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个体化护理是一种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的工作模式,本次研究主要对胆结石手术患者运用个体化护理的实际推广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之间在我院住院的胆结石手术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临床上制定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根据患者的护理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主要目的是提升护理质量。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对两种护理措施的实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判断可行性。结果:接受个体化护理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更加认可,同时,在依从性方面两组患者存在差异,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认可度更高,因此更愿意配合各项操作通过评分可以看出,个体化护理能够改善护患关系,使护患双方受益。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而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接受护理。
关键词:胆结石手术;个体化护理:护患关系;护理质量
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得人们越来越多的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进而使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据统计,胆结石患者在近几年当中出现了明显增长,患者多数有腹痛,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手术治疗胆结石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效果可靠,特别是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手术治疗具有了恢复快等优点。良好的护理能够使患者心情放松,加快术后恢复。因此,重视护理质量的提升能够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对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我院推行了个体化护理,患者的反馈较好,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样本共计100例,患者经过各项检查确诊为胆结石,并且患者自愿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37-64岁之间,男性略多于女性。实验组有32例男性患者,年龄在34-62岁之间。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干扰研究的数据,同时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恶性肿瘤以及精神病患者不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不大,存在比较价值。我院伦理委员会参与审核本次研究内容,准予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根据科室常规护理方案落实具体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术前准备,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具体内容有:对患者的基本健康资料进行收集,重点收集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家族史等资料,根据患者的饮食结构等信息分析胆结石的形成原因,进而进行针对性的饮食结构调整。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点,为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特别是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当中,除饮食控制之外,患者的心理疏导也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胆结石患者接受手术是治疗的关键环节,因此,做好围手术期各项护理措施,能够为手术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手术前,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针对手术的主要优势以及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沟通,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人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沟通模式。给予患者充分表达自己看法的空间,并且找出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针对性的调整与患者的沟通策略。主要目的是提升护患沟通效率,提升健康指导的落实价值。一方面能够帮助患者做好心理调适,帮助患者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迎接手术。另一方面,健康指导落实到位能够使患者正确配合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为护理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保证。术后护理当中的个体化护理突出表现在镇痛护理方面,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程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在疼痛护理方面需要区别对待,对于疼痛耐受良好的患者,护理重点是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做好术后感染的预防工作。对于疼痛严重甚至影响到睡眠的患者,增加巡视次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加用心理学的技术减轻患者的不适感。由于严重疼痛等不适的状态下,患者容易烦躁,尽量将护理操作集中进行,特别注重患者的感受,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并且安慰患者,将呼叫器放置于患者手边,在患者呼叫时第一时间赶到床旁,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评分主要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在患者出院时由患者本人填写。
2结果
.png)
3讨论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高油高脂饮食,使胆结石的发病和风险增加。手术治疗是被临床普遍认同的首选治疗措施,微创手术取石是最常见的干预方法。不同年龄段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程度不同,身体状况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面对手术的心态也有所不同,因此,采取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措施十分重要。个体化护理措施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护理问题进而制定的,每个患者均采用专属的个体化护理方案,从护理工作特点来看,护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每项护理内容的落实,均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这是常规护理难以达到的。个体化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针对性强是个体化护理最突出的特点,个体化护理的评估阶段采用一对一的交流方式,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饮食,心理特点能够充分了解,并且在掌握确切的护理问题的基础上,为患者量身定做具体护理内容。其次是人文关怀的成分较多,常规护理难以体现个体化,护理措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措施基本相同,不能完全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或多或少与患者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导致患者对护理工作评价不高。而个体化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更加尊重患者的实际需求,针对性的满足患者的需求,能够给患者带来关怀备至的感受,因此,患者的评分较高。
综上所述,个体化的护理模式下,患者的个体化需求能够得以高效的满足,这对于改善患者的护理体验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表明,针对患者的需求制定护理措施更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孔放.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02).
[2]汪家玲.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98).
[3]金锟,王宛鹏.胆结石手术护理中个体化护理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67).
[4]孙伟纳.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