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型仪器设备是工厂履行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和创新等基本职能的硬件基础,也是衡量工厂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企业对仪器设备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我公司大型贵重的仪器设备数量快速增长,为提高工厂质量管理、科研水平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企业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管理中,由于质量管理、科研实力的不断增长,设备的数量和种类急剧增加,常规的管理方式已不太适应现代的需求,加快推进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型仪器设备信息、资源共享的工作已刻不容缓。本文基于加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加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
引言
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对各类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检验检测市场的占比加大,同时检验检测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基于现实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高精确度、高灵敏度的仪器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的日常检验检测和专业研究工作中。仪器设备对客观、准确、及时、可溯源的检验检测数据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工作中的合理配置及使用管理至关重要。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最大程度的精细化、最优化,是影响检验检测实验室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1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现状
(1)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管理还存在低效的问题,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率不高,电话预约或使用大型仪器设备记录本手工登记等,效率低,易发生错误,不利于开放共享的开展。(2)大型仪器设备传统仪器管理是一种静态的模式。现有的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中,仪器设备实物标签大多仍然使用一维条码。一维条码受信息容量的限制,通常只用于对仪器设备的标识,而不是对仪器设备的描述,因此管理系统只能局限于静态管理的低水平上。(3)现有的管理系统的信息记录,如名称、规格和型号不能全面体现大型仪器设备复杂的结构、众多的附件和多种使用功能。(4)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没有真正建立起仪器设备生命周期动态档案。在设备管理平台中大多没有大型仪器设备信息维修、升级等历史数据,导致设备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无法更详细地了解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更无法预测设备使用后期情况。(5)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查阅资料的说明书多数为纸质存档管理,给仪器操作者的查阅带来了很多不便。
2我国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实验技术团队建设不完善
实验技术人员是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主要使用人员,也是主要的管理者。受到管理机制的影响,部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或者不愿意继续从事实验技术工作,进而离开实验技术岗位,导致实验技术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而留在实验技术岗位中的工作人员,大部分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这就导致实验技术团队整体水平偏低,无法担任管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工作,导致管理不善的问题发生。
2.2仪器设备使用率偏低,造成资源浪费
造成大型精密仪器使用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有:(1)缺乏购置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前的论证是采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缺乏购置前的论证,企业在采购时没有从学科专业和科研的实际需求出发,造成仪器购买后部分设备处于闲置的状态,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企业没有会使用该仪器的专业工程师,没有利用该仪器开展分析检测工作。,操作人员不会使用该仪器,严重造成资源浪费。(2)设备的开放力度不够。目前企业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数量、质量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近年来陆续买进GC-MS红外光谱仪、比表面仪、热重、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粒度仪等贵重仪器。
但利用率普遍较低,特别是一些高档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除初期安装条室外外几乎处于无人使用的状态,基本处于空闲状态。 (3)由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昂贵,管理人员怕损坏后追责,所以基本不对普通员工开放,严重打击普通员工对精密仪器学习的积极性。(4)企业对后期维护不重视。设备维修流程过长,维修周期太长,导致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长期得不到维修的窘境,导致仪器一直处于闲置的状态。
3加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完善设备技术团队
首先,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留住人才,降低人才失流现象。其次,要加强对优秀实验技术人才的引导,通过公开招聘等渠道,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专职和外聘并行,通过灵活的人才聘用形式,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从而有效提高实验技术团队整体专业化水平。再次,要优化实验室环境,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为实验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培训机会,促进实验技术人员积极与他人进行学术交流和沟通,加强自我学习,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在工作岗位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2制定完整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流程
想要保证良好的管理工作质量,必须先从规范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做起,制定完整的工作流程,才能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制定仪器设备管理流程时,必须参考《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的相关要求,明确每名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将仪器设备的每个管理环节都设置相应的负责人,这样就能在每个环节都保证好仪器设备的良好状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涉及对仪器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质量验收、设备保管、设备调用等环节的管理,另外还涉及到对仪器设备的维护检修以及设备更换等工作。针对这些工作环节,为每个环节制定相应的记录表,表明具体负责人、申请人,详细记录工作细节,将责任分配至个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申请人的责任意识,也能让管理工作有迹可寻,便于追责。
3.3制定年度检定/校准计划
企业以计量学科分类(如理化、热工、力学、电学、长度等)汇总,制定仪器设备年度检定/校准计划,主要内容有序号、仪器设备唯一性标识、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技术指标/测量范围、准确度及不确定度、使用要求、需要校准的关键量值、溯源方式、检定单位、最近一次检定/校准日期、检定/校准周期、下次计划检定/校准时间等。年度检定/校准计划对外满足了实验室认可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要求,同时便于计量机构开展检定/校准工作;对内可以满足实验室对仪器设备进行量值溯源,方便仪器设备管理科及时与计量机构联系,做到按期检定、不超期、不漏检。
结束语
我们必须做好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良好运行质量。为仪器设备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流程,通过分类管理、资料档案管理及标注标识的模式,可以提高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进而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一柏,邵强,李俊,张连宝.切实加强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01):35-36.
[2]刘增欣.加强大型精密仪器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J].实验室科学,2006(06):89-90.
[3]蔡莹.加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技术档案的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03):119-120.
[4]亓德利,曲思信,苏昌义.加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 发挥效益 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J].石油教育,1994(S1):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