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8519820927XXXX 北京 100000)
摘要:如今社会经济正在迅速发展,人口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对于自然资源和各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在建筑方面智能化电气节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打造智能化电气节能建筑,抑制自然资源的快速减少,创建绿色文明节约型新型社会。因此首先对我国目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方面的现状进行简单阐述,然后对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优化改进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
一、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原则
1.坚持环保原则
建筑业日益迅猛的发展趋势无疑会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能源将会进一步损耗,环保性是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宗旨就是“环保”,将节能、环保、智能三者有机结合将是一个设计人员面临的新挑战。
2.兼顾经济与节能
经济性与节能性两者并不冲突,建筑电气节能水平的提高会吸引更多的客户,经济性带来的则是企业的最优成本控制,从另一种层面来讲也会给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总体来说,经济与节能兼顾设计原则的最终受益者是人类。
3.减少无关损耗
建筑的建设中存在部分无关的能源损耗,这一点常被人们忽视,在新时代,设计人员必须竭尽所能优化电气节能设计方式,减少由于变压器、电缆等带来的无关损耗。设计人员要抽丝剥茧,仔细核查各个环节中的设备、系统中是否存在没有价值且耗损大的情况,采取合理的方式加以处理。
二、目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1.相关设备系统选择不够合理
在日常生活建筑中,电气设备系统选择很重要,如果相关电气设备系统选择不合理那么就会导致电能消耗量过大,没有跟随环保理念,达不到建筑电气节能的设计初衷。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照明设备系统作为日常生活中建筑电气设备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有一部分照明设备系统的选择并不合理,导致用电量过大,没有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需进一步进行分析然后优化照明设备系统,最终选择一个合理的照明设备系统,耗电量不会过大,秉承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2.相关设计方案不够合理
根据很多实证明,在电气节能设备施工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花费时间去解决甚至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这表明着一个问题,在电气节能设备运用前的设计方案不够合理,才会对后期相关工作产生困扰。在进行安装电气节能设备前一定要掌握实际情况和后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解,不断改进设计方案,以确保后期电气节能设备可以更好地被运用。如果空有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无法得到实施,这无疑是对技术的损失,要提高电气节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首先就是要制订一套合理可行的电气节能设计方案。
三、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措施
1.优化质量安全监控设计
智能化建筑电气质量安全监控是保证建筑电气节能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即优化电气节能的安全防范系统和电气节能供电系统的保护措施。具体来说,应加强门禁、报警、监控、防范系统的优化设计,重视信息的采集与处理,不断提高相关技术水平如微机接口技术、总线布控技术、调试技术等。工作人员既要保证设计、安装的质量,还要加强质量监控,提高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另外,工作人员应巧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开启智能保护,及时发现智能化建筑中电气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维修处理。
2.加强对绿色可循环资源的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提高,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人类数量的急剧增加,人们对各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环境的承载力正在接受着考验,除了对常规能源的利用,我们更应该开发和利用一些绿色可循环资源,例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一些新型资源。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开始了对这些绿色可循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例如对风能的利用,利用风能发电,太阳能在我们生活中更加常见,例如太阳能热水器,还有新型能源汽车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等,还有一些其他的绿色可循环资源待开发和利用,这些新型资源更加节能和环保,可以代替一些常规能源,抑制住常规能源的消耗量,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秉承节能环保的理念。在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各项自然资源枯竭的今天,应该开发一些绿色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风能可以发电,太阳能可以代替电能的作用,比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水能也可以发电等,在人们未来的生活中肯定会出现更多的新型能源。
四、配电系统节能优化设计
智能化建筑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对建筑运行状态进行自动调节,为居住者营造安全舒适的建筑空间环境。在其运行过程中,对配电系统运行稳定性具有严格要求,同时也需要对配电系统进行节能优化设计,降低不必要的能耗。在智能化建筑配电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过程中,具体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①在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对实际负荷水平进行精准估算,合理配置变压器容量及台数,确保配电系统与用电需求的相互匹配,在满足日常运行能耗的基础上,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损耗。②提升配电系统功率因数,解决三相不平衡问题,采取有效的无功补偿措施,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下,根据配电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自动补偿,尽可能减少线路无功损耗。③合理设置变电所位置,使其尽可能处于负荷中心。④加强配电系统谐波治理,通过综合采用滤波器,电抗器等装置,并在配电系统中合理布置,实现对谐波的有效控制,从而提升电能供应质量。
五、建筑照明节能优化设计
智能化建筑中照明用电比重大,优化该环节电气设计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工作人员可以从照明方式、发光效率、照明数量、设备功率、照明时长着手进行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减少照明浪费。应充分利用自然照明,合理的门窗、玻璃设计可以减少照明设备的投入。另外,应选择三相四线为主的电路系统,功耗低、性能好的附加元器件,以及耐用、效率高的光源。最后,合理安排照明时间,声控灯、光感应灯比一般的灯更好,是不错的节能选择。
六、用电设备节能优化设计
从智能化建筑的基本特点来看,在其运行过程中,使用的电气设备类型多,负荷水平较高,相比于传统建筑,能耗水平也较高。针对这种情况,必须针对不同电气设备的使用特点,采取相应的节能优化设计措施,努力降低各个环节的用电设备运行能耗。比如在楼宇智能化系统中,智能化门禁系统,高清摄像监控系统,消防监控系统等的应用,都会增加相应的系统能耗。在家居智能设备的使用下,许多智能设备处于长期待机使用状态,也会产生较大的能源消耗。因此,在智能化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应对各类用电设备负荷水平进行合理预估,并针对不同设备的运行特点,通过采用节能材料和设计节能控制电路,降低系统整体运行能耗水平。此外,还需要搭建智能化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对各类用电系统和设备的能耗水平进行动态监测,针对能耗水平较高的设备,采取特殊的节能优化措施,实现对智能化建筑整体能耗水平的有效控制。
结束语:
智能化的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优化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优化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宣传节约用电观念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行业人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我国建筑行业推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陆龙虎.试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和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494.
[2] 王凯.浅析PLC在建筑电气智能化过程中的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9(2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