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资源需求的加大,电力企业在电源输送过程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变电设备运维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加强变电设备的运维管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代的变电设备运维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阻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认真分析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变电设备运维中的问题。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是当前电力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安全运维;要点
引言
新型智能化变电站是智能化电网中的关键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变电站在市场中的未来发展趋向,智能化变电站具有在运行中集成度相对较高、结构体系相对合理及经济适用等优势,进而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 加强变电运维设备运维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以往的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较小,电力企业对变电运维的管理关注度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设备以及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使得电力资源成为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电力资源需求量的加大以及对质的要求提高,给电力企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设备运维管理作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加强变电设备的运维管理,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同时也是满足现代社会对电力资源大量需求的根本保障。这主要是在加强变电设备运维管理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变电运维的安全性,防止变电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电力资源的稳定传输。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变电设备运维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但影响着变电设备的运维安全,而且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强变电设备的运维管理工作,还有助于提高变电设备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效提高解决设备运行问题的效率。这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
在电力系统的变电设备运维工组中,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是对员工正确工作的指导。但是在大部分的电力企业中,往往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变电设备运维管理制度。使得操作人员在运维管理工作中没有统一的制度标准作指导,无法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这也是造成变电设备运维安全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在缺乏完善管理制度的指导下,再加上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很容易造成变电设备运维工作中出现问题,导致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生故障,无法安全稳定运行。
2.2 工作繁琐,人员供应不足
以往的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值班工作者在工作内容上主要涉及录入电力运行情况、对比运行数据合理性、数据记录、检索以及分析等。由于变电运行过程中生成的数据规模较大且复杂,对于值班工作者而言,在一系列的数据记录、分析以及检索工作中往往需要大量周期和精力。此外,此过程记录的数据在共享性上实用性不高,在改善数据有效性的工作中需要同步进行数据的对比分析和记录,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运维数据的应用质量,两项工作在执行上往往需要大量人力资源作为支持,对于有时效限制的数据,人员供应不足的情况容易降低变电运行的工作质量。
3 维护措施
3.1 完善运维管理制度
在目前的变电设备运维管理工作中,缺乏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是影响运维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在运维工作中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导致工作态度不够严谨,操作不够规范,容易引发设备故障的发生。
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能够监督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进行严格的规范操作。另外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还能进一步加强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流程控制,对设备运维中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及时的完善,以适应新时代下变电运维模式的变化。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能够以变电站的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对设备运维工作的每一个岗位进行标准化要求,每一项任务遵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而提高制度和标准约束力,推动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传递、任务层层落实。
3.2 降低工作量
由于变电运维系统通过技术手段的优化,避免了数据记录阶段的人力投入,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工作实施的质量性和效率性,进而降低了工作量。比如,在录入变电设备的维护信息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的优化,即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工作的电算化,同时降低人力资源的耗用量。此外,通过计算机录入的数据可通过系统进行分析、对比和检索生成数据分析表,优化了变电工作中的数据分析质量及效率。当设备出现故障或运行异常时,相关线路的管理者在发现运行失常原因的情况下可集中反馈在系统提示中,工作人员通过信息之间的提示可节省故障排查所耗用的时间,进而在一定基础上改善工作实施的及时性、质量性以及效率性。信息储存、分析以及集中反馈作为变电运维系统的基本运行功能,可在保障工作信息完整性的基础上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及精确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变电工作的实施质量。
3.3 构建专业化智能变电站工作人员队伍
为确保智能变电站网络的安全运维,在设备及技术优化的基础上,完善对应的工作人员队伍。相关电力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实施分组工作,一个小组内至少配备两名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满足专业技术的资源共享,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引入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统一规范化培训,构建一批专业化的人才团队,提升复合型专业人才在企业中的比例。强化技术资源的保障机制,对一线工作人员给予对应的奖励机制,例如实施险种利润分红等。电力单位应合理的利用内部资源,筛选出专业的技术人员团队,提升智能变电站网络运维的安全性,结合实际工作量,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通过与科技研发单位、各个高校及有关机构之间签订具有法律效益的三方合同,来避免专业化人才的流失。同时可在企业内设置专家远程控制平台,构建专家会诊制度,实施多元化的人才培训机制,提升整体智能变电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确保智能化变电站网络的持续安全运维。
3.4 制定运维工作指令,优化运维操作流程
变电运维工作操作规范和指令是保障电力企业运维工作质量的基本前提,也是电力企业安全供电的一个重要支柱,由于电力企业的部分人员在实际的变电运维工作中,存在玩忽职守的现象和侥幸的心理,不重视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缺乏风险防范理念,致使操作问题频频出现。同时,对于部分运维工作细节缺失指令的情况,电力企业要构建演算体系,模拟电力系统的运行,科学制定防范指令,保障运维操作流程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今后智能化技术在变电运维中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这是一大趋势。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既可以优化变电站运维工作,还会从技术的层面为自动化技术、信息网络提供坚实的保障。尽管该技术在实际运用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技术性问题,但其带来的益处是不容忽视的,以后应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素养,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妥善处置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不断提高电网的运维效率。
参考文献
[1] 余少龙.电力变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6):98-99.
[2] 彭飞进,郭为斌,曹志辉,车磊.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质量分析与评价管理[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9,38(01):144-146.
[3] 谭浩.变电运维管理系统对变电运行的革新影响[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