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沈高铁辽宁段无砟轨道道岔铺设施工探析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4期   作者:刘晋齐
[导读] 本文结合京沈高铁辽宁段无砟轨道铺设施工的具体实践,就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道岔铺设施工的关键工序和技术控制进行了简要阐述。
         摘  要:本文结合京沈高铁辽宁段无砟轨道铺设施工的具体实践,就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道岔铺设施工的关键工序和技术控制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关键工序 技术控制
        
         由中铁十九局集团六公司承建的京沈客运专线辽宁段起点DK283+961至DK492+267.5正线铺轨410.94km、站线铺轨15.8km,铺设道岔15组,包含:60Kg/m- 1/18无砟道岔10组、60Kg/m- 1/18有砟道岔1组、50Kg/m- 1/9有砟道岔4组。无砟道岔在无缝线路铺设施工到达前提前铺设,采用原位法施工。现就道岔铺设施工进行简要阐述。
         1.工艺流程
         轨枕埋入式道岔铺设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底座板施工→道床板底层钢筋及绝缘→道岔初定位→侧向支撑杆→拆组装平台道岔精调→第二次精调→道岔道床板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养生→支撑预留孔灌注→安装道岔转换设备→工电联调→道岔精调
         2.施工工序及技术控制
         2.1道岔铺设前的工作
         无砟轨道设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混凝土底座检查、测量放样、道床板底层钢筋绑扎等。
         ⑴混凝土底座检查。当道岔底座混凝土施工完成并养护7d以上后,由监理单位组织底座及道岔铺设施工单位共同对底座及转辙器平台外形尺寸和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复合。
底座混凝土结构应密实、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没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7等缺陷。对验收合格的底座混凝土应全面清理,并对道床板范围内的底座表面凿毛,混凝土见新面不小于50%。
         ⑵测量放样。测量放样之前,对同一车站及前后线路纳入同一CPⅢ测量控制网单元进行统一评估。检查和确认线下工程主体结构及附属施工满足无砟道岔施工后方可进行道岔铺设的测量放样施工。
         道岔铺设测量放样依据CPⅢ测量控制网按“自由设站,后方交会”法进行。道岔铺设测量放样主要包括道岔中线控制基桩、岔区前后100m控制桩及外移桩、道岔前中后控制基桩、模板边线控制点等。道岔中线控制基桩,每隔5m设置1个,直股应布置不少于5个,侧股应不少于2个,转辙器、导曲线、辙叉起始点各增设1个,基桩设置在线路中线上外侧1.8m。道岔中线及前后中控制基桩应进行中线、里程和高程偏差的测量,控制基桩采用底座表面钻孔、植筋胶预埋测钉方式设置,道岔控制基桩横向允许偏差为1mm,相邻基桩间允许偏差为间距2mm,,高程1mm。相邻道岔控制基桩偏差应在相邻CPⅢ测量控制点内调整。
         道岔控制基桩测量时,所有点必须强制对中,且通视良好,无障碍物。同一岔区的无砟道岔控制基桩宜一次测设完成,并复核道岔间相互位置。站线无砟道岔的测量宜与正线道岔同时进行,道岔与区间或战线无砟轨道衔接时应以道岔控制基桩为依据进行调整,误差的调整应在站线测量中消除。
         ⑶道床板底层钢筋绑扎。道床板钢筋在基地内预加工成型。钢筋加工前应进行除锈、除污处理,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为确保钢筋长度准确,钢筋切断应在调直后进行,定尺挡板的位置固定后应进行复核,其允许偏差为±5mm。加工后的钢筋允许偏差为:钢筋长度±10mm,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mm,箍筋内净尺寸±3mm。
         道床板钢筋绑扎分为底层钢筋绑扎和中上层钢筋绑扎。底层钢筋绑扎在道岔组装前进行。绑扎之前,应对底座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洗,铺设接缝滑动膜,并按规定布置钢筋保护层垫块,用预加工的钢筋绑扎道床板底层钢筋,钢筋位置及间距采用角钢胎具控制。对影响道岔组装平台等后续施工的部分,可调整钢筋间距,或暂缓施工。之后,将道床板面层钢筋放在底层钢筋上方。
         中上层钢筋绑扎在道岔初定位后进行,待道岔安装并最终调整完毕后再进行钢筋的固定,并按设计要求安装绝缘卡,并进行钢筋绝缘性能的检测。
         2.2道岔组装、初定位
         ⑴道岔原位组装                      
①在设计道岔位置安装道岔原位组装平台。
         ②道岔组装工序:安装混凝土岔枕及岔前、岔后双块→安装道岔及双块枕的垫板、扣件→吊装道岔钢轨、及道岔前后工具轨→连接、紧固道岔→起平调整。


         ③检查轨距、支距、钢轨端头方正等主要几何尺寸,并调整尖轨组件及滑床板与钢轨的密贴、钢轨直线度,消除超限偏差。
         ⑵道岔初定位
         ①道岔纵向定位后,在道岔及双块枕区域安装侧向及竖向支撑调整装置,并在长岔枕区域内及道岔前后双块式轨枕区域安装钢轨辅助支撑。
         ②依据CPⅢ及道岔控制点,对道岔及双块枕区域进行初步定位,偏差控制在高低-5~0mm,方向3mm以内,
②道岔初定位结束后支立竖向支撑螺杆,拆除原位组装平台。
         2.3道岔第一次精调
         用全站仪配合轨检小车进行道岔全面检测,包括高低、方向、水平、轨距、支距、尖轨和心轨转换性能、密贴程度等。根据轨检小车检测数据确定精调数值。
         随轨检小车移动,根据检测反馈数值逐点对道岔水平、方向进行微调定位,其步骤如下:
         ⑴调整定位螺栓丝杆高度,精调起平道岔及双块枕区域,高低在规定范围,钢轨水平满足要求。
         ⑵调整侧向丝杆,对道岔及双块枕区域方向超限点作局部精调。直股工作边直线度符合规定指标、曲股工作边曲线段应圆顺无硬弯。
         ⑶滑床台板坐实坐平,垫板与台板的间隙不超标。
         ⑷轨距及支距调整。调整时应以直基本轨一侧为基准,按照先调支距再调轨距的步骤进行,使尖轨跟端起始位置支距、尖轨跟端支距和导曲线支距(包括尖轨密贴段以后、跟端以前范围)允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
         ⑸密贴调整。调整尖轨、心轨密贴和顶铁间隙应同调整轨距、支距相结合。确保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可动心轨在轨头切削范围内应分别与两翼轨密贴、开通侧股时,叉跟尖轨尖端与短心轨密贴。尖轨或可动心轨轨底应与滑床板密贴。顶铁与尖轨或可动心轨轨腰间隙和限位器两侧的间隙值不超限。
         2.4绑扎道床板钢筋网架
         ①根据设计的道岔钢筋布置图清算出钢筋规格、数量;材料进场后,对钢筋的型号、规格、力学性能按规定进行出厂检查和常规检查,经报检合格后正式使用。
②根据设计图纸下料,使用除锈调直机对钢筋进行除锈调直切割。
③使用钢筋弯曲机进行钢筋弯曲加工。
④使用汽车将已加工的钢筋运至现场,按设计和规范布设道床板钢筋网架,钢筋与钢筋间做绝缘处理;
         2.5转辙设备预安装
         第一次精调结束后,进行转辙机的预安装,对于枕的位置、间距对转辙机有影响的再做调整,防止浇筑混凝土后转辙机无法安装。
         2.6安装模板
         道床板混凝土边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相邻模板拼缝保证密贴。
         模板固定装置应同基础层预埋件牢固联接,防止跑模。
         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过程中,须进行模板加固状态检查,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
         道岔转辙机基坑模板根据设计道岔转辙机基坑结构形式选配。
         转辙机基坑两侧岔枕之间加设临时支撑,固定岔枕间距。
         混凝土浇筑前,在钢轨需要焊接位置必须安装预留焊接所需的沟槽模板。
         钢模板固定后,应检查转辙机基坑长度、宽度和深度,符合设计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所有钢模板表面需要涂刷脱模剂。
         2.7道岔精调定位
         因转辙机预安装过程中,道岔一些参数的变化,需要再次对道岔进行精调。精调过程同第一次精调。第二次精调结束后,道岔已达到浇筑混凝土状态。
         道岔精细调整到位后,线路几何形位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调整后的道岔须由监理单位会同施工单位按照道岔铺设技术条件中的检测验收项点逐项检测道岔,混凝土浇筑前的道岔须完全满足道岔铺设验收的要求。
         3.结语
         通过对以上关键工序进行了严格的技术控制,由中铁十九局集团六公司承建的京沈高铁辽宁段15组无砟轨道道岔施工合格率为100%,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