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 北京 100000
摘要:本文对新形势下航天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从航天企业设备管理方面遇到的困难等方面入手,分析得出设备管理与保密管理要做到“两同时”,并且经过总结,针对问题剖析总结出了融合管理流程和创新宣贯方式的措施,通过实践证明对于提高设备管理和保密管理效率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航天企业 设备管理 保密管理
一、新形势下航天企业设备管理的特点
随着我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国有企业在新时代下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指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航天作为国有企业的中坚力量,不仅仅要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更是要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提高国防力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历史责任。
保密工作是航天企业管理的特色和重要环节,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家秘密,容不得半点疏忽。新时期,航天企业在加快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把保密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在航天保密管理中,设备保密管理是非常重要环节,做好设备保密管理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对航天技术的重视和大力投入,航天企业的科研能力快速提升,这体现在大量研发和试验设备的建设数量显著增加,建设速度显著提升。而这些设备在投入使用的全寿命周期内,必须同步做好保密管理工作。特别是设备启用前需要完成保密技术处理,并通过一系列的保密管理流程。当前在这些流程中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工作开展阻力大等问题,需要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方面寻求创新突破,使设备管理和保密管理工作能够有力的支撑航天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航天企业设备管理方面当前遇到的问题
1.设备启用前管理与保密管理融合不足,导致流程效率较低
航天企业使用的设备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属于非标设备。非标设备具有如下特点:
(1)功能和性能均为定制,通常由承研厂家根据使用方提出的任务书和实施方案进行专门的开发建设;
(2)功能与组成较复杂,往往由多种单一功能的设备组合实现;
(3)价值较高,维护管理较为复杂,专业要求程度较高。
非标设备在投入建设前需要对使用方的任务书、实施方案和承制方的技术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认,经过使用方和承制方确认后才能开始研发建设。在启用前需要由企业设备采购机关联合基层技术部门(最终的使用者)按照任务书对设备进行逐项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再由设备采购机关完成资产管理流程,然后送保密机关进行保密技术处理和办理保密流程,在这个环节,需要设备承研单位和采购机关开展大量配合协调工作,但由于设备验收已经完成,承研单位的工作已经交接完成,采购机关的工作也已经完成,与保密部门之间的管理环节出现了断口,保密部门对于承研单位和采购机关缺少考核权限或约束力,因此其配合开展保密管理相关工作的效率往往较低,时常出现基层单位急于启用设备而受阻于保密流程的情况,在此阶段容易出现违反保密规定操作设备的问题。
2.非标设备验收启用流程中参与者保密工作“两同时”意识不足
设备验收启用流程中,承制方、采购机关、基层使用部门的主要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满足任务书和实施方案的要求方面,对于保密工作“两同时”虽然也有一定的意识的,但是重视程度和对于保密技术处理要求、保密管理流程的熟悉程度还有较大差距。对于这一问题,当前的措施主要是采取保密部门现场指导巡查、保密要求培训、保密知识竞赛、保密考试等形式对于员工的保密意识进行提升,但是这些传统的监督和宣贯方式对于员工保密意识的提升效果非常有限,如果在工作中间隔一段时间不接触这些保密技术处理要求或者管理流程,很快就会淡忘,存在违规操作的风险。需要在保密教育、保密宣贯方面寻求新方法新突破。
三、解决方法及措施初探
1.通过管理模式创新,从源头融合设备管理和保密管理
将保密管理部门参与设备管理的节点前移,在设备的任务书以及实施方案评审阶段,就参与进去,将保密技术处理要求和保密管理流程要求落实在设备任务书和实施方案中,并且在评审中经过保密本部门的确认才能开始设备研制建设工作。在设备进入验收阶段时,将保密相关的要求作为验收项目,直接以验收的形式强制落实,将原来的多个管理部门串行的管理模式,融合成并行管理模式,打破部门之间的管理约束瓶颈,做到“两同时”,从根本上提高设备验收和保密流程处理的效率,确保保密工作贯穿设备管理始终。
2.通过形式创新,提高新时代保密宣贯效果
由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知道,人对于故事性的内容往往会形成较强的印象,而对于抽象化的条款型知识往往不容易记忆,这也是在当前的时代下,创新公司获取投资人投入时,往往需要讲一个吸引人的故事,说明创新解决的一个痛点。在保密宣传过程中,需要充分借鉴与此相同的方式方法,用生动的故事来提高员工对于保密知识和保密违规案例的印象。实践表明保密故事演讲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宣传形式,它远比保密知识竞赛和考试有更强的生动性,也比保密宣传片儿视频有更强的现场感,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故事演讲的形式作为保密宣贯手段提升员工的保密意识,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形式,再借助新媒体、社交软件等新时代工具的高效普及能力,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一种把传统的形式融入新时代工具的创新的手段。实践表明,员工对于演讲中提到的保密知识和保密案例具有很长的记忆周期,效果比保密考试的等传统手段高出三倍以上。
四、结论
航天企业保密工作的管理特点,要求设备管理与保密管理要做到“两同时”。而当前的管理方法和宣贯手段的局限性,带来了保密管理不容易落实的问题,本文针对问题剖析总结出了融合管理流程和创新宣贯方式的措施,通过实践证明对于提高设备管理和保密管理效率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谈保密管理部门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J]. 张爱华,肖文伟. 国防科技工业. 2018(08)
[2]以体系化思想构建保密管理长效机制[J]. 王平,陆志强. 航天工业管理. 2013(11)
[3]浅谈如何做好网络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的保密管理工作[J]. 黄秋萍. 老区建设. 2018(18)
[4]信息化条件下加强保密管理工作探析[J]. 王倩. 管理观察. 2019(10)
[5]大数据时代保密管理[J]. 保密科学技术. 2019(06)
[6]信息化条件下保密管理工作的难点和对策[J]. 郭翠芳. 现代经济信息. 2019(15)
[7]保密管理部门的有所为有所不为[J]. 张爱华,肖文伟. 国防科技工业. 2018(03)
[8]建立动态保密管理体系的思考[J]. 祁新艳. 企业文明. 2018(02)
[9]保密管理“四举措”[J]. 杨肖平. 企业文明.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