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62519931208XXXX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工程建设规模也持续扩大,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成为最为关键、重要的内容,因为它关系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对此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并且不断提高质量监督的水平。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程主体结构
序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程建筑行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对发挥建筑功能,以及人们生产和生活健康、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1建筑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分析
1.1 模板工程
1.1.1 模板出现移位的质量问题。
房屋建筑模板工程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模板出现轴线的移位问题,移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当施工中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在一段长时间的晾晒之后,混凝土就会发生凝固,当混凝土在凝固后,当把模板拆卸下的环节中,房屋建筑的墙面和柱子的其位置就会和建筑物的轴线位置出现偏移。
1.1.2 偏差质量问题。
模板工程中除了上述已经论述的移位质量问题之外,在模板工程的施工建设作业过程中,还存着偏差的质量问题,这种问题也非常的常见。通常情况下而言,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层的高度和预留毛孔洞标高,继而出现各种偏差的质量问题。再者,就是模板工程在施工设计时,标高一旦出现偏差问题,也会存在着各种偏差的问题,产生偏差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房屋建筑物的楼层没有设立标高控制点,并且在预留孔洞环节上也没有对其加以合理的固定。
1.2 建筑主体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问题
1.2.1 麻面。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浇筑作业中,混凝土局部表面会存在着缺浆的状况,因此混凝土的表面则会形成较多的空洞或者是麻点,这就造成混凝土的表面显得比较粗糙,然而出现麻面后钢筋在混凝土中并不会外漏出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模板的表面相对比较粗糙,又或者是因为混凝土中纯度不够,含有一定量的杂物,一旦因为这种原因则会导致模板在拆卸的过程中其表面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拼接的环节中,模板拼接不够严实,就会造成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浆的状况。如果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出现不够均匀的状况,这样就会造成气泡在里面根本无法有效地排除出去,因此这些气泡就会直接停留在模板的表面上,最终造成麻点情况的出现。
1.2.2 孔洞。
所谓的孔洞主要是在建筑混凝土的内部发生空隙的情况,因为空隙中没有混凝土的存在,因此就会呈现出蜂窝状的情况,在混凝土内的钢筋就会暴露出来。一旦出现此类情况,分析产生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里面布设的钢筋过于密集,这就造成混凝土很容易被钢筋隔绝最终导致无法下料的情况,如果经过充分搅拌,当进行再次浇筑的时候,那么建筑物混凝土就会出现离析的问题,但是混凝土中的水浆和沙子并没有充分有效的融合,就会造成跑浆质量问题的存在与发生。
1.2.3 房屋建筑的夹层和裂缝质量问题。
导致夹层和裂缝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操作中没有控制好变形缝和施工缝,对其的处理措施也不够到位。在表面上,因为没有及时将表面的水泥膜和松动泥沙清除干净,对于软弱的混凝土层没有及时加以处理,没有达到全部浸湿再对其加以浇筑,最终造成夹层和裂缝问题的产生。
2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基本内容
2.1 主体结构中混凝土的强度检测
很多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都是依靠混凝土这种混合型材料及其施工技术方法来进行施工建设的,混凝土的使用率非常高,所以其性能指标和质量状况就直接关系到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质量状况。因此在主体结构的检测项目中,检测人员就要重点对混凝土材料的各项指标和施工技术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并严格监督整个施工过程,防止材料本身质量出现问题,以及施工程序颠倒或者出现擅自更改施工流程的现象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材料强度指标是该检测项目中的重中之重,检测人员要严格检测其强度是否满足设计方案和施工需求。
2.2 建筑工程中钢筋配置的检测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钢筋与混凝土的施工程序至关重要,两种材料也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对于质量监督和检测工作来说,钢筋的配置情况是主体结构项目的重点检测内容。要针对钢筋材料的准备以及使用的全过程开展质量监督工作。比如在施工准备阶段,就要对各类型的钢筋结构和材料本身的材质进行检测和测试,检查其是否存在不合格的钢筋材料和结构型号,重点对于其施工的隐蔽特点、自身材质和性能质量标准问题以及配置安装事项进行检查和确认。在施工阶段,检测人员还要对其具体的配置模式和施工程序开展全程监督,实时获取和掌握钢筋施工的进度,防止出现配置失误和缺陷。在检测工作中,工作人员通常会利用电磁感应和局部破损的检测技术方法,以获取真实、准确的检测信息数据,从而为钢筋施工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2.3 主体结构中楼板厚度的检测
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体系中,楼板的性能指标和质量也是该检测项目中关注的重点内容。作为工程建设人员,都应该知道楼板的具体厚度指标对于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厚度的大小变化和差异都会对整个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体系造成难以控制的负面影响,还会导致建筑物框架体系受到严重的安全威胁,这对于业主后者住户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就会产生大量的矛盾和纠纷。所以在质量监督和检测工作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设计标准要求来检查楼板厚度这项关键指标,并确保其指标与施工、使用需求标准保持一致,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纠纷问题。
2.4 主体结构中砌筑工程的检测
砌筑项目的施工质量检测工作中,应该根据主体结构的相关检测要求和规范来合理开展相关监督测试工作。砂浆材料及其各项性能指标就是检测工作的重点关注事项,砂浆材料的抗压性和强度是砌筑结构质量标准中的重要指标体系,之所以特别关注这项检测工作,是因为在很多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以及监督检测人员都很容易忽视砂浆材料的性能指标状况,并且在施工告一段落后没有及时开展维护和保养的工作举措,导致这种材料和砌筑施工形成的主体结构质量下降,承载能力和抗压性严重不足,给建筑工程的总体结构体系带来很大的危害和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在砌筑作业中,一定要严格检查砂浆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状况,加强对其具体施工过程的管控和监督力度。
总结
做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对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进而能够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部门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质量管理,规范建筑材料市场,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人员要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全面检测,包括施工过程及后期维护等阶段,做好相关评定工作,确保检测工作的专业性及科学性,真正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监督水平。检测人员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行的重视程度,其不 仅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居民的居住安全。因此,应该优化主体结构检测方法、提高整体质量管理水平,进而为推动建筑行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曾令华.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作用[J]. 住宅与房地产,2019(05):205-206.
[2]李迎宾.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作用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9(30):100.
[3]林盛壮. 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作用[J]. 建材与装饰,2017(06):60-61.
[4]顾丽峰. 探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作用[J]. 中外建筑,2018(10):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