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值得注意要点研究 许峰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顾旭东 许峰
[导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包含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进一步研究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注意要点,包含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构建并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强化与设计方的沟通协作、强化与施工方的沟通协作、强化与监理方的沟通协作以及强化验收阶段的项目管理。
        江苏阳湖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包含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进一步研究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注意要点,包含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构建并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强化与设计方的沟通协作、强化与施工方的沟通协作、强化与监理方的沟通协作以及强化验收阶段的项目管理。希望通过研究将国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影响因素;要点
        一、引言
        在建设工程领域中,项目管理是核心也是灵魂。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也给出了全新的概念。在国家不断推行工程建设全过程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的背景下,项目管理人才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项目管理模式的持续性创新将推动企业有力发展,并促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力地位。当下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国情,另一方面应考虑企业自身情况以及项目具体情况,进而有效优化项目管理措施,合理化配置各类生产要素,最终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达标。值得注意的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还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引入前沿技术,向着“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
        (一)主观因素
        现阶段,国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尚且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这一状况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大部分项目管理人员思维僵化现象严重,在管理工作中对于前沿管理方式持排斥的态度,对于新技术、新知识也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导致现有建设工程的管理体系和制度陈旧,在体系的精细化以及制度的科学性等方面亟待改善。与此同时,考虑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涉及到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多个参与方,因此,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术对于项目管理的最终成果影响极大。鉴于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务必要注重“人”这一主观因素,充分发挥人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客观因素
        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客观因素是另一大关键影响因素。所谓客观因素,是指建设单位自身以外的影响因素,包含相关管理部门、政策背景、第三方监理等等。现阶段,有部分管理部门未充分执行项目管理相关权限,也未充分履行项目管理相关义务,为工程建设带来了许多不便,阻碍了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由于国内的监理体制起步较晚,导致了现有的第三方监理工作模式不太成熟,在许多工程实践中,监理的权力与义务不被重视,监管工作的开展也步履维艰,部分监理机构“形同虚设”。
        三、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注意要点
        (一)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为提高项目管理成效,务必要提高管理团队的综合管理水平。当管理团队职业素养不高、工作效率低、团队协作意识薄弱、人员流动过大时,必然会对项目管理成效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务必要重视管理团队的培训,通过定期的、定向化的培训,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增加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使得管理人员可以灵活应对工程现场的各类突发情况。同时,还应构建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一方面通过制度明确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以及进度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将项目管理工作细化到每一个人,落实“责任到人制度”,并通过奖惩制度有效激励管理团队,提升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二)构建并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应有效完善项目管理相关体系,以管理体系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指导。

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项目的施工计划,并关注如下要点:其一,切实构建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项内容,确保体系的完整性;其二,明确管理体系中的经济责任制度,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人;其三,构建安全文明管理的机构,践行“横向+纵向”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建设工程现场的文明施工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推进绿色工地。
        (三)强化与设计方的沟通协作
        为实现建设目标,建设方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强化与设计方的协同沟通,应明确设计要求、设计内容以及设计深度,并明确具体的出图时间,同时安排专人监督设计方及时完成设计方案并绘制设计图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与设计人员共同进行现场勘察,并结合勘察情况完善设计要求,保证设计方案与项目现场相互吻合。在设计方提交图纸后,建设方应及时检查图纸质量,确保设计范围准确、避免漏项或错项。在施工方正式施工前,建设方应组织设计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设计方将图纸中的内容逐项明确,并要求设计方仔细讲解方案中涉及的特殊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应就设计变更及时与设计方进行沟通,将变更内容以及变更时限逐一明确。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事故,应要求设计方派出专人参会讨论,并制定应对措施。
        (四)强化与施工方的沟通协作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方是关键的建造者,其施工技术水平必然会对建设工程造成“质”的影响。应此,在与施工方进行沟通协作时应关注如下要点:其一,严格依据施工合同进行管理。检查施工方进场人员以及机具设备是否符合合同条款,确保人员的数量、资质等合规,同时保证机具设备的数量、型号以及性能等达标,此外还应严查施工方是否存在挂靠等现象。其二,构建考核体系。在制定合同时,应在相关条款中明确对于施工方的考核办法,在提高施工方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最大化规避合同纠纷。
        (四)强化与监理方的沟通协作
        现阶段,应依据相关法规的要求,强化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监理工作。在建设方与监理方的沟通协作中,应关注如下要点:其一,在监理合同中明确监理方的责权,监理方一方面应监督工程施工的安全、进度以及质量,另一方面应检验进场材料并及时验收隐蔽工程,此外,对于关键的施工工序应进行旁站监理;其二,做好对于与监理方的日常监督工作,当工程建设进度滞后时,应要求监理方督促施工方提交整改报告,并要求监理方在赶工期间实施旁站监理,避免盲目赶工。
        (五)强化验收阶段的项目管理
        当工程完工时,建设方应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工作一方面应注重验收流程的合理性以及规范性,另一方面应强化验收要求。具体来说,对于观感质量评定,应安排检验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并结合检查情况进行评分,常见的观感质量评定方法包含肉眼观察、触摸以及量测等,通过上述评定方法检查工程结构的外观、尺寸、平整度、表面缺陷、表面硬度等是否达标。观感质量评定结果分为“合格、一般、差”,对于评定结果为“差”的工程结构应及时进行修复。对于现场抽样检验中不合格的工程结构,应仔细分析其不合格原因并予以改善,其后应进而二次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结束语
        在国家飞速发展的同时,建设行业也在突飞猛进,市场对于工程建设的需求也愈来愈大。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人才的管理水平至关重要,项目管理人才必须要追求精益求精,卓越管理,不断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培养自身创新管理意识、强化自身持续学习观念,同时,还要强化与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的协作沟通能力,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做无愧于时代大发展的开拓者和领航者。
        参考文献:
        [1]卢万松.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与创新[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8):40-41.
        [2]樊启祥,强茂山,金和平,李果,何文. 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智能化管理[J]. 水力发电学报,2017,36(02):112-120.
        [3]叶静. 工程经济风险管理分析及防范[J]. 铁道工程学报,2017,34(01):124-128.
        [4]章报. 论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 江西建材,2017(23):263+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