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作用探究李晓伟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李晓伟
[导读] 现阶段,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自身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展,
        摘要:现阶段,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自身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展,地理信息系统依靠计算机程序的运行与数据变换生成模型化空间数据,实现对现实世界的仿真。文章通过分析测绘工程的工作范围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围绕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管理、数据转换与处理、虚拟现实应急处理、应急测绘保障体系、监测与预警服务6个层面,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为传统测绘方法的革新提供借鉴思路,为测绘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作用
        引言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十足,各类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活跃,对测绘工程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作为可有效优化测绘工程效果的技术手段之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特殊优势不言而喻,其在测绘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极为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强化其应用效果。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分析
        与传统测绘模式相比较,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当中所呈现的优点主要有以下相关方面。第一,测绘效率比较高。地理信息系统因为不需要对其实施调整和观测以及评读等,并且由于受到地形以及天气对其的影响也很小,在实际的测绘工程当中效率非常高,特别是在地形勘察当中,可以采用多台GIS测量仪实现分组扫描,同时及时完成对于地形的有效测绘,将测量效率有效提升。第二,数据的精度比较高,在传统测绘工程当中,所采用的测绘方法往往很难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性,在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当中,对遥感技术与之相融合,以此对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实现测量,其自身的测量范围和实际意义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较也非常的高。总之,在实际的测绘工程中,加强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很好的保证测量工程自身的精确度得以有效提升。第三,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测绘当中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传统测绘技术相比较,其不会受到外界地形和地貌等影响,除了可以在较为复杂的区域进行测绘,还可以在较为宽广的区域进行测量。由于传统的测绘方式很容易受到一些外界自然物体的影响,很难确保测量精度要求。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往往不会受到外界影响,可以在一些恶劣的天气下实施测量,这对于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非常有利。
        2传统测绘方式的不足
        以前的测绘方式由于设备简陋技术后,必须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改进,因此必须看到它的不足,由于过去的测绘技术明显的不足,因此必须引进地理信息系统采取先进的技术来替代过去那种完全的人工操作的落后的测绘方式,由于简陋的人工测绘因此会出现很多的认为失误。发生了这些失误很难被察觉,只有在应用中出现了事故才能发现是测绘出了问题,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还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测绘成本很大,人力资源和时间都要大量的投入。过去的制图方式不会产生立体的效果,都是一些平面图纸。而且一些条件非常恶劣的地形人工无法进行数据的测量,因此给测绘带来很大的难度。
        3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数据采集与存储
        将GIS应用于测绘工作中,主要利用栅格、矢量存储的方法进行空间数据与非附加线性数据的整合,实现非空间数据的存储。其中栅格存储涵盖存储单元的行与列,需结合地面单位网格宽度确定栅格数据分辨率;矢量存储则利用几何图形的点、线、面表现实际对象。在开展测绘工作时,可通过扫描聚酯薄膜地图获取数字信息,结合GPS系统传递信息、确定位置坐标,或配合遥感技术完成数据采集。以土地测绘为例,应结合具体的土地测绘目标、尺度进行数据存储方式的选取,例如针对斑块尺度的耕地、宗地、建设用地数据,应选取矢量数据的形式存储,能够实现位置信息的精确描述,并展现出土地权属、利用现状、变动情况等信息;针对区域尺度的土地数据,则应以栅格数据的形式存储,配合地面GPS信息、遥感数据进行校正,实现对土地利用变动情况的精确监测。


        3.2数据的转换与处理
        在具体的测绘工作中,具体信息系统在完成对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后,就可以利用相关软件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转换和处理,在整个转换处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数据的预处理。在数据预处理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具备非常大的优势,它能够以向量数据应用为基础,再加上拓扑条件的支撑,就能够自动识别和分类不同数字储存单元。同时,在具体的数据转换中,必不可免会出现交叉点、线分离的情况,这就会使整体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降低,影响后续工程的建设。然而作为测绘工程,对于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和标准,并且在工程中还需要将实际测绘地点进行具现,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有效识别系统的格式,还可以对数据兼容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实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效整合,为数据转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切实保证转换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测绘信息数据支撑。
        3.3立体式输出
        立体式输出同样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显著优势。传统测绘工作往往需要时候处理大量测绘数据,不仅处理效率难以保证,还极易出现数据处理错误。在地理信息系统模式下,通过其性能优越的内置软件,实现了测绘数据信息的立体化输出,使繁琐的测绘数据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并可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外接软件系统实现相互兼容,对输出的数据信息做深入的分析与处理,形成详实的测绘数据分析报告,为测绘工程后期数据复核奠定坚实的基础。
        3.4测绘应急图件的制作
        地理信息系统在多样化测绘系统的支撑下可以实现多种数据的有效融合,从而使得应急测绘数据成果可以获取。第一,遥感影像一体化测图系统,对于这种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将摄影测量技术作为基础,在序列影像当中,对物体形状以及位置和大小状况进行恢复,获得对数据的处理结果。第二,应急快速制图系统。这种系统的应用主要就是对现阶段所获取的数据成本基础上完成,同时对应急流程当中的测绘数据有效应用,将财局数据中的关键位置进行提取,在完成编辑之后将其和现阶段的数据进行融合,同时经过符号化以及标注方法等来对应急图件获取。
        3.5应急测绘保障体系
        (1)利用GIS系统进行基本图形的操作,用于直观展现出灾害发生场所的地质地貌、社会属性特点,编制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应急预案;(2)可以利用GIS系统进行空间分析,完成灾害发生具体位置的定位、计算受灾面积、完成灾害损失评估等,为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更加完备的参考信息;(3)可利用GIS系统开展专题分析,提取一项或多项专题数据与地图结合,生成密度分析图等灾害专题性地图,完成应急疏散方案的编制工作;(4)还可以利用GIS系统结合实景拍摄图片,生成灾害发生地区的三维图像,借助修测技术提高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保障应急指挥人员能够准确把握受灾现场实际情况;(5)还可以利用GIS平台的自动更新功能,发布受灾现场的实时信息,提高灾害信息发布的时效性。
        结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测绘方式,这种高科技的系统可以在测绘工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提高了测绘工程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测绘工程的质量,充分地发挥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精确性,为测绘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红.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93.
        [2]王良,刘平原.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15):287,289.
        [3]郑显鹏.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2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