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光明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浙江 324000)
摘要: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资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统计数据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和可以共享交换的资源,能够为数据使用者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所以,本文介绍需与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共享的相关业务系统数据的需求特点、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存储、数据挖掘和信息共享技术,分析各业务系统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建立彼此数据共享的模式,为用电数据、信息的实时高效交互提供保障。
关键词:采集大数据共享;多系统接口;逻辑构架
在经济发展中统计数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公共平台上公开发布统计数据,可以使数据利用者便捷、快速的获取到精准的数据,实现统计数据的充分利用。而且统计数据共享的实现,数据使用者搜集数据时代也会大幅度缩减,有利于决策者做出准确的决策,进一步提升政府政策的执行程度和公众满意度。
一、电力营销数据融合共享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1.当前省公司全业务数据中心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网某电力公司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已接入ERP、PMS2.0、营销业务、用电采集等38套系统业务数据(不含PMS1.0),数据存储总量达471.62T,已完成业扩报装、电费管理、用电计量、客户服务、综合管理等客户域约1080个数据模型构建,基本涵盖公司生产、营销、企业经营管理等核心业务,有效支撑智能运检管控、配电网规划、财务精益化、数据资产协同、互联网+物资等“大云物移”应用的建设、运行。但是随着国网公司基于大数据、云计算项目逐渐增多,国网某电力公司全业务数据中心也暴露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数据缺乏统一部署系统。全业务数据中心数据存储范围不够全面,一些重要指标数据未纳入全业务数据中心,缺乏一级部署系统,无法满足数据分析需求;2)数据共享难度较大。对外数据输出上缺乏一套统一的数据服务化工具,未能标准化地把电力全业务数据转换为业务服务,不能实现全业务数据中心各类数据的便捷共享;3)数据指标逻辑规则不统一。全业务数据中心指标管理不集中,尚未建立起系统化的运营指标体系。由于数据统计口径、数据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导致运营指标管理分散,数据价值没有充分体现,难以支撑公司数据化运营。
2.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国网公司正在全面推进“三型两网”建设,其中泛在电力物联网旨在应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高效运作、灵活处理。国网某电力公司建设数据融合共享平台,对接国家“三型两网”建设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公司服务资源集中和共享,适应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要求,强化渠道质量管控、支撑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提高电力营销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市场与客户。本文构建数据融合共享平台,开展数据融合、汇总电网公司渠道相关数据,进行数据指标逻辑规则梳理、指标开发计算,并实现数据共享发布,助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按照统一的数据模型和管理要求,集中接入、整合各渠道的账户数据和客户数据,丰富数据品类,优化数据交互,支撑网上国网运营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发布共享等,实现互联网客户服务渠道业务数据融合和共享发布,为国网某电力公司运营支撑平台及全景大屏提供支持。
二、大数据共享特点
1.大幅减轻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服务器数据交换的负荷压力采集系统过去要分别向二十余个业务系统推送数据,负荷压力很大,采用大数据共享平台后,只需向大数据共享平台推送数据,供其它业务系统使用,大大地降低了采集系统的数据推送负荷压力。
2.数据交换更加稳定、可靠、合理采用大数据共享平台后,增加了安全验证策略,为实际业务提供了更合理的应用服务。共享数据的稳定性、复用性、可靠性度得到提高。
3.数据交换的效能得到提升采集系统过去要分别向二十余个业务系统推送数据,负荷压力很大,速度慢,效能低下。采用大数据共享平台后,只需向大数据共享平台推送数据,负荷压力小,效能大幅提升。
4.数据交换的效能得到提升提出适合不同业务平台实际情况的信息处理与智能分析手段,建立统一的支持多业务实现的接口平台,打破“信息孤岛”,为用电信息的实时高效处理提供保障,也进一步为智能电网的高效信息化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
三、推进统计数据共享的优化策略
1.扩大统计数据开放程度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全球数据开放共享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目前开放政府数据已成为推动大数据开放共享的主要目标。具体要通过建立政府数据开放平台,针对于高价值的数据要优先开放,使统计数据能够惠及更多的民众,同时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引导非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进一步对数据公开内容进行延伸,加强统计数据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实现统计数据深层次的开放,而且获得数据的方式和产生的方法要确保透明性,并针对各项数据的详细指标解释向主会公布。积极拓宽数据公开渠道,使社会对统计数据的使用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2.构建微观数据共享机制
微观数据共享涉及的层面多,范围广,包括法律、科技、教育等方面。多层面的数据利用可提高数据的分析的准确性,增强数据的现实解释力,进而增强公众对统计数据的有关机构的信任度。当前,我国的微观数据共享机制尚处于萌芽阶段,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制定微观数据共享的相关规定,在规定中应明确指出微观统计数据的使用人,使用方式,使用场合以及违反合约应受到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做好微观基础数据的管理和归档工作,努力实现统计系统内的微观数据资源共享。
3.数据架构设计
电力营销系统的海量数据为电力营销数据融合共享平台提供数据支撑,根据电力企业数据应用、发布共享对营销数据的要求,从省公司运营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经过在线计算引擎形成实时计算数据、指标数据或汇总数据,实现数据共享服务。同时,需要进行营销业务相关运营数据指标的逻辑梳理,主要包括业扩办电类、费用缴纳类、电子发票类、自助报修类、分布式光伏类等五类指标,为电力营销数据融合共享平台提供支持。
4.技术架构
设计针对多渠道、多样化的数据结构及网上国网应用的时效性需求,通过实时同步、数据集成等方式实现数据接入。数据存储计算包括数据存储区和数据计算区,其中数据存储区包括采用Redis存储的缓存库、采用PostgreSQL的数据集市等,数据计算区包括IMPALA实时计算、R/Python计算等支撑多维分析。数据服务层通过WebService、MQ、SQL等技术对外提供数据服务,融合抽取后的数据通过关系型数据库存储对网上国网提供共享数据服务。数据可视化服务通过DATAV、Tableau等技术进行展示。
结束语
研究并应用适用于多业务需求的用电信息采集数据共享平台。其次融合电网各渠道数据,梳理营销业务相关指标逻辑规则,拓宽数据存储范围,进行了电力营销大数据的数据融合共享平台总体架构设计;最后分析了电力营销数据融合共享平台的典型应用场景,标准化地把电力全业务数据转换为业务服务,实现全业务数据中心各类数据便捷共享,加快“三型两网”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胡江溢,祝恩国,杜纲领,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2):131-135.
[2]王晓峰,李庚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新趋势[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12(5):59-61.
[3]韩志勇.电力营销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2(11):73.
[4]岳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客户服务[J]信息与电脑,2010(10).
[5]宋荣.浅谈山西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J].科学之友,2011,5: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