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供应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重要途径,提高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输电线路在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110kV输电线路在我国电力传输系统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提高110kV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水平,是保证我国供电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本文将针对110kV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提出110KV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有效改进措施。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问题;措施
引言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电能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对电力行业线路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压输电线作为电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保障其施工质量及其运行稳定,是电网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的前提。但是由于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受到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结合现阶段高压输电线路情况进行科学检修,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真正保障高压输电线路整体运行质量。
1110KV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1.1杆塔施工技术
选择合适的杆塔是输电线路建设进度和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供电系统维修是否便捷。根据受力特点的不同,输电线路杆塔分为直线型和耐张型两种,选择何种型式的杆塔,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在平地、丘陵等地区,运输较为便捷,施工难度相对较低,则应优先选择钢筋混凝土杆或是预应力混凝土杆。而对于高原、山丘等运输困难,存在大跨越或垂直档距较大的地区时,则铁塔是首选。在输电线路施工中,杆塔组立是其中一项极为关键的环节,以110kV输电线路杆塔组立为例,主要采取整体组立和分解组立两种方式。此外,杆塔材质、组立方式、杆塔结构等都会对杆塔强度造成影响,而杆塔在输电线路长期运作中,肩负导线和避雷线的重任,因此必须要具备一定强度的荷载,其变形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1.2架线工程施工技术
在实际进行输电线路架线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施工的条件、影响因素等进行综合的考察、分析,要综合考虑架线工程施工的条件、现场情况,同时还要以此情况为基础进行科学分析,从而选择符合架线施工的具体方法,设计相应的施工方案。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提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全方面提高安全防范措施。其次,对经济方面的问题要提高重视,在保证整体施工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将不必要的开支减少,从而避免造成浪费的情况。
1.3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1)岩石嵌固技术。该基础施工技术适用于风化岩石区域,在应用岩石嵌固施工技术时,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并不需要配备底板钢筋,可通过掏挖施工手段来开展基坑施工。利用该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杆塔的稳定能力,但在特殊情况下,还需重新设置施工计划,确保高压输电线路中杆塔能够与坡度保持一致。以上述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偏心弯矩,节省施工期间脚螺栓材料应用数量,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费用。(2)岩石锚杆技术。在应用该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需提前对线路的施工地点进行实地调研,选择整体性的岩石地点作为岩石锚杆施工技术应用的地点。在施工技术应用期间需要选择合适的钻孔设备对岩石进行钻孔施工,待钻孔施工环节完成后施工人员需及时在钻孔内插入锚杆,再对其进行灌浆施工,确保施工锚杆与岩石的紧密性,强化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安全性。
2110KV输电线路施工控制措施
2.1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根据《电力建设安全工作流程》,不断完善输电线路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项目安全施工。
一方面,要做好安全任务分解工作,根据工程项目预先设定好的安全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将安全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落到到具体的施工班组。同时,还应根据施工项目情况,制定适宜的安全规章制度,组建专门的安全施工监管小组,由项目部负责人担任组长,项目经理全权负责,并担任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技术人员负责现场监管,各班组对各自的施工项目、环节和流程的安全进行负责,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3]。另一方面,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每次施工作业前都应组织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参与,不得无故缺席,确保每一位与会人员都能了解和掌握施工技术要求,明白施工安全风险点,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作业过程中能按要求规范操作,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对于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作业,必须在施工前进行再三强调,如在高空作业时,应再三强调做好安全保护措施,真正做到将将“安全”二字刻入每个人的内心。
2.2110KV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方法的优化策略
电力施工人员作为全面参与110KV输电线路施工过程的实施者,应该对输电线路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全面的审核,将施工过程中技术应用可能出现的问题控制在设计阶段,保证110KV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得到安全有效的应用。同时,电力人员需要通过加强输电线路勘测工作力度,提高勘测工作效率及质量,为110KV输电线路实际施工打好基础。通过结合GPS定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我国110KV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水平,在输电线路勘测过程中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信息,因此,应用新型技术手段是提升110KV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关键所在。
2.3输电线路检修方法
(1)热图谱分析。检修人员通过将设备运行下的热谱与设备热谱图相比较,继而确定高压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2)相对温差判断。检修人员将两个执行环境温度相同、设备型号相同以及负荷电流状况相同的不同设备进行比较,比较两组设备的所在检测点的温差。该检修方法可应用高负荷、高温度的设备运行环境中,由于该检修方法并不会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因此可确保判断结果的精准性。(3)表面温度判断。检修人员根据相关制度规定记录运行设备表面温度变化,判断设备温度是否存在超标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分析设备运行问题。(4)同类比较。检修人员可将其应用于由于电压、电流问题导致设备出现发热故障的设备之中,利用温差以及允许温升的手段来判断故障发生的类型,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2.4应用新型110KV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110KV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融合新型技术,保证施工更加顺利。悬浮抱杆组立铁塔属于一种全新的施工技术形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流程进行反复练习,提高施工流程的熟练程度,最大限度降低施工风险,从而有效提升施工质量。悬浮抱杆组立铁塔从施工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通过使用倒落式人字形结构施工方式对传统施工结构进行是新,同时运用吊装技术进行施工,通过结合单根吊装施工技术与分片板立施工技术实现工程整体结构稳定性的有效提升。在应用这种新型施工技术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配合使用滑车组与平衡滑车组配合发力,提高安装过程中的托举技术水平。
结语
电力工程属于基础设施工程,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社会发展,各领域对电能需求不断增加,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规模也随之扩大,为了保障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对其施工技术以及检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显得非常必要。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包括众多环节,其检修内容也相对复杂。基于此,相关施工技术以及检修人员必须要从工程实际情况入手,在全面掌握施工技术与检修技术的前提下,制定可靠、完善的检修管理制度,从整体上保障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稳定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海明.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175-176.
[2]雷晓红.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策略[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2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