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维的典型故障分析邓倩兰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3期   作者:邓倩兰
[导读] 基于主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运维系统是电力作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摘要:基于主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运维系统是电力作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电能与带来良好的用电体验,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主要分析主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维的典型故障,希望能够对相关电力企业起到警示作用,对后续的自动化系统运维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主网调度;配电网;典型故障

引言:现如今,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应用于电力工程的发电、输电、自动化运维等环节。但目前,就我国电力企业来说,信息系统的运维与管理水平并不高,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因此,有必要对自动化系统运维的典型故障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化的解决方案,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
一、自动化系统运维技术与设备不成熟 
        在我国配电网建设的早期,自动化系统运维主要是基于主网调度自动化以及输变电技术决定的,但往往由于自动化系统运维技术与设备不成熟,而在配电的过程中发生一些故障。在进行自动化系统运维时,必须保证电力输配技术的科学性与高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供电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目前,就技术方面来看,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自动化能力较差,并且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对自动化系统运维技术的使用不成熟,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设备上,许多先进的设备都是从国外采购的,与国内的设备往往会出现不兼容的情况,对于整个自动化运维系统有重要的影响。此外,电力企业基于主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运维技术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实现配电网有效的自动化运维,并且对配电自动化的实用功能造成了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应加强先进设备与本土设备的兼容性,提高自动化系统运维技术与电力工程建设的工艺水平,使基于主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运维技术与设备更加成熟,更好服务于工业的发展[1]。
二、自动化系统运维工程实施难度较大
        在自动化系统运维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配电自动化对设备的要求高,且工程建设的规模较大,所以相关工程的管理难度很大。在自动化运维工程的设计环节,通常会由于设计深度的不足而导致相关设备频频更换,从而对工程建设的进度与质量产生影响。在物资环节,主要是物资管理的时限较长,需经过合同签订、计划发文等环节才能使相关物资到达施工地,另外,由于仓库的布局不集中,施工团队领取相关材料的效率不高,会阻碍整个工程的进度。针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应着力培养一批专业的运营与维护人员,能够在工程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拥有一定的应急能力。同时加强设备管理系统的建设,能够较快完成电力公司的业务目标,对电力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动态的监测,能够在工程出现问题时,进行良好的调控,保障自动化系统运维的顺利进行。在建设电力工程时也应采用多种方案,了解自动化系统运维的实时运营情况。
三、自动化系统运维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自动化系统运维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也是配电过程中出现故障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配网管理基础不高,信息化程度不够。

在早期的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缺少配电网信息化以及自动化的成功模型示范,使得自动化系统中许多应用环节都存在缺陷。这种情况通常导致自动化系统运维的可靠性较低,就目前来看,自动化系统运维的技术性能以及自动化的水平与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自动化系统运维的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几率很高,使电力资源受阻,供电的稳定性大大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自动化系统运维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加强通信系统的建设,通信系统是实现保障自动化系统运维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同时加强光纤通信的建设能够保障自动化系统运维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还应注重自动化系统运维设备的兼容性,能够使自动化系统在运维的过程中减少相关信号的干扰,提高自动化系统运维的效率,降低发生故障的概率
四、配电网网架薄弱且存在缺陷
        在自动化系统运维的过程中,通常由于配电网网架薄弱而出现故障。在配电网网架的结构设计中,会出现主干节点设置与控制端不匹配的问题,使配电网中各个设备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从而大大降低自动化系统运维的效果,使供电过程中经常发生故障。一方面,在我国缺乏良好的配电网规划以及配电网架建设,馈线分段数量极其有限,并且存在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实际的配电网网架应用的过程中,存在馈线备用量不足的问题,所以在故障发生时通常会束手无策。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配电网网架薄弱,自动化系统运维灵活度不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没有相应的应急预案,使得自动化运维系统的整体性能受到破坏,无法保障工业化的用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可以加强馈线的自动化建设,从而提高供电的质量,提高自动化运维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从而提高供电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应合理选择馈线的自动化模式,能够有效的将故障区域进行隔离,从而减少自动化系统运维中故障的发生[2]。
五、管理模式的科学性有待加强
        在我国电力信息系统自动化运维方面,管理模式的科学性有待加强。自动化运维工作是基于主网调度,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电力公司的不同需求进行的,相关工作在部署时会出现疏漏、管理重复、工作任务繁重等问题,这都对自动化系统的运维管理产生了不利影响,使得相关自动化系统运维人员工作量加大,运维难度增加。同时浪费了一定的资源,增加了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的有效性降低,自动化系统运维缺乏一套完整的流程,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会因此降低。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减少自动化系统运维中故障的发生,相关部门应制定科学的管理方式与继承专业规范的设备流程,组建自动化系统运维平台,对运维中各个环节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从而能够及时发现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运行维护管理的效率。
结论:综上,在基于主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运维中,应及时排除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故障。提高自动化系统运维的水平,切实有效的保障供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工业的用电需求,帮助电力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军.基于配网自动化运维的典型缺陷案例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14):27-28.
[2]闫梦秋.电力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自动化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1):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