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提升军交运输的综合保障能力,发挥军交运输在供给保障中的生命线作用,本文以复杂山地作战为研究背景,阐述了当前我军军交运输的保障现状,分析了制约运输保障能力建设的问题症结,结合国外先进的保障经验和做法,提出了适用我军的战时运输保障的综合措施,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借鉴参考。
关键词:复杂地形;军交运输;保障模式
0序言
在山地等复杂地形条件下进行战时物资运输保障时,由于道路崎岖不平,海拔起伏较大以及敌陆空力量牵制,往往使得运输保障任务空前困难,前运后送联系中断,指挥协同难度增加,物资损耗变大,战斗减员率增高,为保证运输保障供得上,救得下,必须采取系列综合措施,在借鉴相关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达到完善我军军交运输保障模式,提升复杂地形条件下运输保障能力的目的。
1复杂地形条件下我军军交运输保障现状
1.1指挥管理架构缺乏统筹
随着军队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军指挥管理制度体制、架构更加扁平化、立体化,这立起了我军备战打仗的鲜明导向。但从当前一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各指挥管理架构还处在磨合调整阶段,联勤保障部队和地方交通保障力量的协同管理、指挥调度、战时遂行保障任务还不够明确,军地之间、保障部分队内部的沟通缺乏统筹管理,存在指挥管理上的模糊区和“无人区”。在执行复杂地形条件下运输保障任务时容易出现对接上的漏洞和不知情的情况,贻误战机。
1.2地空协同保障力度不够
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运输保障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运输任务受到山地等地形条件影响,部分地区道路崎岖不平,运输车辆无法通行或很难通行;另一方面,在执行战时保障任务时,后勤运输队伍容易受到来自敌陆空火力的压制,物资和有生力量保存困难。在当前阶段,我军运输保障主要以摩托化机动为主,车辆运输占到较大比重,与直升机、小型无人机等空中前运、后送力量的协同配合保障还不够,对地方运力的把控利用力度还不够,在战时很难发挥出较高的保障效能。
1.3应敌处突能力有待提升
现代化条件下突击作战的首要攻击目标就是后勤部队,这就要求军交运输在实现后勤保障供给的同时尽可能地保存有生力量。在军队深化改革之前,各部分队组织实战练兵、模拟训练不够经常,战备演练设定情况不够复杂,贴近实战抓练兵的意识不强,车辆驾驶员的特情处置、实战处突能力较弱。使得运输分队在执行运输任务过程中的生存能力不强。2018年以来,后勤部队的相关专业化练兵比武热潮才逐步展开。
2美国在军交运输保障中的先进经验
2.1坚持多种运输保障方式并重
经过实战检验,美军的运输保障模式已经相对成熟完备,其内部组织架构也比较合理,在遂行复杂环境保障任务时,美军会根据实际作战地域合理配备运输力量,主要包括直升机输送、低伞空投、绳索补给、动物驼运等方式[1],最终形成“1+N”的综合运输保障模式,有效的保证了作战需求的及时供给。
2.2重视运输保障力量研发投入
美军在科技研发方面始终走在世界前列,近期美军研制出了一种用于特种作战力量的联合精确空投系统,该系统能够克服复杂地形的干扰,将作战保障物资精确送达作战地域,有效地保证了复杂山地环境下的物资保障,解决了车辆运输“最后一公里运输难”的问题,极大地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节省了运输保障时间。
2.3加强地方相关运力的使用
在遂行境外作战时,美军通常会与东道主、盟友国等签订运输保障合同,借助国外地方运力协助保障。在地形复杂地域作战时,美军还会借助牲畜作为运输保障力量进行物资运输,这在当前信息化战争年代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一方面,直接向村民购置、雇佣牲畜运输节省了管理和蓄养精力投入;另一方面,当地牲畜的驯养管理也更能适应当地实际环境,一举两得。
3提升军交运输保障的对策措施
3.1综合运用各种工具,提升运输效率
一要坚持地面运输与空中运输相结合,复杂地形条件下,地面交通线十分脆弱,运输容易出现中断,加上进攻战斗将采用立体攻击手段,极需要有空中运输做辅助进行空投急需物资,后送危重伤员;二要坚持陆上运输与水上运输相结合,要根据实地地理位置,有条件的利用水运,提升运输保障能力;三要坚持散件运输与管道、集装箱运输相结合,要利用地形特点在后期作战物资保障中积极探索集装箱和管道运输相结合的方式方法,集装箱运输不仅可以作为野战仓库,而且还具有一定防伪装能力,此外对油料等在作战中消耗较快的物资应积极保障野战输油管线的架设;四要坚持军民融合的指导原则[2],在遂行作战任务时,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动用民用运输力量确保保障任务顺利完成。
3.2建立有权威的运输指挥机构,加强运输保障
要建立有权威的运输指挥机构,统一安排运输任务,统一调度运输力量,统一组织运输线上的防卫等等。在确定运输先后顺序上,要破除后勤一切滞后的旧观念,改变将后勤运输总是安排在最后的固有模式,而是要以有利于保存后勤力量,增强整体战斗力和与部队基本同步完成准备,考虑先后顺序[3]。在战斗过程中,将前送物资、后送伤员应始终放在优先位置,满足部队对后勤保障的依赖性。要搞好道路保障,指挥员应积极主动地为运输创造条件,对原有的道路要组织整修,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对被敌破坏的道路及时组织抢修,缩短中断时间。装运卸的协同是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措施,应根据装卸场地的地幅、敌情威胁程度和装卸力量的多少组织协同,避免出现车辆多、场地少调度不开,部队变动位置找不到接收单位等问题的发生。需要组织接力运输时,要选择好接力点,并加强现场指挥,使接力运输有序进行。
3.3加强运输线上的防卫,保障运输安全
美军强调“在未来作战中,以纵深攻击和机动破坏对方的运输,谁就能左右战斗进程”这一理论在海湾战争中充分运用,将伊拉克通往科威特主要公路上的36座桥梁炸毁了33座,使伊军由北向南的运输通过能力不足10%,导致伊军前方战斗部队弹尽粮绝,战斗力大大减弱。
加强运输线上的防卫,首先应贯彻防打结合的原则,既要抓好有效的防,更要抓好积极的打。在防空兵力的使用上,除了掩护指挥所和主要战斗部署对空安全外,同时要将影响运输安全的渡口、隘路和岔路口列入防空兵的重点掩护范围之内。其次,在易遭敌袭击破坏的路段没置防空警戒哨,构筑人员、车辆掩体或待避所准备必要的防护器材,有敌情时及时发出防空警报,利用制式和就便器材制造空中遮障,指挥运输人员、车辆就近待避。再次,改变运输规律。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战场运输单纯强调夜暗和不良天候是不够的,要改变运输规律,运用智谋,奇正结合,争取运输主动权。再就是,部队进入新占领的地区运输时,指挥员应当组织力量,加强对道路两侧残敌的搜剿和有关高地的控制,为保障安全,通常要派武装押运,沿途有战斗力编成的部队也可以区分任务划分,分段掩护。
参考文献
[1]罗宏亮,赵曦琳.美军山地作战军交运输保障的主要做法与启示[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9,21(10):15-18.
[2]祖秉松,李勤真,浦焱.军民融合下的地方运输投送保障能力建设[J].物流技术,2019,38(2):138-141.
[3]任延兵. 着眼陆军转型建设要求推动运输投送体系创新发展[J].军用汽车,2016(3):3-5.
作者简介:董欣睿,男,1993-04,陆军军事交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后勤指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