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6期   作者:刘秀林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数学文化也开始备受重视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数学文化也开始备受重视,数学文化的传授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重要影响,高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十分重要。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与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渗透策略;方法
         引言
         作为人类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以其独特的价值在人类教育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一轮的数学教育改革,倡导改变以教为主导以学为辅助的教学格局,将学生数学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数学理性精神塑造等作为回归性内容,实现高中数学教学课程体系的重塑,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必然需要将数学文化渗透进去。
         1概述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们理性思维的学科,是学习各学科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学校应该对数学文化产生的影响引起重视,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教学时,也要注意学科之间的互动性,把数学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发展。数学在很早以前就存在,并被应用于人们的生产中,通过数学,人们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创造出更有效率的设备,提高人们的生产力。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数学上的重要发现一直在推动社会的进步,每一时代的革命都有数学的参与。在经历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后,数学已经从一门学科演变成为一种文化,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强,但又和其它学科有区别,所以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注重两者之间的区别,帮助学生从简单的难度着手,逐步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2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问题
         2.1对师生的生命价值重视不够
         无论多么美好的教育理想,如果缺少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和应用,都不能成为现实。立德树人,德育优先;数学课堂亦复如是。有的教师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割裂开来,这是对生命的辜负。合理的教师、学生管理体制和正确的制度价值导向,才能造就越来越多的好教师;好的教师必定宽严相济、管教同步、奖励分明、严慈同体;只有把教师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尊重教师的生命价值,课堂才会真正的焕发生机,实现生命课堂。
         2.2片面追求“快乐教学”,淡化“双基”学习
         生命课堂倡导尊重学生生命,但是生命课堂不等同于快乐课堂。课堂要成为师生一段生命的历程,学生应该出现焦灼、忧虑、紧张、困惑等心理反应,进而在教师的引导、师生或生生合作探究、抑或在自己顿悟中体验问题被解决的那种豁然开朗的喜悦与激情。教师偶尔的幽默可以很好地激活课堂,使得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幽默过度,则容易偏离课堂主题,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把“生命课堂”变成“低效课堂”。
         3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与方法
         3.1通过数学实践加强数学精神
         数学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在参与数学活动时,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理性的思考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导数的计算方法和方程推理及函数基本要领时,能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数学计算中,以实践的方式推算出正确的结果。

通过实践的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中拼搏进取的精神,对于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深入探究,不断完善解决方法,以严谨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彰显数学文化中的确定性。由于数学中包含多种理论,事物发展也有不确定性,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可以养成有数学特点的学习理念,自主探究相关知识,有利于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2传承古代数学思想,发挥数学文化的情感功能
         数学的每一次危机和突破,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是数学文化起到了巨大的牵引作用。数学文化就像一条生命之河,在历史的长河中奋勇前进,在前进历程中凝聚升华,在升华过程中绽放独特魅力。只有有效使用数学史的相关资料,把数学中文化的养料“撒”在课堂、教室的每个角落,而不是被动的为了教学生搬硬套,做数学史的搬运工。比如,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设计时中,设计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之前,除了复习必要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以中国古代的抽签占卜的故事作为课堂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中国古代,“占”是观察的意思,“卜”是以火灼兽骨或龟壳,认为其出现的裂纹形状,可以预测吉凶祸福,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抽签”抽签是中国的民间习俗,是占卜的其中一种形式。抽签也是抓阄,先把几个签写好,再把它们一一折起来,打乱顺序,再由一个或几个人来抽。最先开始的是在寺庙中进行的,当时古人用来预知福危;现今的道观、寺庙和民间的庙宇,大多摆上签筒供人抽取签条问卜。由此便可以映入一个新的知识点“抽签原理”。抽签这一简单的事情,每个学生都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可抽签到底科学吗?这就需要我们先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全概率公式”。既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凸显所学习知识点的重要性。
         3.3通过数学文化改变思考方式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通过对数学文化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改变原有的思考方式。虽然在学习时掌握的知识可能不会运用到日常工作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忘学过的解题方式,但是在学习期间养成的思考习惯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数学文化的影响下,学生会用数学思维观察问题,透过表面看到其本质,抓住问题核心,发扬数学精神,养成深入探索的好习惯。例如,在学习论证时,学生可以对数学原理进行探索,思考数学原理,从而推导出结论,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中等待教师解决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究,提高创新能力。
         结语
         数学文化反映了人性的内涵,数学文化教育以提升人的主体性观念与意志为目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性品质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在明确数学文化的价值的基础上,从数学史、数学教学方法及数学思想方法等因素入手,渗透数学文化,进而带给学生以数学文化的熏陶,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腾.浅谈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6)
         [2]李永林.论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与课堂教学的结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3)
         [3]胡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忽视数学文化的表现与对策[J].中学数学杂志.201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