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情感分析案例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高计根陈双俊孙海叶
[导读] 今年我带的是高一年级,新领导新政策
        一 .案例介绍:
        今年我带的是高一年级,新领导新政策。军训期间,学校要求晚一晚二科任老师上自习。第一个自习简单的介绍了自己,介绍了高中物理,安排学生开始自己预习。但是发现有一个孩子一直左顾右盼,虽然经过了各种的提醒,但还是没能进入状态。我走了过去,悄悄问了问经过了解原来他叫牛胤涛,是因为基础不好,看不进去。我好像一下被拉回到现实中。今年的新生,基础不是一般的差,开学怎么教?确实需要好好思考了!幸亏暑假早有准备,我先是鼓励一番,然后指导他从课本入手,先阅读,然后给了他提了几个问题,让它慢慢解决,有不会的过来问我。经过深入思考,真心觉得物理课堂结构安排很重要,迫在眉睫。如何能真正能启动学生思维?
   二 .案例分析:
        这学生觉得任何事情都和自己无关,家长说家长的,教师说教师的,什么事都无所谓,成天混日子,有时过分“清醒”,就似看破红尘,对人生厌恶甚至淡漠,没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极度缺少这个年龄段所有的理想、思考和激情。这类学生难以有自己的抱负,缺少动力,很少有快乐可言,对任何事情不闻不问,什么事情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三 .解决办法:
        由于现在的高中生大多从小生活环境相对平顺安逸,父母相对比较宠爱,再加上高中生的的抗压性较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一旦遇到挫折就无所适从,极容易寻找极端的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
1.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高中生是一生中心理活动旺盛的时期,这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处在关键时期,学生有自己的天性,不可随意抹杀他们的创造性。

家庭、教师、社会都应尊重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切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期望值过高,超越了他们的发展规律,带来的损失将是学校和家庭教育难以弥补的悲哀和失败。要遵循他们心理的发展规律,消除学生过多的怀疑感、羞耻感、内疚感、自负感和自卑感。
2.保护学生自尊心
        自尊是一个学生的底线,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不要贬低或轻视他们,给他们心理减轻压力。每个高中生的自尊都不可以被践踏,家长、教师应避免过激的行为或言辞,保护好高中生的自尊心。
3. 家庭教育方式要得当
        现在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家长过高的期望竟成祸首。家长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去帮助他们在成长路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平等的心态和他们分析解决的办法,切忌粗暴的行为,无故猜疑和冷嘲热讽。
4.来自教师的关怀
        教师要避免给高中生分等级,尤其是把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划为较差的一组,这样容易使其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和颓废感。多关注他们,多关怀他们,课上适当提问他们,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并对他们给予的答案耐心分析,适时地表示赞赏,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教会学生自我调节、自我输导的能力,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必须与时代同步,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培养性格比什么都要紧。       
5.整个社会的关注
        社会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了高强度的激烈竞争时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渐显现。素质教育正在进行,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行为,就没有健康的社会!社会应该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给予足够的关注,给予正确的点拨和指引,这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关系到中国未来的一代。
总之,家长、教师和社会要注重语言和行为,使语言像雨后甘露润泽他们迷茫的心灵,使行为像灯塔指引他们前行,让高中生用乐观,豁达的心态迎接未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