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绝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7期   作者:王荀 孙可心 李泽远 燕宏宇
[导读] 摘要:高电压绝缘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我国电力企业的工作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力行业的电气设备在运行时承受着工作电压,对其需要绝缘的部分有着极高的要求,高电压绝缘技术的应用应运而生。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山东荣成  264300)
        摘要:高电压绝缘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我国电力企业的工作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力行业的电气设备在运行时承受着工作电压,对其需要绝缘的部分有着极高的要求,高电压绝缘技术的应用应运而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电力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轨道。由于电气设备在空气中的暴露性,使得高电压的绝缘技术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该文笔者结合个人所学与相关文献,从现今高电压绝缘所面临的问题及主要材料入手,希望通过对有机外绝缘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的探讨,为高电压绝缘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电压; 绝缘技术;发展;
        1.引言
        高电压是20世纪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过发展, 现在已经成为了电工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我国没有间断过研究高电压绝缘技术,但它仍是我们需要突破的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电压绝缘技术对我们越来越重要。
        2.高电压绝缘技术概括
        高电压绝缘技术是下属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专业的二级学科, 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高电压与绝缘理论、绝缘的结构、测试技术、防护技术、过电压以及在电力工业和新兴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不仅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对社会的进步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3.高电压绝缘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电力企业的发展速度逐年加快,人们对高电压环境下绝缘技术的应用的关注日益提升。但是,目前高压环境下绝缘技术的应用依旧有些问题急需解决,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七种。第一种, 雷雨天气中, 雷击造成的冲击电压问题。第二种, 人为的故障操作带来的冲击电压问题。第三种, 强降雨天气时, 造成工作电压下闪络的雨闪问题。第四种, 户外设备长期工作, 设备表面积累了大量污垢, 当工作环境湿度变大, 在工作电压下闪络的污闪问题。第五种, 设备本身所产生的故障, 在瞬间产生的电动力下造成机械损伤的问题。第六种, 设备自身的绝缘老化和劣化问题。[2]
        4高压试验
        4.1按照试验的性质划分
        (1) 破坏性试验, 是指在试验中, 施加于设备上的电压超过了设备所能承受的工作电压, 然后才能发现危险性较大的集中性缺陷所在的地方, 并且可以直接检验出该设备的裕度或者绝缘耐压水平。在进行耐压试验时, 被试设备绝缘可靠性的考验更加的严格, 但是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即可能对设备的绝缘造成一定的损伤, 并且会带来被试设备的绝缘能力下降等不可逆转的后果。

[1]
        4.2按照试验的范围划分
        (2) 非破坏性试验, 是指用较低的试验电压对设备进行试验, 再根据试验得到的数据, 判断设备的绝缘性能, 及时地发现问题, 然后实施改进措施, 但是此类的试验方法做出的判断不够精准。
        (1) 大修试验指的是在大修过程中或者是在大修之后所做的检查试验项目。做完定期试验的项目之后, 还应该做一些别的包括机械方面的试验, 比如局部放电、断路器分合闸速度和时间、穿心螺栓绝缘电阻、电动机定转子间隙测量、油箱密封试验等等。
        (2) 检查试验指的是在大修试验或者定期试验时, 试验结果有问题, 需要进一步深层次地查明具体障碍时所做的试验。比如氧化锌避雷器工频参考电压试验、空载电流、压力释放器、绕组频率响应等等。
        (3) 定期试验指的是每隔一个时间段就对设备进行的试验, 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隐患。比如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直流泄漏、绕组直流电阻、交流耐压、介质损耗因数等等。[1]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电压绝缘技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在高电压绝缘领域的研究越来越进步, 希望我国的高电压绝缘技术能冲破局限, 越来越完善, 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 走向世界, 为社会和世界带来更大的实惠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盛道伟, 朱长青.对高电压绝缘技术的认识及研究[J].低碳世界, 2014(17)
        [2] 安泽峰, 李文博.对高电压绝缘技术的认识和思考[J].工程科技与产业发展, 2016 (10) ,
        [3] 王鑫.浅析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新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 2015 (20)
        作者简介:
        王荀,1998年5月4日,男,汉,无,黑龙江省拜泉县,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孙可心,1998年5月16日,男,汉,黑龙江省望奎县,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李泽远,1999年4月 14日,男,汉,无职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本科学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电力电子方向。
        燕宏宇,1999年3月23日,男,汉族,学生,籍贯:陕西省旬邑县,本科学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高电压与绝缘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