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激活课堂 ――关于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构建生本课堂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许苗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推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推进,教育教学也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新时期教育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新课改教学更注重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也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即“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将“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引入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目的则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重新确立教学形式,引入教学方法和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师、学生、知识三者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全面激活教学课堂,以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以生为本;教学效率
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阵营,而教师、学生、教学媒介正是推动教学开展的三大力量。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根本落脚地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无论何种学科,在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一定要从教学的落脚点去进行思考,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化挖掘教学知识点中的营养价值,最大化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以生为主,以师为辅,构建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课堂,从而不断提升英语教学效率。
        一、传统教学课堂成效低微的主要原因
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低效的原因主要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英语环境的问题;二是教学方式的问题;
(一)英语环境的问题
无论从幼儿园中的咿呀学语,还是升入小学之后的日日背诵,小学生所接触的语言类别主要以汉语为主,英语对于初次接触英语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英语知识的第一感觉一方面是陌生,另一方面是好奇。好奇英语的表达形式、内容特点,但是,由于习惯性说汉语,英语说起来,认起来拗口,虽然在刚接触英语知识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并没有养成英语口语交流的习惯,英语的学习和应用大多在课堂上进行,这直接从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空间,这对于一门以口语表达为主的学科而言,是相当不利的。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问题
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英语教师一直沿用单向式、一刀切等传统教学方式,课堂的教学主动权一直牢牢掌握在教师的手中。部分英语教师无论从课堂预设还是从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全波一首包办,此外,在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深度开发和利用相应的教学资源,导致每堂课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和重复。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很难体验到参与感,也逐步磨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综上所述,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依旧有不少英语教师没有找到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想要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就必须懂得除旧迎新,而将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引入英语教学课堂,就能有效解决英语环境缺少以及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下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进行简要的阐述。
        二、以趣为主,构建趣味化英语课堂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奇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未知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而支持这种欲望生成的源动力则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带着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而这也是开展高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但是,传统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上,部分教师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英语教学,教学大纲所提供的一些教学方案只是给予教学者一定的借鉴,完全照搬大可不必。因为,教学的落脚点的始终要落到学生的学习成长上,所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实况,重新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才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比如,在“ Where?did?you?go??”一课时,为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单词“Weekend, place, how, the British Museum, best took, twenty, minute”等,利用“What did you do? Where did you go?”询问别人过去做的事情,笔者组织学生上台表演自己周末所做的事情,让其他学生猜一猜。

笔者对学生说道:“Just now we talk about LI Huali weekend. Now let’s talk about our weekend. Who wants to show us your weekend?”在设计这样的环节之时,笔者先让一个学生上台介绍“What 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然后由另外一个学生进行表演,“说说”他的周末所做的事情,在学生表演完毕之后,其他学生可以进行抢答,说出刚才学生的表演内容。比如,“went to the supermarket ”说完相关事件之后,其应将整体的句型说出,以便增强学生运用短语的能力,如 LI Hual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at the weekend. 在这样一种可操作式模式的引导下,让学生以任务型的活动方式进行学习,同时给予学生一个可以说英语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敢于说英语,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游戏表演活动,这样既能够创造 轻松愉悦、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放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当中,又能够让学生在游戏的引导下进行一定的竞争,便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精神,这对于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三、引入生活气息,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生活是知识的宝库,英语知识点也来源于生活,必将应用于生活。广阔的生活空间,不仅能启发学生的智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一定的熟悉感和归属感。以生为主教学理念的关键点就在于能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而有效找到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点,以帮助学生树立主动探究的欲望。
比如,在教学“Ways to go to school”一课时,为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短语谈论交通方式,并能够借助句型“How do we get there? ”“How?do?you?come?to?school?”询问别人的出行方式,并能够用句子“Let’s go to the......”“I?come?by......”进行回答,笔者在教学过程借助生活化元素创设生活教学情境,给予学生一定的熟悉感和归属感,让学生主动进行英语学习,这符合新课改“以生为本”的理念。如,笔者让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与学校的简略图,并在其中画出标志性建筑,并借助相应句型,让学生自主进行阐述,在学生熟悉的路径中,学生更加容易使用英语知识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四、构建英语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英语是一门以语言交流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完单词和相应的句型、语法之后,最终的教学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学生习惯用英语表达自己想法的目的。上文提到了“英语环境缺少”的问题,因为环境的缺失,导致了学生在学完英语知识之后,大多只停留在会答题,会背诵的阶段上,这显然无法科学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笔者建议,英语教师除了要注重在英语课堂上构建纯正的英语环境之外,还应注重课下英语氛围和环境的构建。如,可以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的时候,开展相应的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口语交流会等等活动;根据学校的经济条件,定期与校领导进行协商,举办英语角活动,邀请一些英语教学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从而构建相对纯正的英语环境,逐步培养学生习惯用英语交流的意识,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以生为本的理念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对构造高效化的英语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当重视“以生为本”理念,并借助多样化的手段打造相应教学模式,助力学生在英语学习道路上更行更长更远。
        参考文献:
[1] 激情满怀,静待花开——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J]. 杨俊娜.  学周刊. 2019(12)
[2]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J]. 张翠花.  甘肃教育. 2019(06)
[3]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J]. 蔺瑞婷.  文教资料. 2019(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