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刘树旺
[导读] 摘要:电网生产中变电设备运行、检修专业分工的方式转变为运维一体化模式,实施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业务的“双向渗透”,减少检修与变电交叉、重叠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市渤海新区供电分公司  河北沧州  061113)
        摘要:电网生产中变电设备运行、检修专业分工的方式转变为运维一体化模式,实施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业务的“双向渗透”,减少检修与变电交叉、重叠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运维一体化主要工作和难点为实现变电设备运行和检修“双向融合”,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遇到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运维;过渡;一体化
        1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遇到的问题
        1.1运行、检修
        工作性质不同,差别较大,现阶段缺少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运维人才,虽然变电运行、检修工作的面向对象均为电力设备,但运行工作要求有较强的综合性知识,而检修工作要求有较强的专业性知识,如一次、二次、试验等。各专业员工对其他专业的工作只是熟悉原理和流程并配合完成工作,并不具备跨专业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大检修模式需要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完成综合性任务。显然,现阶段缺少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运维人才。
        1.2运维一体化现场作业风险加大,安全监督环节易缺位
        传统生产模式下,开展变电站停电检修工作,运行人员对设备进行倒闸操作并布置安全措施,对检修工作许可、验收;检修人员检查安全措施到位并完成检修工作;双方职责清晰、界面分明、监督到位。实施运维一体化,运维人员在单一工作中同时承担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运维人员既是工作许可人,又是工作负责人,劳动强度增大、安全风险增加,同时安全监督环节容易缺位。
        1.3运维一体化工作标准、流程需要重新定义
        传统生产模式下,“两票三制”是电力人员开展工作中杜绝违章、保障安全最基本的制度之一。基于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下运维人员在单一工作中同时承担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运维一体化工作标准、流程需要重新定义。首先业务流程要重新设计。实现运维一体化,现场安全管理失去相互监督作用,只能依靠班组内部加强监护实现,因此要制定并完善内部监护机制。其次工作标准要重新定义。运维一体化工作相当于整合运行和检修工作,原有的变电运行和设备检修工作标准只适合单一工作性质下的工作任务。因此,明确设备维护、消缺工作的项目,及时编制有关维护、消缺项目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及现场作业控制卡,并建立适应此阶段运维合一的现场安全、设备等管理制度。
        2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解决措施
        2.1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
        加强对运维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运维观念,提高其运维专业技能,尽早适应处于不断更新中的运维标准,熟悉一体化设备的运维规范,保证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注重对运维效率的有效提升,加强精益化管理。在变电站的运行中,将提高生产率作为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建设工作的出发点,通过对变电站生产业务流程的完善与优化,来提升变电站的生产效率,通过对生产业务进行有效整合,来降低变电站的运维成本,从而提高变电站的运维一体化建设。
        2.2组建“2+x”
        小组传统生产模式下,变电站设备巡视、倒闸操作一般需要两人完成。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下,运维人员既是工作许可人,又是工作负责人。既要担负运行工作,又要完成检修工作,不管从专业技能,还是人员数量上都有新的要求。现阶段处于过渡时期,为解决现阶段缺少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运维人才问题,在过渡阶段可以组建“2+x”小组。即2个运行人员,x个检修人员为一个工作小组,可以根据检修工作任务的大小和难易,变换检修人员的数量和专业。


        2.3制定标准
        2.3.1编写运维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规范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涉及的专业、工序和标准、规程、规范、措施很多,既涵盖现场作业人员的组织及分工,又包括施工具体流程、标准、危险点及防范措施。运维一体化工作相当于整合运行和检修工作,运维人员既是工作许可人,又是工作负责人,劳动强度增大、安全风险增加,同时安全监督环节容易缺位。因此,编写运维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能够有效规范操作、降低安全风险。分析运维队模式特点,结合原有的运行和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针对运维工作中具有安全性、重复性特点的作业进行辨识并编写指导书。一要逐层细化工作重点,将各项作业切实对应到各项指导条目中。二要高度重视运行方式、设备各异的变电站中人的行为差异。要求将运维作业分解到点,将作业周期、前期准备、存在危险点和防范措施细化融入到各项指导执行条目中。三要跨专业,多层次广泛讨论,使得指导书真正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并通过运维队人员集中学习,现场试运行等方法,分析反馈意见,修订完善作业指导书。真正使编写的各项作业指导书切实有效。
        2.3.2变电运维一体化“两票”
        “两票”即电力生产建设工作中的工作票和操作票。它是电力系统允许工作和从事操作的书面命令和依据,是防止误操作,保证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运维一体化实施,要根据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特点进行完善补充“两票”。不仅要按照标准化流程图,对工作许可、工作终结、操作准备、接令、操作票填写、核对图板、操作监护和质量检查等全过程标准化;还要针对运维工作劳动强度增大、安全风险增加,安全监督环节容易缺位等问题,在“两票”内容补充危险点分析条目,明确危险点,有针对性做好控制措施。有效杜绝人身伤亡事故。
        3建立标准的运維一体化体系
        在运维一体化的建设中,不管是设计、运行环节,还是施工检修环节,对于变电站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变电站的设计中,不仅要注意将设计理念与实际操作相結合,而且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改进设计规范.在变电站的运行环节,对于变电站中的故障,要有規范科学的处理程序.在变电站的检修环节,要打破原有的落后的检修模式,制定相关的检修规范与试验标准,同时建立施工技术规范.另外,在检修过程中,要保证其他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保护动作的规范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显著提高,在現有模式下,停电检修工作时运行单位、检修单位要分别赶到工作现场,对人力物力都造 成重复浪费.现有的检修操作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电网的发展.根据“大检修”体系建设要求,改变运行人员先对 设备巡视和现场操作,再由检修人员进行维护检修的传统生产組织方式,而变成统一由变电运維班负责设备巡视、倒闸 操作、带电检测等維护性检修业务“运行维护一体化。通过优化作业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来释放资源效能,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效益.
        4结语
        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变电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将变得更加先进。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变电站在运行中存在着较多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做好防护与维修工作,以保障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勇.试论新时期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的问题和处理对策[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000(038):55.
        [2]郑永魁,赵凤伟.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31):2176.
        [3]余洋.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9(25).
        [4]陈群伟,袁义军,钟跃.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名城绘,2018,000(002):P.272-272.
        [5]潘广深.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的问题和处理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00(011):132.
        [6]王琳.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的问题和处理对策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