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精细化管理 樊娟娟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6期   作者:樊娟娟
[导读] 摘要:在整个电力行业之中,变电站的变电运行又是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的重要模式,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需求,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伴随着变电站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在运行过程中所隐藏的问题也逐渐的浮出水面,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会影响了生产单位的用电需求,而且也会增加电力行业的成本投入。
        (呼和浩特供电局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在整个电力行业之中,变电站的变电运行又是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的重要模式,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需求,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伴随着变电站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在运行过程中所隐藏的问题也逐渐的浮出水面,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会影响了生产单位的用电需求,而且也会增加电力行业的成本投入。为此,想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就需要做好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变电站;变电运行;精细化管理
        1精细化管理历史发展
        精细化管理的历史发展:精细化管理是随着社会发展而衍生的新型管理模式,为了促进效率提升,现在很多企业在项目建设或者管理中提成精细化管理,该词语最早出现于1911年,是泰勒在其研究中提出的,他对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定义: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精髓,它预示着分工更加明确、服务更加精准,所谓精细化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规范化、第二精细化、第三个性化。利用精细化管理将责任分配的更加明确、落实过程更加精准,确保人员最大利用率、成本最大利用率,最终实现细致、高效。尤其是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来说,应当做到每天清查、盘点、汇总,即使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整改问题。与其他管理理论一样,精细化管理的理论也是形成于美国,但开花结果却在日本,并首先应用到了制造业中,用来控制产品质量。美国人W.爱德华兹•戴明在其《转危为安》一书中,提出管理十四要点的理论与实践,强调“质量散布在生产系统的所有层面”。美国詹姆斯沃和丹尼尔.琼斯教授,他热衷于精细化管理的研究,编著了《改变世界的机械》以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组织方式为蓝本,修正了原有的经营理论,也就是“精益生产”,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生产方式,其中“准时化(JIT)和自动化(Jidoka)”是贯串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为此,丰田公司推行了后来广为流传的看板管理和标准作业表。进入21世纪以后,精细化理念迅速向各行各业延伸,并已成为各类企业规范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的核心工程。
        2当前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规章制度混乱无章。首先电力部门很多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在安全生产方面有较多不足。再者,不少单位对标准化操作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工作都是仅靠员工的自我认知进行操作,缺乏安全保障体系,责任的划分也较为混乱。第二,变电运行设备巡检存在的问题。设备的巡检对于维护电网的稳定较为重要,但是巡检的过程较为枯燥且繁琐,工作人员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麻痹心理。再加上工作过于单调,每天的内容相同,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设备查看时通常只是走马观花,根本没有使用测试设备或者数据查验进行仪器的异常性判断。根据环境和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巡检的真实有效性,例如风雨天气,会干扰对仪器的判断。此外由于新型建设的电站或电网没有及时地进行更新检修,没有制定合理的维护手段和巡检路线,使得工作人员很容易漏检。
        3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3.1强化管理责任落实制度
        针对当前变电站变电运行中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内部管理为重点进行强化,将管理责任落实制度建设作为改进重点,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并形成与之配套的奖惩措施,确保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到位,以此种方式加大变电运行维护工作人员对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还应强化运维人员的安全工作意识,细化安全管理责任,注意员工各项生产指标,及时发现违规操作并加以惩处,以此种方式帮助员工正确认识遵守现有责任制度的重要性,展现变电运行维护工作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
        3.2做好提前预防
        伴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技水平与科技手段的不断革新,全部应用到了各个行业中,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电力企业。

必须要灵活巧妙的应用各种科学手段来解决各个变电站所检查出来的各种问题,必须要特别注意全面提升各种极有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预防手段。各类电业设备在应用过程中都会发生故障,在认真思考解决问题后,要积极的吸取其中的教训,认真全面的研究出各种行之有效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备用方案,来减少故障发生的数量。电力公司要组织起专业的安全生产问题研究小组,方便解决突发状况,专门研究各类电力故障或电力事故的发生原因以及解决办法,用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
        3.3优化运维成本财务核算流程
        核算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基础,一个完善核算流程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能够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可靠地依据。梳理核算流程,提高核算流程规范性,对于价值较低的流程则进行消除。本文对财务核算流程的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从源头把关,对涉及成本费用的凭证和基础数据严格把关,使其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作业成本法在会计核算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2)其次,建立成本核算标准。成本归类标准化,在电力公司存在着许多费用乱归集现象,降低了单项成本考核作用;遇到新问题时,财务人员可以根据业务实际情况,与上级财务进行沟通,对核算标准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将核算精细化。成本核算流程标准化,将核算流程制度化,明文规定核算方法、核算时间,提高核算标准化程度。(3)提高财务部门的监督协调职能。成本能够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本的产生必有其因果,深究源头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估,对成本所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4科学整理管理资源
        过去原有的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现在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现有电力企业的需求,伴随着我们国家现今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和互联网等高新科技产业的蒸蒸日上,我们国家的电力企业研究和制定全新的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重要时刻。想要在过去的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必要的新的元素,就必须要彻底的改变和革新过去那种老旧的、已经与时代脱节的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模式,使其成为完全适用于新时期高速发展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现有资源的利用价值,用以应对新时期、新需求的挑战。
        3.5推进考核评价精益化转型
        整个项目评审工作小组应当由相关业务领域精益专家构成,专家人数达到5人以上,在项目评审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①在评审前,应当由项目小组负责面向项目归口管理部门提交有关精益项目中期评审报告的相关意见,明确项目所处阶段、取得成果以及变更需求。②在评审过程中,项目组长以PPT形式讲解项目推进思路、精益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情况、里程碑事项完成情况和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评审组针对项目组长讲解的内容进行现场提问,给予相应指导和建议,并研究讨论给出精益项目中期评审合格或不合格的评价。③应当根据绩效考评结果配套落实相应的奖惩管理约束机制。在精细化管理理念作用下,应当以有效的约束机制为前提,落实精细化的奖惩措施,参考变电运行班组中各个岗位所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对变电运维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依据绩效水平制订合理的奖惩方案,以此种方式带动变电运行过程中绩效精细化考核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推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网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传统的管理机制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为了解决日后所要面临的各种挑战,就必须要从管理机制上下手,引进新的管理理念,运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来改变变电运转的方式,以这种新的方式来提升变电运转的科学化水准,为日后变电站的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徐祥海,杨翾,时锐,等.一种基于输变电设备集中监控信息的试运行变电站风险评估方法[J].高压电器,2018,54(04):245-249.
        [2]李俊杰.试论变电运行的技术要求及其管理措施[J].化工管理,2018(6):159.
        [3]李勇志.浅谈变电站设备的精细化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8(25):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