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系统工程施工方案设计研究 ——以上海瑞虹新城一号地块发展项目机电工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7期   作者:葛高银
[导读] 摘要:本文结合上海瑞虹新城一号地块发展项目中的机电工程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从遵循原则、预期目标、工程分类三个方面介绍了电气系统工程施工方案整体规划时应该考虑的重点内容,并围绕实际方案的设计规划、材料选择及安装处理、施工交底、现场问题的协调解决等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中外建安装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结合上海瑞虹新城一号地块发展项目中的机电工程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从遵循原则、预期目标、工程分类三个方面介绍了电气系统工程施工方案整体规划时应该考虑的重点内容,并围绕实际方案的设计规划、材料选择及安装处理、施工交底、现场问题的协调解决等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系统工程;施工方案设计;材料选择;施工交底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除了“遮风挡雨”这一基本的特性之外,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必须逐渐增加,从而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为了切实达成这一目的,电气系统工程中的强电、弱电、接地系统三大部分均处于“一日千里”发展状态。然而,若要使工程质量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必须细化施工方案,做好细节工作。
        1.基于实例的电气系统工程方案设计简述
        1.1方案设计遵循的原则
        一般来说,建筑电气系统工程设计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规范性。现代建筑的机电系统虽然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诸多便利性,但该系统本身依靠电力支撑,一旦因为方案设计存在缺陷或是施工期间没有严格执行作业标准,留下安全隐患,相当于埋下了“定时炸弹”,从根本上降低用户体验效果。因此,方案设计、施工必须充分考虑有关规定,为自己负责、为消费者负责。
        第二,普适性。电气系统工程设计的核心思路在于保证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人员方可添加一些新的“创意”。故而方案设计必须注重稳定性、整体性、经济性[1]。
        1.2工程概况
        本文选用的案例为上海瑞虹新城一号地块发展项目的机电工程部分。该工程位处上海市虹口区嘉兴社区,处于该区四条主干路“纵横交错”的中心区域。项目总用地面积达到30299.7m2、总建筑面积为165879.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17113.9m2、地下建筑面积为48765.5m2。该项目主要规划7栋100m以下高度的住宅型高层建筑、2栋24m(1层高)的社区大堂、1栋24m(2层高)的商业建筑及部分附属裙房组成,完工后逾期入住的总户数为667户。
        1.3电气系统工程的预期目标
        该工程全施工过程的预期目标如下:
        第一,质量目标。总体质量必须达到有关质检站、政府相关单位评定的【白玉兰】及【中国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二星级】或以上的标准。
        第二,安全文明施工目标。“零”死亡、重伤事故;一般类轻伤事故率低于1‰;“零”管线设备事故及火灾事故。
        第三,周边协调目标。施工期间不得因任何原因干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且随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1.4工程项目的具体分类
        该项目电气系统工程根据功能性的不同,共分为14个具体类别,包括室外无限AP覆盖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无线对讲系统等。按照用电标准可分为三类:
        第一,强电系统,包含动力系统、照明系统等,是建筑区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海市虹口区城市建设部门的统一部署,7栋高层建筑楼顶的照明灯划归城市景观照明系统的一部分,故而设计强电系统时,必须对管线布置等要点进行反复论证。
        第二,弱电系统。当前社会处于网路时代,且上海市作为5G通讯技术的重要试点城市,保证基站的建设质量和正常供电至关重要。此外,建筑内的消防电源、防火系统、与智能家具系统结合度较高的火灾报警系统等均包含其中。因此,必须重视弱电系统的设计、施工工艺。
        第三,接地保护系统。该工程投入使用后,居民流动密度较大,故而设计防雷接地系统时必须参照高标准。此外,前文所述的城市照明景观系统中的部分灯具与建筑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是否并入建筑专用的接地系统需要进行精确测算[2]。
        2.基于实例的电气系统工程施工方案分析
        2.1机电电气方案设计的重点内容
        该工程机电电气系统方案设计的重点内容如下:
        第一,电力配电系统。作为机电电气系统的核心设计、施工流程,包括电气配管安装、线槽及桥架安装、配电柜(箱)安装、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以及配电柜(箱)和电机压接线、管内穿线、电气设备接线及试运转等。
        第二,照明配电系统。包含照明灯具等末端电器的安装、室外电气系统施工。
        第三,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主导,分为监控和预警两部分,出现异常信号时,立刻切断相应区域的电力线路连接,并发出报警信号。


        第四,弱电系统。包含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周界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可视对讲及家庭安防报警系统等。
        第五,防雷与接地系统。主要内容为防雷、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联结。
        2.2材料选择、安装处理的注意事项
        电气配管作为保护敷设电缆的重要设备,其设计、安装质量能够对电气系统工程的总体运行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该工程采用明管敷设的方式,工序如下:做好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比如对预制加工管执行煨弯操作、搭建支架和吊架(务必保证稳固度)、确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等。施工期间围绕材料选择、安装的注意事项为:
        第一,考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成排钢管支架的方式,将钢管支架沿着墙体并列排放,并按照胀管法(在混凝土顶板处打孔,之后用膨胀螺栓固定)。此外,还可以适用抱箍法(如果结构梁柱为钢材料制成,则采用抱箍对支架进行固定)。
        第二,处理变形缝时,可以设置具备较强灵活性的补偿装置;配电线路穿过建筑物及设备基础处需要添加保护套管。补偿装置平整、管口光滑、护口牢固、与管子连接可靠;加保护套管处在隐蔽工程中标示正确。在建筑物的伸缩缝处安装电线管,局部区域应该采用金属软管。
        第三,该工程的配管主要使用镀锌钢管,切记不可采用熔焊连接方式。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如下:首先,管路必须保持紧密连接的状态,管口处务必达到“光滑、无任何毛刺”的要求,且护口处必须满足“齐全、完整”等要求;明配管、支、吊架等配件设备应该长期处于“平直牢固、排列整齐”的状态;管道弯曲处不应出现明显的折皱痕迹,喷涂仿佛油漆时,应该注意“均匀、完整”;暗配管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0.015cm。其次,盒、箱的设置必须以“稳固”为主,且能够长期保持稳定运行。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为后续施工造成干扰,管子应该以“顺直”的状态进入盒、箱,且在盒、箱内漏出的长度必须在5mm以下;如果管口固定作业需要使用锁紧螺母等器件时,操作人员施加的外力不宜过重,将管子露出锁紧螺母的螺纹控制在最小2扣、最大4扣的范围之内。最后,开展电线保护管及支架、电气设备器具(包含非带电金属部件在内)等器件的接地作业时(包含支线敷设),务必按照以下标准严格执行:首先,不同器件之间必须保持“紧密相连”,接地线的截面选用必须经过反复论证;其次,对特定区域喷涂防腐涂漆时,应该保持均匀且全覆盖;最后,布设线路时应该注重实效性和安全性,并涂抹具备较强指引性(颜色不同)的涂漆,予以区分[3]。
        2.3施工交底的侧重点
        电气系统工程方案设计完毕且对可行性进行反复论证后,必须围绕施工技术向施工人员做好交底工作,从根源上保证工程质量。比如对配电箱的进场验收内容如下:
        第一,相关资料、参数的核查。按照设备清单、施工图纸、设备技术资料,对设备本体、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等进行检查,同时还应包含产品合格证件、说明书等是否齐全等内容。
        第二,配电箱(柜)的外观检查。重点在于是否出现损伤、变形等情况,箱体应该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周边及油漆喷涂是否保持平整无损状态。
        第三,配电箱(柜)的内部检查。电气装置、元器件、绝缘瓷件是否齐全;有无损伤、裂纹等缺陷;二层底板的厚度是否大于1.5mm;此外,重点检查二层底板是否采用阻燃型塑料,箱内全部器具的安装是否牢固等。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交底是电气系统工程施工前的重要步骤。施工期间必须监督施工人员按照相关标准严格执行,否则不仅会影响工程整体质量,还会为后续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2.4基于现场问题的协调解决
        当施工现场出现突发问题时,有关人员必须做好协调解决工作,在第一时间内解决问题。比如该工程采用剪力墙结构,在进行配电箱安装时,部分施工人员缺乏相关经验。监理工程师得到反馈之后,迅速与设计人员沟通,并对照施工图纸,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首先,根据进出电缆电线的方向及桥架规格,结合安装位置的实际条件,选择配电箱的顶部及底部开孔。其次,配电箱的全部开孔处应该使用橡胶皮,目的在于保护孔的边缘,防止电线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伤。再次,使用膨胀螺栓将配电箱固定在剪力墙上。最后,如果安装位置的墙体是“隔墙”结构,则需要通过对拉螺杆进行固定。此外,施工现场还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故而相关人员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沟通、造解决”。
        结语:上海瑞虹新城一号地块发展项目中的机电工程施工方案设计过程,是一项规模大、复杂性高的重点工程。其中的机电电气的设计、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因此,在方案设计之前,对原则性的内容进行通盘考虑、反复论证,做到整体与细节的有机结合;在施工期间,围绕问题频发环节多加留心,“积小胜为大胜”,使工程整体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马林,冯启贵.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完善研究[J].居舍,2020(07):92.
        [2]何娟.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完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2):119-120.
        [3]马英林.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及处理措施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7):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