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5期   作者:宁秋霞
[导读] 道德与法治,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其对于维护社会安定和生活和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其对于维护社会安定和生活和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从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合理设计有效问题就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素养;教学情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增强,建设文明城市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愿。道德是我们在社会上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其是内在修养的重要表现。法律是国家规定的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其是道德的底线。只有在道德和法律的呵护下,我们的生活才能够变得更加美好。所以,道德与法治是学生所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其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构成体系并且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助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一、提升自身教学素养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具备良好专业知识能力的教师,自然会得到许多学生的尊敬和爱护。另外,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把握整个事情的全貌和整体。所以,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且全面掌握教学的内容和方向,教师才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用一种简单而清晰的方式讲述出来,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例如,在“公共生活靠大家”一单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且要让学生懂得爱护公共设施和维护公共利益。在本节课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查找相关资料和教案,观看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并且从中总结经验。另外,教师也要对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进行仔细分析和把握,寻找自身的教学路径。教师要对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不断进行反思和预演,设计“说一些你身边的不文明现象”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除此之外,教师之间还要定期进行交流和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进而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当今教师常见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其在实践过程中也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体,其常常只是传授给学生所应该学生的重要知识内容,而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这种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应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爱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这对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秩序与规则》一课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规则的定义、起源和一般特征,并且使学生能够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的规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规则的含义,进而使学生掌握规则的意义和作用。在学生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在课件上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于规则讲解的视频。然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来进行学校、交通、公共场合等的情境表演。学生可以自行设计一些情境表演内容,讲述不同场合的具体规则内容,最终使观看的人从中获得启迪。
        三、合理设计有效问题
        问题,是教师和学生有效互动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重要途径。当教师提出某个问题时,学生必然要对其进行仔细地研究和探讨,从而得出所要的结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也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路而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而设计问题内容,并且要选择那些具有启发性和深入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在《学会尊重》一课中,教师要使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且使学生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件上展示一张有关公交车上让座的新闻照片,然后询问学生“从这张照片中,你学到了什么?”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学会尊重”的主题。另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段同学之间发生争执的视频,询问学生“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怎么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必然能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作用。
        综上所述,教育是国之大计,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公民。在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对于教育和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努力学生先进的文化知识,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并且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从而才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则要努力专研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并且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内容,也要注重学生的道德素养,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峥嵘.转换教育思路,潜润习惯养成——小学《道德与法治》(一下)“我的好习惯”单元教学策略探索[J].中国德育,2017(01):70-72.
        [2]孙静.关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德法融合策略的实践[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01):6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