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科技水平发展的十分迅速,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充分作用于各个行业,其中,在电力行业建设过程中的覆盖面也日益增大。在电力建设过程中作用视频监控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于电力线路的实时监测。本文简要介绍了视频监控系统以及目前电力线路的监控情况,并对视频监控系统在电力建设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电力;施工场地;安全监护措施;视频识别
引言
电力系统的运维检修工作是对系统工作可靠性的预判,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而如今,电力系统的日常运维检修作业大多是人工巡视,这种方式使作业环境恶劣,内容繁杂,难以保障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调度管理中心无法实时掌握现场作业的情况,难免疏于对现场人员的管理,造成作业效率低下,难以达到预期的巡视效果。因此,开发一套现场作业监控指挥系统,实现指挥中心与作业现场的在线连接,对解决电力系统现场作业难监管低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1视频监控系统在基建现场的应用意义
(1)提高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严格监督是保障基建现场的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之后,管理人员能够直接监视工作程序是否达到标准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其造成安全事故。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视频监控对施工策略进行实时调整,从而提高了施工的安全质量。(2)提高管理效率。基建视频监控能够实现各层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度等全面管控,做到不管管理人员位于任何地点都能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指导与协调,从而减少了管理人员往返工地与办公场所的时间,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在规定工期内有效完成。
2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原理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系统,其智能化的监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大功能上:第一摄像、第二传输、第三控制、第四显示、第五记录。首先,摄像机可以以数字图像信号的方式将目标事物保存下来,其次,如果需要量视频图像向控制主机传输,那么就需要借助同轴视频电缆的作用。最后,当控制主机接收到视频信号之后,就会对视频信号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其分别到达不同的录像设备和监视器上,并将与之相关的语音信号录入到录像机内,与视频信号同步播放。而操作人员只需要发出指令,就可以直接控制云台上的“上下左右”动作,并对镜头实施调焦变倍操作。如果要从多路摄像机切换到云台上,或者从云台切换到多路摄像机上,可以通过控制主机实现。另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录像处理模式,还可以进行图像的录入、图像的回放以及图像的处理等操作,进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录像效果。
3视频监控技术在电网基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内网方式接入
3.1.1有线内网方式接入
在新建的变电站工程中主要应用有线内网方式,借助变电站附近的光纤通道,将构建变电站和施工现场之间的电力通信专网。基于该方案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包括传输设备配置以及光缆线路建设。选择附近的变电站,然后将光缆线路建设至选择的变电站,一般直接沿施工电源10kV电路即可;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光缆线路连接至附近已通光站点等。在实际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中还必须要根据施工现场和监控的实际需求进行建设,一般确定多个备用方案,综合考虑分析选择投资少、施工难度小的最佳方案进行施工。对于整个有线内网方式的光缆建设中,采用ADSS光缆的效果较好。
在视频监控系统构建中,提前开通综合数据网不仅仅能够实现电网基建工程的远方视频监控,还能够通过信息内网提高信息系统数据录入的便捷性,对于管理层和施工现场的信息沟通和数据传递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更加便捷方便。另外在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建立中还必须提前打通临时通道,临时通道的建立能够提高现场问题的响应,提高管理效率。
3.1.2电力无线专网方式接入
电力无线专网方式接入是在无线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搭建施工现场和电力专网无线信号接入点之间的通道,为实现电力无线专网的建立,需要在电网基建工程施工现场配置相应的无线信号收发装置。
有线内网和无线专网这两种内网接入方式各有优势,其中电力无线专网方式接入投资相对较少,而且在实际施工当中施工难度也相对较小。但是由于电力无线专网覆盖面积有限,因此目前在各个省份之间的应用还相对不足,在未来监控系统构建中,条件合适的站点可以直接采用无线专网方式接入,降低成本。
3.2输电线路移动摄像头巡检
输电线路移动摄像头巡检主要包括无人机巡检、直升机巡检和巡检机器人巡检,目前较常用的是无人机巡检,通过搭载摄像头,动态拍摄采集输电线路视频图像数据,主要对绝缘子、金具、杆塔等设备缺陷进行检测。
移动摄像头巡检采集到的视频图像数据,主要运用在设备缺陷识别,针对移动摄像机获取的绝缘子图像,采用基于YOLOv2网络,并结合边缘检测、直线检测、图像旋转和垂直投影等图像处理方法,对绝缘子进行自动识别和缺陷诊断,实验表明,YOLOv2网络具有较强的深度学习能力,可充分平衡识别精度和速度,并且在树木、土地等复杂背景下表现出较强的抗噪识别鲁棒性。
通过建立图像样本库,并提取样本图像HOG特征,构建SVM分类器,实现输电线路螺栓缺陷识别,可快速定位出高分辨率无人机图像中螺栓目标的位置;通过空中巡检获得视频数据,采用LBP-HF特征训练SVM分类器进行输电线路绝缘子的破损缺陷识别,准确率可达93.33%,可精细辨识绝缘子破损的程度差异。同时,红外图像等不可见光数据也对设备缺陷诊断起到很大作用,利用SLIC超像素图像分割技术对变电设备红外图像进行分割,通过HSV颜色空间转换后,动态地设定色调(H)阈值,提取出发热故障区域,提高了红外图像的分析效率。上述文献多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设备缺陷进行识别分类,识别效果普遍优于传统图像处理方法,但由于设备典型缺陷的图像样本数量往往仍然无法满足神经网络的需求,限制了算法识别精度的进一步提升。
此外工程应用中,该类巡检方式常受到恶劣天气、云台抖动、机身倾斜晃动等因素影响,所拍摄的视频图像质量不佳,常有较多噪声,导致图像模糊、对比度低、纹理信息不明显等,影响设备缺陷识别的正确率。针对这类问题,可结合各种图像恢复和处理技术,如去雾算法、运动模糊复原等,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3.3视频的点播
通过将采集的数据输入到点播软件当中,并且采用一些普通的计算机的PC磁盘阵列进行录像点播服务系统的组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点播软件同时具有点播以及录像两种功能。
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主要是经过主机对全部的监控点进行自动或者是手动录像工作,随时随地都可以把一些图像的相关数据上传到客户的网络端口上。通过这样的方式,电力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很轻松地通过办公室内部各个监控点的录像调看。当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对图像进行相应的编辑工作。
结语
在基建现场建立视频监控系统有利于管理人员实时了解现场施工状况,为工程建设贡献巨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视频监控系统的有效运用,一定程度上促使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昊,王睿,于灏.基于多层支持矢量机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J].电瓷避雷器,2020(01):59-65+70.
[2]赵利娜,程溶.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评价[J].水利信息化,2020(01):56-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