绩不好了,老人们仍旧非常溺爱孩子,不会对孩子进行劝说,相反还会一味的让孩子自己去玩,不对其教育。
很多老人因为自己生活的年代原因,对于自己后辈的关爱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他们从贫苦的日子走过来,深深地体会到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对于后辈的期望不亚于任何一位,但是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限制,只能在家里务农,帮助自己的孩子来照看小孙子上学,老人对小孙子的疼爱真是到了世间的极致,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对孙子的学业却无法指导,孙子们思想上出现了问题也不能及时纠错。当然有的小孩子很懂事,心疼爷爷奶奶的不易,加上自己又不喜欢上学,于是就来帮助老人干些农活,老人虽然不懂怎么教育孩子学习,但是在这方面老人的态度都是很坚决,坚定不让孩子帮忙,唯一要求就是努力学习。
另外,现在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每个老师承担的工作量都很重,又有很多非教学任务,再加上条件的限制,课堂教学就更加枯燥没有乐趣了。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枯燥的事情,只有耐得住寂寞才可以获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而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管教,天性的散漫更是一览无遗,他们不喜欢学习时的枯燥,更加向往田野上的蝴蝶和蚂蚱。
二、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学不良学习习惯对策
2.1深入展开学情调查,设定层级教学策略
学校对本校学生进行大面积范围的学业调查,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情况,以及他们学习的行为和习惯,进行综合分析,去制定解决政策。通过认真的研究,将其学习情况进行分类,对症下药,帮助留守的孩子们解决在学习数学上养成的坏习惯,并培养他们可以自我控制的意识。学校应尽可能将留守学生进行分类,因材施教,使程度不好的孩子们也可以更加简单的接受学校所传授的知识。
就像cm-m,cm-mm的递进学习一样,将教学设定一个层次,按部就班,层层递进,孩子们的学习自然而然也可以提升,不良的学习习惯也可以进行改正。例如拿一个钟表形象的向孩子们介绍一分钟有多长,然后再引导孩子发现一分与一秒的关系,一分钟就是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一圈就是六十秒,以此类推,使孩子们自主思考完成时分秒之间的换算,这也正是层层递进的层级教学。
2.2布设多种数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思维
留守儿童很大程度因为自己的父母离家很远,导致自己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显得比较孤单,不与同学与老师进行互动,害怕他们会嘲笑自己,从而导致不想学习。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加强对这些留守孩子的积极引导,让他们感受到学校也像一个家庭一样温暖,教师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多多关照那些学业上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并且让他们在这些不同的教学活动中解放自己那个约束很久的思维能力,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创造。增加留守学生积极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机会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让他们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活动中展示自己学到的东西,再由老师进行方向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可以自己产生一种想学习的想法。这些活动中,老师是一个引导者,并不是单纯的传授者,多做出引导的行动,让孩子们自己去想,增强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2.3强化家校联络互动,形成教育管理合力
留守儿童在数学上有不良习惯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里无人约束,老人的文化水平也不可能教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长此下去,孩子们越学越不会,自然也就产生了放弃的心理,所以学校应该做的不是将这种现象放任下去,应该积极地与他们的父母取得联系,提醒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应负起责任,不能只一味地光想赚钱,而忽略孩子的学业。加强家校互动,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上的约束,使孩子就算是一个人在家也可以认认真真地完成自己的作业。孩子的健康成长不是将孩子完全交给学校去管理,身为父母是无法置身事外的,因为在某些方面留守孩子的思想是非常独立的,学校中教师的管理是无法完全取代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的。这种情况下,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学校要积极地进行家校联络互动,这样,麻烦就会少很多,因为留守儿童的倔强孤独只是因为自己的家长不在身边,如果家长在身边那么他们的情绪自然也会变得容易平复。
2.4延伸课堂训练长度,培养数学学习习惯
很多的习惯都需要慢慢培养,对于培养习惯,课外延伸就很重要了。课堂的学习很重要,但是上课时间很有限,没有办法将所有的知识都传递,所以学习方法就很重要了。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课后也有高效率的学习和巩固,拥有高效的学习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己学习,达到学习目标,在课后打牢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
结束语:在看见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后,我们应该尽力去帮助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在学习上所存在的阴影,接受更加优良的教育。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多多家访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不仅仅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孩子的情况,还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学习更多的知识,尽我们最大的能力帮助到更多的孩子。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帮助他们改变现实生活,但是却能在力所能及的地方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改掉不良习惯,让他们拥有更加广阔的未来,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季彩君,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研究——以苏中地区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2016-03-01.
[2]罗国芬,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问题化”机制研究——以其学业成绩的“问题化”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2014-10-08.
[3]丁旻,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障碍问题研究[J].扬州大学,201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