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酯酶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6/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4月7期   作者:赵锡同
[导读] 探究临床收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经免疫抑制剂以及胆碱酯酶治疗效果。
赵锡同
(威海市中医院眼科;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收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经免疫抑制剂以及胆碱酯酶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挑选1年内(2019年02月至2020年02月)到院治疗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均分为50例常规组与50例研究组。将溴吡斯的明+他克莫司用于50例研究组患者,将溴吡斯的明+硫唑嘌呤用于50例常规组患者。分别比对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眼球活动受限情况。 结果:与研究组相对比,治疗后常规组眼球活动受限评分显著偏高,总有效率显著偏低,(P<0.05)。 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经免疫抑制剂以及胆碱酯酶治疗后,不仅能改善患者眼球活动障碍,同时还能显著提升临床疗效。
【关键词】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免疫抑制剂;胆碱酯酶;临床疗效
    临床中患者出现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主要是因为自身神经-肌肉的接头位置乙酰胆碱受累受体,细胞免疫的依赖,补体参与破坏神经-肌肉接头突出后膜乙酰胆碱受体引发的[1]。主要临床表现为所有或者是部分患者的骨骼出现肌无力,或者是很容易感到疲劳,特别是在活动之后症状极为显著[2]。临床通过给予患者胆碱酯酶进行治疗亦或是患者通过休息后症状有所缓解。本研究分析临床收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经免疫抑制剂以及胆碱酯酶治疗效果,现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挑选1年内(2019年02月至2020年02月)到院治疗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均分为50例常规组与50例研究组。将溴吡斯的明+他克莫司用于50例研究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阶段在(20~81)岁,平均年龄(49.7±4.5)岁,其中25例单纯上睑下垂,20例上睑下垂伴眼外肌麻痹,5例单纯眼外肌麻痹;将溴吡斯的明+硫唑嘌呤用于50例常规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阶段在(19~81)岁,平均年龄(49.6±4.7)岁,其中27例单纯上睑下垂,21例上睑下垂伴眼外肌麻痹,2例单纯眼外肌麻痹。比对2组患者相关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
研究组: 溴吡斯的明(规格:60mg*60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867 生产厂家: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每天3至4小时1次,每次60至120mg;他克莫司(规格:1mg*50粒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514 生产厂家: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每天1次,每次1mg,持续治疗5d,随后将其剂量增加到每天2次,每次1mg。治疗1个月后根据患者他克莫司血液浓度、肾肝功能、病情状况等将其剂量调整为每天2~6mg,均在饭前1小时服用。
常规组:溴吡斯的明与研究组治疗方式完全一致,硫唑嘌呤(规格:50mg*100片 批准文号:注册证号 H20170288 生产厂家:德国HeumannPCSGmbH)最初剂量为每天50mg,随后增加至每天50~150mg。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眼球活动受限情况判定如下:0分,内收露白和外展露白在2mm或以下;1分,内收露白和外展露白在2~4mm之间;2分,内收露白和外展露白在4~8mm之间;3分,内收露白和外展露白在12mm或以下;4分,内收露白和外展露白在12mm以上。
1.4 疗效判定
    治疗后患者所有临床彻底消失,药物剂量降低>50%,治疗后1个月病情未复发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所有临床基本消失,药物剂量降低>25%,治疗后1个月病情未复发视为有效;治疗后患者所有临床并未改善且不断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软件进行计算,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眼球活动受限情况
表1所示,与研究组相对比,治疗前2组眼球活动受限评分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常规组眼球活动受限评分显著偏高,(P<0.05)。
 
3讨论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发病早期大部分主要为上睑下垂以及复视,肌肉无力还会累及咽喉部以及面部肌肉,造成患者面部表情受限、吞咽苦难、构音障碍以及颈部肌肉无力等等,严重情况下将直接发展为全身型的重症肌无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现今临床针对该疾病患者治疗方式较多,分别为:胆碱酯酶抑制剂、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胸腺切除以及免疫抑制剂等[3]。大部分研究人员经实验证明,胆碱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眼部情况。本研究结果指出,与研究组相对比,常规组总有效率显著偏低,眼球活动受限评分显著偏高,(P<0.05)。由于硫唑嘌呤属于免疫抑制作用抗代谢及,阻断SH族群,将核酸生物合成进行抑制,避免细胞不断增生,对DNA造成损害。他克莫司能够对T细胞活性起到抑制作用。
总之,针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抗胆碱酯酶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眼球活动障碍,增强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王昆祥,杨慧,孟淑红, 等.抗胆碱酯酶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1):53-54.
[2]曲竞,蔺建文,汪涛, 等.抗胆碱酯酶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8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5,(24):59-61.
[3]吴雅俊,晏立,胡裕翔, 等.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9,41(3):402-4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