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期   作者:张小蓉
[导读] 目的 针对儿科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展开人文关怀理念培养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
        摘要:目的 针对儿科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展开人文关怀理念培养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教学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取护士生共计为80名,均在本院2019年1月至12月实习护生中随机选取,任意选取组中40名,在带教过程中展开常规带教,即对照组,余下40名在教学过程中则展开人文关怀理念培养,即观察组。分析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护士生对操作能力、教学考核评分以及教学满意度等评分,观察组均存在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在对儿科护士生进行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展开人文关怀理念培养,能够有效提升该方面教学质量。
        关键词:儿科护理教学;护士生;人文关怀理念培养
儿科属于医院较为重要科室之一,所接诊患儿年龄较小,护理工作量以及护理难度与其他科室相比均存在有一定差异。若在护理过程中存在有疏忽,很容易导致护理纠纷。且在社会对于儿科医疗质量需求量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对于该方面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1]。为帮助护士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儿科护理工作,我院就人文关怀理念培养运用到日常带教过程中,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对比教学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取护士生共计为80名,均在本院2019年1月至12月实习护生中随机选取,任意选取组中40名,在带教过程中展开常规带教,即对照组,余下40名在教学过程中则展开人文关怀理念培养,即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名,女38名,年龄在19—22岁间,均值为(20.82±1.99)。而观察组中男1名,女39名,年龄在20—23岁间,均值为(21.01±1.38)。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 方法
在针对对照组护士生进行带教的过程中,对应教学方式都按照常规方式进行展开,由具备多年临床护理经验人员在日常带教过程中为护生讲解不同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注意要点。此外,注重日常护理实践,对于部分类似病例,可指导护士生自行展开护理操作。而观察组在带教过程中则需要将人文关怀理念进行运用,具体如下:
(1)言传身教。在进行带教的过程中,带教老师需要注重自身的人文性格修养,积极与患儿以及家属等进行沟通,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参加对应培训班等方式对自身人文关怀知识进行提升。在带教过程中则需要全面落实人文护理理念,给与患儿以及家属最大限度的关心与指导,使护士生能够体会到人文关怀的要点。
(2)关心护士生。在日常带教的过程中,带教护理人员应当多关心护士生。指导护士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饮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且在带教过程中需耐心询问是否存在有不理解的地方,使得护士生体会到带教老师对其的关心[2]。
(3)做好人文理念的渗透工作。可按照集中讲解的方式为护士生讲解人文关怀护理的要点,可为护士生播放关于幼儿成长的视频,增加护士生对幼儿的关爱。此外,需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日常护理过程中,比如怎样抱幼儿才能促使幼儿感到舒适。如何更加有效的与幼儿以及家属进行交流。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对两组护士生对应变能力、教学考核评分、人文素养评分以及教学满意度进行对比。其中应变能力、教学考核评分、人文素养评分均按照百分制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9.0对研究中各方面数据进行处理,均值±标准差对计量数据表示,t检测,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应变能力评分上,观察组为(88.23±1.29),对照组则为(79.19±1.58),对比P=0.001,t=11.082。在教学考核评分上,观察组为(87.93±1.66),对照组则为(78.46±1.43),对比P=0.001,t=12.934。在人文素养评分上,观察组为(89.93±1.76),对照组则为(79.83±1.84),对比P=0.001,t=14.938。在教学满意度上,观察组同样存在优势,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儿科所接诊的患儿年龄较小,护理人员在与患儿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多数患儿无法直接了解护理人员的意度,使得护理操作的配合性欠佳。为使得各方面治疗、护理操作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展开,在开展日常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更需要给与足够的耐心与爱心[3]。
人文关怀理念在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有较高的实施率,其宗旨在于维护生命、珍惜生命,各方面护理工作完全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展开。在该护理理念的作用下,可促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加具备有爱心。通过将该护理理念运用到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增加护生对于幼儿的喜爱,使得其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各方面操作均渗透有对幼儿的关爱,对于增加患儿的接受程度、提升家属的满意度等均存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4-5]。此外,更能帮助护生在实际护理操作过程中以更高的要求对待自己,规范各环节操作,促使护理干预工作更加具备有针对性以及科学性。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将人文关怀理念运用到观察组带教过程中,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该护理理念的作用下,确实可以有效提升该方面护理护生的各方面能力,增加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总之,在进行儿科护理带教的过程中可将人文关怀理念进行运用,提升带教的综合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丽. 人文关怀模式在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9,45(3):47-49.
[2]刘喜花. 高职护生内科护理教学中运用交互式教学法的效果[J]. 健康之路, 2018,23(3):12.
[3]周卫兰, 周芙容. 护生主导式查房模式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16):23.
[4]秦艳丽, 远义娇, 于勋,等. 叙事教育对心脏外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9,09(5):34.
[5]应金伟, 卢华萍. 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实习护生眼科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67(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