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相对稳定的发展,现代医疗技术不断的革新和改善,社会老龄化成为各个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199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以上,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够成熟,国内的经济发展还不够发达,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依然十分巨大,同时还要面对老年人人口基数大、“四二一”家庭结构等各种挑战。
2006年2月9日,我国办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提出了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根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研究表明,85%以上的老年人更加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这种模式。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同时也是符合我国国情和老龄化发展特点的一种老年人养老模式。
关键词:居家养老 老年人住宅 无障碍设计 人性化
一、老年人住宅概述
1.1 什么是老年人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的人群,但是随着各国社会进程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改善,各国对老年人年龄的界定也在不停地变化,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也在不断地延后。一般情况下步入老年阶段的人在生理上会表现出行动不便、视力和听力下降、抵抗力下降、新陈代谢放缓、记忆力衰退等的特征。
1.2 什么是老年人住宅
老年人住宅是指,根据老年人特定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需求而设计的住宅。从大体上讲,以老年人为主体设计的住宅均可称为“老年人住宅”。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老年人住宅都是提供给还具备一定自理能力的老人以家庭为单位居住,这些老年人住宅的小区一般会提供家政和看护服务,部分小区内还有提供医疗类服务的设施。
二、我国城市老年人住宅现状
我国养老机构的床位一直十分的紧张,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老年人人口,而目前房地产行业在市场上提供的住宅类型,大多是以有能力买楼、供楼的年轻人、中年人作为居住使用的主体,提供给老年人的社会养老型住宅数量一直十分稀缺。未来为了应对老年人人口的激增,一方面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建立更多优质的养老机构,另一方面根据我国国情,一户两制或一栋两制的“两代居”住宅概念更加符合我们的传统习惯,房地产行业可以深入研究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推出更多更加完善的老年人住宅、小区。
三、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的改变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但是随着过去计划生育政策的颁布实施,我国的家庭人员结构模式发生了改变,从以前的多子女家庭居多,变为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居多。这些独生子女长大结婚后,每对夫妻都需要抚养四位老人,再加上有了孩子,就变成了现在典型的“四二一”家庭结构,这些年轻人背负着十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依托子女照顾老年人为主的模式在改变,老年人独自生活在家的时间增加了,因此人性化的老年人住宅设计显得十分的重要。
四、老年人的特征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衰退。生理上的特征表现为:视力和听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身体的协调能力下降、记忆力衰退、认知能力下降,这些特征会让老人独自在家活动时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在设计老年人住宅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各种有可能影响到老人安全的危险因素。
心理上的特征变现为怕孤独和重感情。城市生活节奏十分的快,年轻人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工作上面,老年人和其子女能沟通交流的时间十分有限,而退休的老人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
小区内宜多做绿化和让人休闲停留的公共空间,方便小区内的老人能一起交流和举行活动。
五、老年人住宅室内设计
建筑师在设计老年人住宅时,要充分的分析和考虑老年人日常的生活流线,明确老年人日常生活使用最多的空间,尽可能让这些空间保持近便的联系,比如餐厅和厨房宜临近设置、餐厅和起居室宜临近连通、卧室和卫生间宜临近设置等,让流线尽可能地便捷和顺畅。老年人住宅室内应尽可能平整,不应出现台阶或高差;卧室、卫生间等重点功能空间应考虑无障碍化设计,方便轮椅通行和回转;尽可能保证起居室、卧室等主要空间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条件会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户型设计要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需求,保留调整的可能。
5.1 玄关
玄关是老年人每天出门必经的空间,应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方便轮椅通过和回转;玄关出室外如果有高差,要做斜坡过渡,保证轮椅能平稳进出;玄关换衣、换鞋的区域要留有放置坐凳和安装扶手的位置,方便老年人能坐着换衣、鞋。
5.2 起居室
起居室作为主要的生活活动区域可以放在户型的中间位置,方便老人到达其他空间;由于老人的视力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起居室建议使用明亮一点的灯光;起居室的开间宜≥3.3m,进深宜≥3.6m,在设计室内家具摆放时,要考虑轮椅的通过和回转空间,尽可能让轮椅通过的流线顺畅,还有轮椅停放的地方和电视的视距要合理。
5.3 餐厅
餐厅宜和厨房临近设置,缩短老人行走的距离,设计上也可以做一些优化处理,比如厨房和餐厅之间的隔墙做成推拉窗,饭菜和餐具可以通过窗户直接送到餐桌上;餐厅空间宜和起居室连通使用,这样做家里聚会时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招待朋友和家人,平时在起居室的家人也能直接观察到在餐厅的老人的情况。
5.4 厨房
厨房的平面布置需要保证操作流线的流畅。操作台前通行和活动的净宽建议≥0.9m,.操作台的平面布局可以采用L型或U型的布局方式,洗手池和炉灶建议通过台面连接设在操作台两侧,这样可以方便老人在较小的区域完成大部分的操作。当考虑厨房是给坐轮椅的老人使用时,操作台前的净宽需要适当的加大,留有轮椅回转的空间,洗手池和炉灶下方建议不做柜子留空,方便使用轮椅的老人容易靠近,留空的高度宜≥0.65m,进深宜≥0.3m。
5.5 卫生间
卫生间属于生活使用次数较多的空间,应和卧室、起居室临近设置,方便老人就近使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多会出现行动不便的情况,卫生间内设备的布置需着重考虑如何方便他们使用,同时需考虑留有护理人员协助老人的空间。进入卫生间的门应采用可向外开启的门或推拉门,门的净宽应≥800mm,方便轮椅进出卫生间;老年人住宅宜采用淋浴的方式,因为相较于盆浴,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淋浴更容易保证老人的使用安全,同时也方便护理人员协助,淋浴间的隔断可以采用浴帘方便轮椅进出;淋浴、洗手池、更衣的位置可以设计成能放坐凳,方便有需要的老人能坐着使用这些空间;淋浴区、更衣区、坐便器旁应根据无障碍卫生间的要求设置安全抓杆,辅助老人完成起身、坐下等动作。
5.6 卧室
进入老年人卧室的通道要方便轮椅通过,卧室门的开启净宽应≥800mm;卧室的开间宜≥3.3m,进深宜≥4m,家具的布置要留有轮椅通过和回转的空间;如条件允许,可以考虑放两张床,让护理人员或家人可以夜间陪同。
5.7 阳台
老年人住宅的阳台可以与起居室、厨房连通,老人通过门可以在这几个空间循环往复,形成室内的回游动线。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强室内各空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室内的通风采光。按照一般住宅的做法,阳台、露台会比室内下降一定的高度,老年人住宅套内的阳台,需要考虑如何斜坡过渡到阳台、露台。阳台的进深宜≥1.5m,保证足够的空间让老人活动和轮椅回转的空间;老年人住宅的阳台栏杆建议不要采用玻璃栏杆,轮椅容易撞到玻璃产生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