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也是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环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居住环境和安全隐患更加重视,也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供行业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管控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全球化的巨大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了极大转变,就建筑项目来说,人们不再只是追求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和空间感,在建筑项目的结构布局,使用功能等方面都有了更高要求,因此当前的大规模、超高层和个性化建筑项目越来越多,这种种现象都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形成了挑战。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不但关系着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大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也有莫大关联,所以说为了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给人们营造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体验,必须针对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认真探索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进行有效管控,为保证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做好防范。
1建筑工程质量管控工作的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建筑工程的要求,实现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管控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包含有许多计划和施工等内容,例如规划和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和维护等。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管控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如此,建筑工程本身的管控应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规范有序进行,这一点更为重要。从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管控,它不仅可以加强和保证经济的高度发展,还为建筑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降低建筑物的质量来快速获得经济效益这一情况,这对社会是极其有害的。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工作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与企业的经营、声誉息息相关,而且还直接影响员工及交付使用者的生命和安全,在建造建筑物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建筑物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若在下道工序施工时发现上道工序施工的质量存在缺陷,必须对其进行修补,甚至返工,这是巨大的成本损失。同时,因施工质量问题未及时整改完成导致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监督体系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会明确主体责任。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目前,绝大多数施工企业都会在工程项目中建立较为全面的质量管理监督体系,但是相比西方先进国家,我国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监督体系还有一定差距。然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的缺乏或者是受到其他利益因素的干扰,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监督体系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这就会导致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形同虚设,起不到任何监督管理的效果。
2.2施工管理的机制缺陷
目前,很多建筑项目建设单位都未建立相对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造成质量管理水平的不足,导致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无法发挥质量管理应有的效用,以至于形成工程质量无保障现象,扭转这种局面的有效方法,就是建设单位加强施工管理机制建设,提高施工管理机制的完备程度。为了规范建设单位的日常施工,制定了相应的施工标准,但是,在某些建筑项目中,建设单位并未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执行施工作业,这种情况不但对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形成了阻碍,还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探讨
3.1推进质量法规建设,完善质量制约机制
落实好质量安全责任制度,责任具体到个人,为责任溯源做好制度上的保障,这也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根本。监理方做好本职工作,结合项目工程对质量的要求进行监督与验收,协调好各部门工作,做好责任落实工作。主管工作要事先确定安排好,实施岗位责任签署制度;制定并完善监管制度,加强质量验收与监督的管理机制,确保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立协调沟通制度,严格监管控制使用的工程材料质量,及时监管各项问题并进行沟通处理。
3.2建立完善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完善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至关重要,也是整个工程项目质量要求的基本保障。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是由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多方共同负责的,而在具体的施工中,则是由施工方来统筹安排。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要从上而下建立,工程施工方的项目经理和监理方的项目总监,负责总体施工质量的控制。分别由工种的技术主管进行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在各工种之间协调,做好工序上的衔接,由现场施工的负责人来具体把控。对于施工班组来说,班组长负责具体工作的质量和技术指导。在施工中,首先由专业负责人对本次工作内容进行技术交底,班组长充分掌握质量要求,最后才能进行施工。在施工完成之后,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应的监理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收尾。只有建立这样专业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才能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要求,最终合格地交付使用。
3.3构建信息化质量管理平台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企业质量控制和管理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在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管控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处理技术质量问题的效率,提高质量控制的技术含量,施工企业必须能够结合自身和建筑行业的发展概况和形势变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管控工程施工,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依靠互联网技术,建立高度共享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平台,准确地收集和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信息,为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工作作出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3.4严格控制原材料与设备质量
建筑工程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严格进行原材料与机械设备质量的管理。首先,在原材料质量管控期间,要求在采购环节中进行材料质量的检验与分析,明确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尽量采购质量较高的材料,保证应用质量。且在材料进入现场之前,还需进行检查,符合标准以后才能进入现场。在进度现场之后,还需分区域进行存储,以免不同材料出现化学反应,保证质量符合标准。其次,在引进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设备性能与质量符合标准,经常对其进行检查与维护,以免在施工中受到设备因素的影响出现质量问题。再次,在施工前,采取样板引路,先样板后施工的顺序,确保施工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建筑项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整体性,而会对项目质量形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在执行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必须针对整个建筑项目进行充分的研究了解,切实掌握建筑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项目特点,合理分析项目质量的侧重点,加以管理控制,确保项目质量完全达到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钱飞丞.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督策略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5):169.
[2]刘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17(30):101-102.
[3]林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究[J].江西建材,2016(21).
[4]崔海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分析及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