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研究黄春枚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黄春枚
[导读] 在建筑工程中,模板是浇筑建筑主体结构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模板是浇筑建筑主体结构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结构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模板施工技术随着建筑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想要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并在施工中充分考虑技术和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基于此,以下对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注意事项;研究
引言
        当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中都需要结合时代发展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完成施工。而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的存在,可以促进企业稳定发展。该技术除了是新型的施工技术之一,也可以在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前提下凸显出抗压性,甚至可以显著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来说,在施工中必须要合理应用模板施工技术,也要加强其质量控制,进而实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标。
1在建筑工程模板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1楼梯钢模板施工方面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现代化居民建筑结构向高层建筑发展,以致于当前很多居民建筑中均具备电梯,以方便和节省住户的出行和居住。但是对于低层住户以及较高年龄的住户而言,其更愿意选择走楼梯来达到锻炼身体以及避免电梯使用高峰的目的。因此保证楼梯的使用感和舒适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依托于现代人们的生活惰性,很多施工团队往往忽视了对楼梯的重点设计和建设,以致于存在大量的楼梯踏步尺寸不协调、变形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了相关居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2剪力墙的质量问题
        产生剪力墙接茬处错茬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支模和加固过程中出现了技术问题,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进行,将模板放在了不平的地面。如果采用这种施工技术就要对地板面的平整严格要求,否则对混凝土的浇筑也会产生影响。由于剪力墙结合处有缝隙,混凝土浆液会随着缝隙流出,也就是漏浆的问题。浇筑混凝土时剪力墙会受到压力,这是因为螺旋杆与墙之间的距离较大,当受到混凝土对墙的侧压力时,剪力墙板会出现跑模和涨模的问题,对剪力墙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1.3结构墙体施工方面
        目前,很少的工程施工企业在选择和采购建筑施工材料时,为短期的高额利润,所选取的施工建材质量往往低于国家相关标准,质量不达标的施工建材在实际施工时,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极易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还有因为施工人员施工不规范、施工技能水平不够等问题,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许多可以避免的质量问题,比如接槎不平整导致出现漏浆、蜂窝麻面等。
2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分析
        2.1墙体模板工艺流程及其施工技术
        在进行模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墙体模板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对其质量进行重点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流程如下,首先进行支侧模的工作,接着依照施工图绑扎钢筋、安装相应的拉螺栓,并且支另侧模,判断是否出现偏差,如果出现需要及时矫正模板位置,并且加固对拉止水螺栓,进行支撑的固定工作,完成后进行检查。在进行墙体模板安装的过程中主要顺序是先从外模的中间位置开始施工,这样施工较为方便。在施工的过程中保证墙体的外形尺寸,通过测量工具确定垂直度,在完成一侧模板施工后,就可以依照施工流程穿入焊接好的止水对拉螺栓,再依照相同的方法进行另一侧墙体模板的安装位置,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施工细节。需要注意的内容如下:在支模工作开始之前,首先需要对底部的废渣和废料进行清理,并且保证模板板面干净,认真进行脱毛剂的涂刷。

另外不能将钢筋污染,需要对钢筋的位置进行有效的校正,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钢筋偏移等情况。在楼板和底板位置将墙边线弹出,另外把暗柱位置设置准确。为了避免墙膜出现下口爆浆的行为,一定要注意通过砂浆将下口填实。在进行冬季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依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混凝土强度无法达到要求就提前进行操作,对整个建筑质量产生影响。
        2.2模板接缝施工工艺
        要想有效解决板缝渗漏问题,以及由于温度变化而导致的板间应力变形问题,需要在拼接位置涂抹一些连接性能相当强的硅胶。然而如果模板两边彼此挤压,这样就容易形成挤压缝。为了可以消除工程质量受到施工缝的影响,应当在模板和模板之间运用橡胶条进行紧固。将以上工作做完后,就能够固定连续板条与模板。在制作板条过程中,必须要将其搭接下边缘制作成斜角,尽量控制在45度左右,这样既可以将混凝土中的气体排出,让其密实,还可以确保其形成的缝始终保持在平整的状态,彼此对称,外型美观。
        2.3模板拆除
        为有效减少施工成本,在施工中应对模板进行周转使用,这就涉及到模板的拆除。将混凝土浇筑好以后,隔1d拆除墙体与梁体侧模。将混凝土养护到要求的强度后,对楼板的底模及梁的底模进行拆除。对于2m以上的悬挑梁板,应在混凝土实际强度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以后才能拆除。(1)在第一次拆模时,应严格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将对拉螺杆放松并抽取,然后拆除墙板上的各条围檩钢管,在对墙体板筋方木进行拆除,接着拆除墙模的九夹板,最后对侧模进行拆除。拆模时要注重下列几个要点:拆下的所有扣件都要及时外运,在施工部位应有足够大小的操作面;需要承重的模板,其顶部不可松动,对第一次拆模有直接影响的顶撑,如果发生松动,应立即进行加固处理;如果施工中发生爆模,则要将混凝土拆除,然后安排专人将其凿平。(2)在第二次拆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先将排架上的牵杠拆除掉,然后拆除平台上的格栅方木,再对梁底板模进行拆除,最后拆除楼板底模及钢管排架。
        2.4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浇筑混凝土的施工顺序和浇筑方式要提前确定。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浇筑顺序要按照标准执行,梁的浇筑要从中间向两端的方式。要实时监控浇筑过程中支撑架体导致的水平动向负载,要有专门负责监控的人对浇筑过程进行查看,同时也要实时观测支撑系统是否变形,保证整个浇筑过程按照行业标准进行。在建筑施工中,需要振捣器来配合混凝土的施工,平板振捣器和插入振捣器是建筑工程中经常使用的设备。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布料口和自吊口倾斜度要在2m的范围内。振捣插点要按照顺序进行,上下层要同时振捣,下层振捣的插入深入控制在50~100mm,这样才能控制好两层的缝隙。使用振捣棒时要注意对钢筋密集的位置进行精细处理,遇到暗梁密集的地方不能使用振捣棒振捣,要在振捣棒上安装钢筋,通过钢筋对暗梁密集的地方振捣。另外混凝土的养护也很重要,在混凝土凝固后应及时进行浇水,并覆盖塑料薄模。要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养护时间为14d。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施工技术是重要的技术之一。模板施工技术具有简单方便操作、稳定性较高以及成本低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对模板的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选择适合的模板,掌握模板施工现场的信息,而且保证模板能够为项目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戚劲松.试论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技术[J].中国标准化,2019(22):31-32.
[2]赵爱林.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筑,2019,16(33):127-128+131.
[3]林彦彬.建筑工程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J].居舍,2019(28):63.
[4]栾胜伟.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8):172.
[5]申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7(01):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