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运用的相关研究与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6期   作者:李立灿
[导读] 摘要: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当前主流趋势,高大模板也成为了工程中重要的应用形式。
        厦门卓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22
        摘要: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当前主流趋势,高大模板也成为了工程中重要的应用形式。受支撑模板设计缺陷或是拆除工艺方法不当等因素,易引发结构开裂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模板坍塌事故,给财产与安全带来威胁。基于此,有必要围绕模板施工技术展开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与分析;
        引言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质量是建筑物结构稳定和安全的基础,施工技术人员要深入探索施工安全质量的控制途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具有显著的优势,不仅能够为复杂建筑和高层建筑提供有力的承载保障,同时也大大简化的施工环节,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我们在认识到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价值的同时,也要关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性问题,利用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防范安全质量隐患,增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的建设效果。
        1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概念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为更好地增强建筑工程的结构稳固性,需应用到高大模板施工技术,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基础,大模板施工技术标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国家专门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对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结构做出了精准、具体的规定,指出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要满足搭建高度在8m以上,搭建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在15kN/m2以上。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高大模板需使用的脚手架在搭设跨度和高度等方面都会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经常用到的脚手架种类包括门式脚手架、型钢支架、碗扣式支架等。其中型钢支架的支撑效果最好,且其支撑形状会随着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随意变换,但是这种支架主要通过电焊进行焊接,导致施工成本花费较大,而且成品失败率较高,以致于无法正确预估具体成本预算。但是将碗扣式脚手架与此种技术有机结合,将会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2.1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梁模板安装要点
        梁模板安装中首先要进行标高划线操作,并保证横轴和纵轴处于垂直交叉状态。划线标高完成后要进行脚手架的搭建工序,脚手架钢管连接要稳固。梁模板安装中要先安装底模后安装上梁。梁模板全长上要进行起拱施工,在两侧预留孔洞。侧模板与底模板交汇处要进行螺栓固定,为防止模板之间出现剐蹭碰撞,还要使用海绵条进行保护。底模板上捆扎钢筋,并通过斜撑楞技术提高模板和钢筋之间的稳固性。
        2.2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模板拆卸要点
        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即先安装的模板构件要后拆除。拆除梁模板时先拆侧模板后拆底模板,连接模板的螺栓拆除后用撬棍等施工工具经模板从混凝土浇筑面上分离,在将模板全部拆除后要将各个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构件进行分类,如螺栓归放在一处、钢管归放在一处,并清单数量后进行存放,以便重复使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模板拆除施工中必须由技术人员的确认方可执行,避免模板拆除时间过早而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2.3钢筋保护层的控制
        高大模板施工中需设置钢筋保护层时,必须严格把控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具体设置过程中,应注重2个关键要素,一是施工之前的交底,二是施工过程中的要素控制。在具体施工建设前,根据不同建筑结构的功能作用发挥,需按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正确设置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若厚度设置不够,高大模板的支撑作用维持时间将会较短。若设置过厚,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模板的开裂速度和概率,因此,需充分结合模板的耐久性要求,按照最小允许厚度进行设置。

一般情况下,钢筋等级为C25~C45的钢筋混凝土,其受力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为25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0时为3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50时,应取25mm;通常情况下,基础当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40mm;在高湿环境下的高大模板制作,有必要增加一定限度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保证保护层的厚度表面设置光滑均匀,以免造成裂缝问题。对于建筑工程需要设置防火功能时,其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按国家现行规定要求进行合理设置。由此看出,在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操作者的交底工作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模板制造的质量,有效避免返工的问题。
        3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3.1及时建立施工方案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时,必须首先对施工实际环境和施工要求进行整体的了解和探究,以便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总体规划,进而确保施工计划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高效进行。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必须制订出严格科学的浇筑方案,制作完成后交由专业人士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保证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所受承载力达到平衡状态,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3.2做好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计算分析工作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为了准确把握模板支撑的承载力,需要施工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材料性能等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分析过程中会涉及到众多的技术参数,为了保障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施工标准和规范中明确的参数开展计算工作。由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技术人员对于计算结果还要进行严谨的实践验证。通过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各项参数利用力学原理进行科学计算,能够帮助施工技术人员更好地确定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承载性能、负荷性能以及不同施工材料的应力数值[7]。随着我国大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建筑施工项目的增多,技术人员对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参与计算过程也要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全面准确地预测出模板负载性能的特点,以及承载力的分布和传递,使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的计算分析能够更好地满足于不同的施工目标和施工条件。
        3.3加强建筑施工监督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建设施工的监督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需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措施,设置专门的监督小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监督检查,不定时抽查支架和支撑的实际情况,若在检查过程中出现问题,必须及时上报管理部门,以便管理部门及时作出整改措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本和时间付出,确保工程建设进度,提高企业经济实力。
        结束语
        高大模板已经成为当前 建筑领域的一大重要技术,但对工艺水 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行业中经常会使用高大模板支撑系统,随着我国建筑施工的展开,需要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更加严格的管控。所以,我国的建筑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提高我国工程中高大模板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为建筑行业保驾护航,全面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靖裕.简析房屋建筑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应用路径[J].河南建材,2020(03):31-32.
        [2]李盛飞.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支撑的施工技术分析[J].安徽建筑,2020,27(03):73-74.
        [3]李全全,邹吴翔,武文杰,管明宇.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69.
        [4]范乾辉.浅谈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183-184.
        [5]方成安.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8,25(05):165+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