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唐喜明
[导读] 新课程的改革,多媒体教育的普及,教育也逐渐由传统教育向现代化、信息化转变,此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的需求。

甘肃省合水县第一中学    唐喜明   745400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多媒体教育的普及,教育也逐渐由传统教育向现代化、信息化转变,此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的需求。对此,文章以高中数学教学展开探讨,分析了新课程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并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展开研究,以期实现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课程背景;高中数学;作用;教学方法
        前言: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展开,传统教育模式的应用,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学发展需求,对此,在各个学科教育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落实。在高中数学教育中,该学科逻辑性较强,困难度较大,学生想要全面理解并掌握,灵活应用概念与解题方式,采用传统方式很难达到要求[1]。对此,创新数学教育方式,摒弃传统教育的弊端,能够很大程度增强数学教育效率,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
        1、新课程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育中,教学模式必须在原来基础上改革创新,由静态教学相多元化动态教学转变,提高数学教育的丰富度,为学生营造愉悦学习氛围。病且,利用科学的教育方式,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性,加强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解题方式的培养,对学生数学水平提升具有关键意义。而新课程的改革,对高中数学提出更高要求,推动了新教学方式的出现和应用,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动手能力。同时,新教学方式下,教育理念得到满足,推动了数学课程活动的展开,满足了新教育制度改革要求,实现了数学教育目标[2]。
        2、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
        2.1、学生问题
        实际上,在高中阶段,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较长一段时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为保障学生高考成绩,高中教育仍普遍受到传统教学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并不乐观。并且,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对数学技巧掌握不足,更多通过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提高数学成绩。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仍主要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2.2、教师问题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方面存在问题主要展现在如下几点:其一,素质教育在全国各阶段教育中普及,在具体实施中,部分数学教师并未依照新课程标准展开教育工作,仍以传统教育方式为主,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其二,教师对于新课程认识并不充分,理解表面却对内涵认识不足,新课程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水平未得到改善,新课程内容形式化。其三,高中学生在更进一步时,高考是一大关,而学校想要发展,升学率是重要标准,因此,学校较为重视升学,并会无形给教师施加压力,教师将压力施加在学生身上,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并不符合。另外,让学生自主学习、保障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等,会花费较长时间,而学生受到传统教育影响,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影响了教学计划展开,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
        3、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3.1、明确课堂教育目标
        新课程下,教材编写需要依照学生年龄结构、知识积累情况、具体教学实况等,对高中数学每单元、每章节的教育目标明确,依照教育工作的方向优化课前设计。同时,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引进现代科技手段,并将素质教育引进课堂,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在高中数学中,每个章节都拥有重难点,教师应利用微课,引导学生了解重难点知识,并在课堂加强巩固,提高学生数学水平[3]。同时,依照学生自身知识点,通过趣味教学,让学生观察、想象并总结知识内容,化为己用。另外,可通过思维导图方式,将数学知识点有效连接,使学生深入了解知识,提高学生数学水平。如图1,将集合的内容构成思维导图,学生能够直观看到重难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了学生对集合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图1    高中数学集合的思维导图
        3.2、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增大了数学课堂的枯燥感,影响了学生课堂兴趣。对此,在新课程下,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教育方式,提高课堂生动性和形象化,提高学生体验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此提高数学教育效率。如:创设情境,以此丰富数学课堂内容,提高课堂的具体化和生动化;小组讨论,提高学生课堂主体性,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用多媒体教学,为数学课堂提供了丰富教材,还能将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形象化,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高学生数学水平。例如:因疫情关系,高中数学课堂只能以网课形式,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避免千篇一律,有助于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在导数学习中,习题如下:

已知函数.若,证明: .
若学生按部就班解题,则解题过程如下

由此可见,虽然答案只有一个,解题方式却可以有多个,并不能局限在一种方式上。只要学生敢于想象、勇敢探究,就能够得出成效。
        4、总结
        总而言之,新课程下,传统高中数学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尤其是教师与学生的影响,甚至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对此,教师应积极引进新的教育方式,明确教育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学生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史云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89-89.
[2]杨天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73-173.
[3]陈港秋.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 考试周刊, 2018(67):94-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