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供电可靠率的几点措施研究 肖晓燕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肖晓燕
[导读] 摘要: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对电力系统生产过程进行研究应用和管理的综合边缘学科。
        (大同市云州区供电公司  山西大同  037300)
        摘要: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对电力系统生产过程进行研究应用和管理的综合边缘学科。目的是以最科学、最经济方式,确保向用户不断地供给可靠、优质的电力,是国际上早已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电力工业现代化管理方法。本文以本局为例,从本局实际供电的情况出发,利用最新的可靠性统计数据,提出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供电;可靠率;措施
        引言
        配电网作为输变电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整个电网中向上联接着主网,向下联系着用户,同时担负着提高电网经济效益、促进自身发展以及搞好优质服务、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任务。在内在要求与外部需求共同作用下,提高供电可靠性已经成为配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提高供电可靠率的措施
        (一)完善管理组织保障体系
        某县供电公司把供电可靠率的管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供电可靠率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了供电可靠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审核、批准公司供电可靠率管理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监督落实改进供电可靠率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完成上级下达的供电可靠率指标。按照设备精益化管理要求,公司对生产管理岗位职责进行了重新分工、规范,生产管理设置模式为发展策划部、运维部和供电所。发展策划部定期召开指标分析会,组织、指导、总结、分析可靠率管理工作,制定工作计划,保证供电可靠率管理年初有计划、有分析,季度有措施,年终有总结。同时制定了《供电公司供电可靠率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工作标准和职责,以充分发挥各单位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供电可靠率目标的实现。
        (二)细化指标管理,提高供电可靠率
        按照“事前预控、年度分解、月度控制、季度平衡”的原则进行指标管理。依据上级下达的可靠率指标、全县配电变压器户数,计算出全年的停电时户数指标,结合公司当年的大修改工程建设、预试项目,预测的业扩项目和责任单位上报的缺陷,对责任单位进行停电时户数的年、季、月度分解,并由发展策划部下达全年指标和工作计划。每月召开停电计划平衡会和供电可靠率分析会,统计出供电可靠率完成指标,发展策划部对责任单位进行考核。责任单位进行分析总结,制定下月提高供电可靠率的措施。对于盈亏时户数调整到比较,及时找出线路本身或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等。
        (三)加强施工工艺、质量管理。
        工程管理单位需明确各级工程管理人员职责严格把关施工工艺、质量,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特别是在停电作业时,施工完成后、准备送电前,一定要对线路、设备的工艺、质量进行认真的检查,并做好检查纪录。发现问题当场整改,严禁存在安全隐患的线路、设备报送电.杜绝重复停电消缺的情况发生。此外,可以采用可靠率高的变压器、开关、线夹等设备,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工程质量的提高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基础,是减少停电的关键,所以必须重点投入。抓好质量管理。
        (四)推广带电作业减少停电次数
        带电作业在配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和推广,为提高供电可靠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负荷接人工程中,不仅可以减少停电次数,还可以避免因排停电计划而造成工期的延长。目前,带电作业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安全技术的提高及安全防护措施的不断完善使10kv电压等级带电作业安全可行。因此,进一步推动带电作业的发展,扩大带电作业的范围,加强带电作业的安全管理等,将是今后提高供电可靠率的重要途径。


        二、强化制度管理是提高配网运行质量的关键
        强化各种制度管理,能够协调配网系统各职能部门及生产部门问责、权、利的关系,使配网运行、检修、设计、施工的各个环节高效运转,从而提高配网的整体调度水平,提高配网运行质量。
        (一)强化配网可靠性管理制度
        成立可靠性管理小组,指导配网的可靠性管理工作。实行“停电时户数”目标管理,使配网的工作在其制约下有序进行。制定管理网络的工作标准及实施细则,实行严格的可靠性数据审批制度。根据上年度配网的运行情况,将配网可靠性数据层层分解到各个有关部门,并制定考核标准。对超标的单位进行经济处罚,使各部门的可靠性管理意识不断加强,由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深挖潜力练内功,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配网的各项工作,从根本上促进供电可靠性的提高。
        (二)强化“三制”管理,实现综合检修
        “三制”是指:停电审批制度,缺陷管理制度,检修管理制度。从邯郸局历年的可靠性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计划停电在所有停电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每年均为70%~80%,这是决定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配电线路作业种类多、且机动性强,所以必须加大对其的协调和控制力度,进行科学的计划管理,使“三制”有机结合,做到一处停电,多方工作,实现综合检修,减少计划停电。要强化停电审批制度,对停电审批实行严格限制、精细管理。停电审批流程要力求做到科学、顺畅、合理,对停电批准时间要严格控制,促使各单位的作业班组加强沟通与配合,做到人等停电,人等送电,缩短停送电时间。要完善检修计划管理,尽量减少临时陛检修。还要细化缺陷管理,使消缺计划与检修计划相融合,尽量避免出现重复停电。
        三、实施配电网自动化
        实施配电网自动化就是运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和通信技术对配电网进行在线与离线的智能化监控管理,使其始终处于安全、可靠、优质、经济、高效的运行状态.在正常运行时,监视运行状况,优化运行方式,合理控制负荷,调整电压和无功功率,自动计量计费。在发生异常或故障时,迅速查出异常情况,并快速切除,隔离故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备利用率配电网自动化,可根据资金情况分步骤实施。
        首先,必须搞好配电线路的自动化,即在架空线路上安装投资少、维护简单的重合器、分段器等,配电线路一旦发生故障,能迅速隔离故障点,恢复非故障线路段供电,缩小停电范围。分段器和重合器的配置,视用户负荷重要性,配网结构,可采取以下组合:(1)变电站采用断路器,配电线路分段处和分支点采用分段器;(2)变电站采用重合器,配电线路分段处和分支线分支点采用分段器;(3)变电站用断路器,配电线分段处采用重合器;(4)变电站和配电线分段处都采用重合器。
        其次,为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实蓖故障隔离远方监控自动化,在杆上加装低压供电、断电时由备用蓄电池提供操作电源的远方终端设备,实现“三遇”,通过控制中心和现场自动化设备实现故障线段隔离和调整运行方式。这样可直接在控制室对配电线路发生的故障实施远方处理。
        结束语:
        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能力的量度。电力可靠性管理是电力系统和设备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适合现代化电力行业特点的科学管理方法之一,是电力工业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林均飞,孙国深,王选军.关于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几点思考[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000(021):P.134-134.
        [2]史明轩.提高配网供电可靠率的措施[J].农村电工,2014,000(002):34-34.
        [3]林俊锋.供电企业提高供电可靠率的管理措施[J].中国新通信,2014(24):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