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阿衣古力·伊克拉木
[导读] 现如今,我国信息化、现代化进程逐渐推进,信息技术人才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该背景下,有必要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四小学校    阿衣古力·伊克拉木   83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信息化、现代化进程逐渐推进,信息技术人才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该背景下,有必要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本文简略阐述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中,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的概念,并提出了几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措施,旨在培养出高质量的信息技术人才。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改革
        引言: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尽管我国部分小学已经明确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不利因素,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务必要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出发,采取针对性地措施,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中“教学做合一”的概念
        教师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长过程,在当下,教师应事先制定好相应的学习目标,安排好学习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传授学生相关信息技术的知识。尽管当下主科的学习十分重要,但教师更应结合时代发展,强化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并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出发,展开信息教育改革,帮助学生高效开展教学活动,对于计算机的概念以及应用有正确的认识。教、学、做是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体三面,不能有任何一环出现缺失,教师要引导学生活读书、读活书以及读书活。在“教学做合一”中,“教与学”更加强调理论学习,而“做”则指的是将“教与学”落实在实践中,总的来说强调了在信息技术教育改革过程中要加强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引导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
        (一)强化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陶行知先生曾说:“做便是教,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该理念放在当前,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便是强化与生活、与社会、与时代的联系。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本身具有着较为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同时还有着强烈的实践性,所以务必要将信息技术教育与生活实际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任务设置以及情境设计,才能够真正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中去。



        例如,教师可以从当下社会热点新闻出发,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正确认识,包括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美国弗洛伊德之死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对于该类新闻信息的搜索,并针对其中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信息技术的作用以及信息对于学习以及生活的意义,使其养成主动获取信息、精确筛选信息的能力,并正确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以此实现“教学做合一”[1]。
        (二)采用任务驱动法
        陶行知先生认为“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而若想实现高效的“学”,便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来实现。对于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来说,任务驱动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其本质便是“教学做合一”的落实与应用。任务驱动法的应用,能够切实提升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其主要指的是让学生受到每个具体任务的驱动,进而由易到难的自主学习以及自主探究,逐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其布置相应的教学任务,可以做一份主体明确、画面精美的PPT,还可以是一张兼具图文的电子报纸,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信心,进而积极动脑思考。尤其是对于部分高年级学生来说,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只需要灵活进行引导,便会使其有所收获。因此,小学阶段的教师务必要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优化使用任务驱动法,以此切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创新创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课堂评价
        通常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应是由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其务必要严格遵循“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这一标准和原则。在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下,评级的标准不再只是作品以及做法的好坏,不然便极有可能损害学生的积极性,并使其创造性的思维受到限制,进而养成千篇一律的思维模式。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的过程中,应避免直接为学生下结论,更不要一味将其与其他人比较,教师应科学回顾学生学习实践的动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评价意识,更多地用心上的眼光,注重其他人的优点与长处,并改正自己身上不足之处,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2]。
        结论:总而言之,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务必要强化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同时采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敏.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思考——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视角[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3):51.
[2]王聪,陈晓彤.探究基于信息素养视角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19,(43):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